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城内,袁术得知郑铮的所作所为之后,顿时大笑道:
“哈哈!哈哈!”
“这个郑铮,被世人吹成算无遗策。”
“简直可笑至极!”
“前来攻打我寿春,竟然连攻城器械都不携带。”
“这样的人,也配让世人吹捧?”
“朕看,这世人多是眼瞎耳聋,轻信谣言之辈。”
这时,阎象出列,对袁术劝谏道:
“陛下,绝不能掉以轻心啊!”
“那郑铮也是久经战场之辈,怎么不知提前准备器械道理?”
“他如今这般举动,恐怕另有深意啊!”
袁术听闻询问道:
“那你可知,他郑铮有何深意?”
阎象想了许久,终是没有想明白郑铮要做什么。
于是,他无奈的回答道:
“陛下,臣下不知。”
只见袁术摆了摆手,笃定道:
“不知道便是没有!”
“你们这些人,敌人做什么事都另有深意。”
“他们能有什么深意?”
“我看就是你想多了。”
“依我看那郑铮就是没带攻城器械,我等也不必理会他。”
说着,袁术看向身边的太监,责问道:
“朕说了这么久,嗓子都干了。”
“还不服侍朕喝蜜水?”
那太监闻言,赶忙端来蜜水,伺候袁术喝下。
阎象见状,心中倍感无奈。
如今强敌在侧,袁术依然奢华至此,不知收敛,当真非明主也。
只是,我受尽袁家恩惠,也已经无法回头了,只能跟着袁术一条死路走到黑了。
接下来几日,郑铮一边监督着砍树的进度,一边指挥着木工,去完成他心中所想的,能够藏人的木头巨龙。
同时,他心里想着:
我这大张旗鼓的,曹操、孙策甚至寿春城里的袁术恐怕都在关注与我。
那木头巨龙若是真的做成,定然瞒不过他们这些人。
得找一个令人信服的借口,来解释木头巨龙的存在。
曹操和孙策倒无所谓,但……至少得让袁术相信。
想到这里,郑铮拍了拍身边正在制做的龙头,自言自语道:
“木龙啊木龙,我若将你说成是代表袁术气运的金龙。”
“你说那袁术会不会信。”
说到这里,郑铮的嘴角扬起一丝弧度。
也就在这时,有传信兵拿着两封信笺,来寻郑铮:
“启禀军师,关将军和甘将军有鹰信送来。”
郑铮闻言一愣,随后心中暗想:
他们两个在荆州,恐怕是遇到麻烦了。
想到这里,郑铮依次打开二人的信笺,认真的看了起来。
许久之后,郑铮心中暗骂道:
甘宁这个混蛋,贪功冒进,闯进了人家的包围圈啦!
你也不想一想,你干掉了四万水军,荆州的人会轻易放你离开么?
他们可是还有着接近八万的水军啊!
怎么可能真的怕了你那一万多人。
他甘宁能在南郡境内,一路畅通。
定然是荆州那些人故意为之。
如今,一部分的荆州水军恐怕已经在江夏郡境内拦截了。
至于另一部分,定然是藏在南郡境内,甘宁无法找到的地方。
等着甘宁即将通过南郡之时,断其后路。
如此一来,甘宁便陷入荆州水军的包围之中。
好在他甘宁已经感到了不对劲,给我送了书信来,好让我帮他想对策。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
只要甘宁扛住,等到关羽那边取得进展威胁到襄阳的安全。
为了襄阳不丢,为了刘表等人的安全,荆州的水军自然会回援襄阳。
只是……
想到这里,这里郑铮又看向关羽送来的书信。
他们那里的进展也是不如人意……
荆州刘表龟缩襄阳,比袁术龟缩寿春还要彻底。
这让关羽在襄阳城下,对这坚硬的龟壳毫无办法,始终无法取得进展。
这怎么能行呢!?
这可是他布置的,确保远征军安全回长安的重要筹码啊。
想到这里,郑铮一边看着荆州地图,一边在心里嘀咕道:
荆州军以水军为主,尤其是南郡和江夏郡。
如今,这两处的人马已经前去包围甘宁了。
也就是说,南郡和江夏郡基本上处于无兵可用的状态。
若是派遣关羽和张合南下攻取南郡,那刘表定然会派兵前往阻拦。
如今,最快能前往拦截的就是襄阳城中的兵马。
关羽和张合可以在南下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埋伏,然后将襄阳赶往南郡的援军一网打尽。
如此一来,等到襄阳的兵马被消灭,关羽和张合再率军打回襄阳城下。
那刘表就只能让南郡和江夏的兵马回援。
这样的话,甘宁便可以突出重围。
一念至此,郑铮按照刚刚的想法,分别给关羽和甘宁二人回了信笺。
看着信鹰被放飞之后,郑铮略显无奈的吐槽道:
“有了这鹰信,倒是方便了你们询问计策。”
“就不能自己动脑子好好想一想吗?”
“顺便帮我分担分担。”
在南郡和江夏交界的水域上,汉军的船只行进到了此处,遇到了荆州水军的疯狂拦截。
荆州水军借着雾气,快速靠近汉军的船只,进行接弦战,让汉军船上的投石机和神臂弩失去了距离的优势。
荆州水军的将士们,跳到汉军的船上,与汉军进行搏斗。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汉军的水军是由甘宁那些身怀绝技的门客。
他们个个身手不凡,教出的士卒战斗力也比荆州水军高很多。
这就导致,汉军水军在面对三倍于己的荆州水军交战之时,与对方成了平手。
而且,在甘宁斩杀两名敌将的刺激下,气势更占上风。
见状,江夏太守黄祖赶忙下令麾下水军撤战团。
他又不需要跟对方死磕,只要将甘宁等人留在南郡境内就好。
等到后面包围的人来了,那甘宁自然插翅难逃。
望着突然撤退的敌人,甘宁的眉头紧锁:
胜负未分,便率军撤退,怎么看都像在引诱我追击啊!
这其中恐怕是有阴谋啊。
也不知军师收到我的信笺,从而为我解惑。
甘宁刚发出感叹,便有一只信鹰从天而降,落在甘宁的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