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讲武堂,大食堂。
杜玉霖、杨宇霆、郭松龄几人围坐一桌,在众目睽睽下吃着午餐。
许彪和黄瑞闷头喝着粥,他俩是在事情结束后才过来的,现在正为错失了一场好戏而郁闷着呢。
李景林殷勤地来回穿梭,为这人添个汤,帮那人夹点菜。
桌上的几道小炒,拿到鹿鸣楼那算不得什么,但在这军校食堂里,确实算得上硬菜了,需要额外加钱外带厨子看你顺眼,才可能吃上的好东西。
郭松龄举起水碗,看向杜玉霖、许彪和黄瑞。
“学校有规定不能喝酒,我就以水代酒,敬几位了。”
三人也都急忙举起面前的水碗,与郭松龄碰杯后喝干。
这可让李景林挑理了,“哎?你咋不敬我呢?我这可也马上要走了的。”
郭松龄无奈又倒了一杯水,“来,这杯敬你。”
李景林这才满意地一点头,与其碰杯后喝干了碗中水。
杨宇霆扫视了周围一圈,回头对杜玉霖笑道:“杜兄现在可是大红人了,你要是能来讲武堂教课,保准大受欢迎。”
杜玉霖正朝着那些对他微笑的同学招手呢,对杨宇霆的话竟也十分认同。
“哈哈,也未尝不可,等从草原剿匪归来,能到这里讲课、修养几月,倒也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这话说得看似无意,实则是有心啊。
到了 1910年,革命的浪潮终于卷向东北,本地新军第二十镇和第二混成协,在其首脑张绍曾、蓝天蔚的鼓动下,开始逐步向东三省总督府施压,想靠武力迫使其与朝廷决裂。
转过年来,赵尔巽再回奉天,成为东三省的最后一任总督,可朝廷却将镇场子的北洋第三镇调入关内镇压起义,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这使得新军的威胁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了。
历史上,便是那张作霖在无调令的情况下冒死入奉天,凭借其一张利嘴说服了赵尔巽坚决抵抗到底。
后来他又联合在东北讲武堂受训的学员们,在咨议局大会上以身绑炸弹的方式相威胁,迫使蓝天蔚等人退却并最终被解除职务,才保住了整个东北。
也正是因为这份大功,赵尔巽提拔张作霖为奉天巡防营总办,又将自己的中路巡防营指挥权交给了他,使得老张可以直接指挥的兵力达到十五个营,为他在民国后成为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奠定了基础。
这段张作霖的发家史,杜玉霖自然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在他看来,以张容、蓝天蔚为首的所谓新军,打着革命的旗号,其实做得仍旧是满足自己私欲的事,他们为了壮大力量,甚至大肆联合各地土匪进奉天,搞得百姓鸡犬不宁。
而在最后的生死关头,蓝天蔚等人被身绑炸药的张作霖吓得不敢发声,也足以看出他们的革命信念并不坚定。
所以,他们的失败并不值得惋惜。即便他们侥幸成功了,最终仍逃不出被袁世铠逐一瓦解的结局,反而成全了北洋势力吞噬整个东三省的目的。
那袁大头是什么人?读过历史的都太清楚了,若是把东北给了他,恐怕这黑土地沦丧于倭国之手,就不必再等二十年了。
因此,在杨宇霆说出那“来讲武堂授课”的玩笑话时,杜玉霖却很认真的回答“可以考虑”。
如果,在发生那一切的时候,他恰巧就在奉天讲武堂,凭借威信带动学员保住赵尔巽,张作霖的那些功劳,不就是他的了么?就算不能独得全功,也绝不会是亏本的买卖。
你张小个子能凭这个当师长,我杜玉霖为啥就不行?走着瞧吧,到时候看谁抢得过谁。
杨宇霆自然是想不到这许多,本来一句玩笑话,没想到杜玉霖竟然还当真了,这反而让他觉得有些不可理解了。
如今就已经是四营统带,不趁机继续捞钱、捞军功,跑到这军校来做什么?又不是像自己这种,毕业没地方去才留下的。
可郭松龄却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的赞同,开始对桌上几位夸奖起了杜玉霖。
“刚才在靶场,杜兄弟露了一手射击的功夫,实话实说,比我强得多,要能来这里讲课,从能力上绝对没得挑。”
李景林则补充,“昨晚,他还用倭刀砍断了黑龙道场师傅的胳膊呢。”
周围学员都面露惊喜,但随即神情又黯淡了。来也是后年啊,那时候他们早就毕业了,于是都交头接耳表达着这个遗憾。
突然,人群里站起了人,看岁数明显比其他学员小得多,他看向周围的人满脸都是得意。
“哈哈,你们毕业了,我可正好要来上学了,到时候就能跟杜教官好好学习喽。”
嚯,小嘴还挺甜,教官都叫上了。
郭松龄笑着一指他,“小娃子,你过来。”
那小娃还没动,旁边站起来一名讲武堂学员,一脸歉意。
“郭教官,这是我堂弟,过来看我就碰上了这事,您可别怪罪啊。”
郭松龄摇头示意别担心,继续让那小娃过来。
小娃挣脱堂哥的手,大步走到杜玉霖、郭松龄这桌旁边,盯着杜玉霖上下左右的看,满眼都是崇拜。
刚才这位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在校门前空手夺白刃,又训退一群浪人的场面,他可都看得清清楚楚,打从心里觉得,只有做出这样的事,才算是为华国争气、为百姓长脸呢。
“小娃子,你叫什么?”郭松龄笑着问。
“我不是小娃子,这位杜教官和我差不多,你怎么就叫人家杜兄弟?”
一句话逗得一桌子人“哈哈”大笑,人不大脾气可还不小。
郭松龄点头,随即正色道:“敢问小兄弟,尊姓大名啊?”
那小娃整理了一下衣衫,冲着几人一抱拳。
“在下苏丙文,新珉府人,目前就读于奉天陆军小学,刚才我决定了,过两年一毕业就报考这里,我要跟杜教官学本事。”
哦,郭松龄点头,那陆军小学是前年刚成立的,招收的对象都是年纪偏小的学员,目的自然是增强本国军事人才的培养了。
杨宇霆和李景林也都笑脸以对,这小子虎头虎脑,性格又大胆外向,自然招他们这些军人的喜欢。
可对于杜玉霖来说,“苏丙文”这三个字却是过于震撼了。
这人是谁?
他便是在东北沦陷后,仍旧坚持抗战的东北抗倭联军的首领之一啊。
历史上,此人确实先就读奉天陆军小学,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在反对张迅复辟的作战中表现优异被逐级提拔,随后调入东北,一战时奉命协助沙国军队守护中东铁路。
九月事件发生后,他拒绝倭军的各种利诱,坚持带兵抵抗数月,后终因孤立无援撤入沙国境内,随后辗转回国,一直都高举抗倭大旗。
纵观此人一生,绝对算得上是位民族英雄。
这时候,苏丙文的堂哥也过来了,小声斥责道:“你爹不是让你回京城读书嘛,又在这擅作主张。”
苏丙文执拗的扭开了堂哥的手,“不,我决定了,就要读这奉天讲武堂。”
杜玉霖缓缓起身,走到苏丙文跟前。
先整理了一下衣衫,随后对其深深一抱拳。
“说定了,就算为了你,我也必来这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