马车到了将军府门前,早有仆从打开大门立在一旁等候。
谢明下了马车,将人都迎了进去。
他们先去了正院,将军夫人,也就是方流莹的舅母许氏看到人进来,亲自起身上前,一手拉着方流莹,一手拉着姜云烟。
许氏年过四十,看着却精气神十足,一张圆脸笑起来富态又亲和。
“终于是盼来了,一月前收到书信,说你们四月中便到,我这让人收拾好院子还让你们两位哥哥下了值别去和同僚喝酒,谁想这月底了你们才到。?”
许氏的话听着像埋怨,但她是笑着说,反而显得更亲近。
方哲瑞在后面拱手行礼道:“让舅母久等了,路上在几个洲县停了几日,这才耽搁了。”
方流莹反拉住许氏的手:“不过舅母可不能生气,我们还给您带了礼物呢。”
许氏笑着捏了下她脸:“准是你的主意,让你哥哥带着你们去玩的吧,要出阁还像个孩子一样贪玩。?”
说着不理方流莹听到要出阁的事稍稍羞红的脸,转而慈爱地看着姜云烟。
“是烟儿吧,早听你舅母来信说了,说你长得跟天仙似的,果真是这样,和你娘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许氏当年给谢芸送嫁到江州,自然是见过方慧的。
想到那性子温婉的人就这么早早去了,许氏心里也是惋惜。
虽说这一年来性子开朗活泼了不少,脸皮薄却还是一直不变。
姜云烟不好意思地低头:“夫人缪赞了。”
“这孩子,随流莹叫我一声舅母便是,叫夫人可是和我疏远了,都是一家人。”
将军府这些年虽然行事低调,但许氏也是有诰命在身的,姜云烟不敢一上来就喊得太亲热。
但是许氏这么说了,她便乖巧地喊了声“舅母”。
谢家三代人里只出了谢芸一个女孩儿,其他全是男子。
许氏的小儿子谢霖倒是生了个女儿,今年才六岁,正是可爱的时候。
但许氏还是遗憾自己没个贴心的亲女儿,因此看到两个俏生生的姑娘,顿时喜欢得紧。
“这就对了,我先让人带你们去歇息,晌午吃了饭,再带你们去福蕴堂见老太太。”
许氏的安排自然是妥帖地,方哲瑞和薛彦松被安排在前院。
姜云烟和方流莹被安排在正院旁边的梧桐院。
一进院门,方流莹就拉着姜云烟四处逛。
“这院子是我娘出嫁前住的,以前这里有一整排的兵器。”
她指着已经被种了许多花草,还挖了个鲤鱼池的院子。
“我娘以前就喜欢在这里练枪法,书房里还有她自己写的关于谢家枪法的札记。?”
方流莹左右看了看,趴在姜云烟耳边说,“我十二岁那年来外祖家,把那本札记偷回去了,这事儿我娘至今都不知道。”
姜云烟看她那窃喜的模样,小心思上来,也偷偷告诉她。
“舅母早就知道了,她说你偷偷练,有一次崴了脚,她还让人给你送了药。”
方流莹楞在原地,她娘从来没公开支持过她练武的……
姜云烟想起谢芸跟她说过这件事,
“流莹性子跳脱,练武的根骨和我年轻时极像,只要她喜欢,就随她去了……”
不支持但是也不反对,还在背地里一直关心着,姜云烟很是羡慕。
虽然她不知道谢芸那样开明,并且年轻时自己也是喜欢练枪法的人,为什么不支持方流莹。
但是从那次谢芸说话的神情里,她多少猜到是有苦衷的。
之后方流莹沉默了下来,俩人各自回了许氏给她们准备好的屋子洗漱歇息。
将近晌午,许氏便派了人来请她们去用午膳。
来人是个看起来做事很麻利的嬷嬷。
“老太太听几位姑娘少爷都到了,让夫人请各位一起去福蕴堂用午膳。”
俩人便跟着嬷嬷去了正院,再跟着许氏一起去了福蕴堂。
方流莹好几年没见过谢老太太,才进福蕴堂的门,便一溜烟跑进去,还未行礼就将老太太抱住。
谢老太太将外孙女抱住,笑着打趣她:“我们流莹可是十七了,不是七岁了吧?”
“七十七了也是外祖母最乖的外孙女儿啊。”
一句话把老太太逗得直笑。
待看见跟在许氏后面一步,穿着鹅黄衣裙的姑娘进来,不禁眼前一亮。
“这可是方慧的女儿??”
许氏笑着将姜云烟拉到身前:“可不是,跟她娘长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今年十六了!?”
姜云烟上前行礼,“老夫人安。”
谢老太太忙招手让她过去,拉着她仔细看了又看,“是像慧丫头呢,长得这么好,你外祖母可给你议亲了?”
谢芸经常写信给家里,他们都知道姜云烟的情况,她的亲事当然是由方家老夫人做决定的。
“还没有,我想多在外祖母面前尽孝。”这是她的实在话。
就算以后议亲了,她也不想离开江州,不想离大家太远。
谢老太太只当她小姑娘脸皮薄,便笑着不说话,心里却有了个想法。
她娘家有个侄孙,现在在宫里当御前行走,尚未婚配,她瞧着俩人倒是挺合适。
不过这事不急,左右他们都是要在京城玩儿一两个月的。
谢老太太从手上褪了一串玉珠塞到姜云烟手上:“好孩子,这是我给你的见面礼,年前在大昭寺开过光的,你拿着戴,保管你今后事事顺心顺意。?”
这孩子看着乖巧,规矩也好,就是命苦了点,还未及笄就没了爹娘。
谢老太太看着就觉得疼惜。
方流莹在一旁佯装不满:“外祖母偏心,我这进来这么久,可什么都没给我。?”
谢老太太捏了下她鼻子,“哪儿能少得了你的,等你出阁,我拿私产给你添妆,就是这玉珠就这一串,等过几日端午,让你们舅母带你们去大昭寺,倒时再带串玉珠去开光,也是一样的。”
大昭寺是国寺,本朝历代帝王都在那里供奉香火。
因此大昭寺每日都香火鼎盛,到年节时寺里都会有祈福法坛,就更是热闹了。
听说能去玩,方流莹一下就开心了。
她拉着姜云烟跟她讲大昭寺。
“从前我跟娘去过的,?那里的斋饭和咱江州的东觉寺有得一比!”
许氏便笑她:“就记得吃,别的都不记得。?”
姜云烟帮着方流莹说话:“莹姐姐还记得跟我说呢。”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逗得满堂都是笑声。
午膳用完后,谢老太太要歇息,许氏便领了她们回去。
方流莹是亲外孙女,从前也来过,因此许氏特地跟姜云烟说着府里的情况。
“你两位表哥都还在当值,晚膳的时候就能见着了,他们的媳妇儿倒是在府里,我想着各个院子离得不近,索性让她们等晚膳再一起带着孩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