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王翦代替李信担任大将,率领六十万大军,宣称要攻打楚国。项燕驻守在东冈抵御秦军,看到秦军人多势众,便派使者快马向楚王报告,请求增派兵力支援。楚王又征调二十万军队,派将军景骐率领,去援助项燕。王翦的军队驻扎在天中山,连营十余里,坚守营垒,拒不出战。项燕每天派人前来挑战,王翦始终不应战。项燕说:“王翦是老将,胆小怯战也是正常的。”

王翦让士兵们休整沐浴,每天宰牛设宴,亲自与士卒一同吃喝,将领和士兵们感激他的恩德,都愿意为他效力,多次请求出战,王翦却总是用美酒将他们灌醉。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士兵们白天无事可做,就以投石和跳远比赛为乐。按照范蠡《兵法》的记载:投石,是使用十二斤重的石块,用木头做成器械发射,能发射到三百步远为胜利,达不到的就算失败;那些力气大的人,能够用手扔石头,就更胜一筹。跳远,是设置七八尺高的横木,从上面跳跃过去,以此来比赛胜负。王翦每天让各营的军吏默默记录比赛的胜负情况,从而了解士兵们力量的强弱。同时,秦军对外更加收敛,做出坚守自保的样子,不允许士兵到楚国境内砍柴。抓到楚国人,也用好酒好肉款待后释放回去。双方相持了一年多,项燕始终无法与秦军交战,他认为王翦名义上是来攻打楚国,实际上是为了自保,于是渐渐放松了战备。

突然有一天,王翦大规模犒劳将士,宣布:“今天我们要与诸位一起攻破楚国。” 将士们听后,都摩拳擦掌,奋勇争先。王翦挑选了约两万名勇猛有力的士兵,称为壮士,单独编成一军,作为冲锋部队。他还将大军分成几路,吩咐士兵们,一旦楚军战败,就各自分头去占领土地。项燕没想到王翦会突然出击,仓促应战。那些壮士们积蓄力量已久,早就技痒难耐,大喊着冲入敌阵,一个人能抵得上百人。楚军大败,屈定战死。项燕与景骐率领败兵向东逃走,王翦乘胜追击,在永安城再次大败楚军。秦军于是攻下西陵,楚国的荆襄地区大为震惊。王翦派蒙武带领一半军队,驻扎在鄂渚,向湖南各郡发布檄文,宣扬秦王的威严与仁德。自己则率领大军直逼淮南,直捣寿春,同时派人前往咸阳报捷。

项燕前往淮上招募士兵还未返回,王翦乘虚猛攻,寿春城被攻破。景骐在城楼上自刎,楚王负刍被俘虏。秦王政亲自前往樊口接受俘虏,斥责负刍弑君的罪行,将他废为平民。秦王命令王翦与驻扎在鄂渚的军队会合,去收复荆襄地区。于是,湖湘一带的郡县,纷纷望风而降。

再说项燕招募到二万五千人,来到徐城时,正好遇到楚王的同母弟弟昌平君逃难前来,昌平君说:“寿春已经被攻破,楚王被掳走,生死不知。” 项燕说:“吴越地区有长江作为天险,方圆千余里,还可以在此立国。” 于是,他率领众人渡江,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定都兰陵,修缮兵器,加强城防。

王翦平定了淮北和淮南的土地后,到鄂渚拜见秦王。秦王对他的功劳大为夸赞,随后又说:“项燕在江南又拥立了楚王,这可如何是好?” 王翦说:“楚国的关键地势在于江淮地区。如今整个淮南都已被我们占领,他们只是苟延残喘,大军一到,他们就会束手就擒。不必担忧。” 秦王说:“王将军虽然年事已高,但志向依旧如此豪迈!” 第二天,秦王返回咸阳,仍留下王翦的军队,让他平定江南。

王翦命令蒙武在鹦鹉洲造船。过了一年,船造好了,秦军乘船顺流而下,楚国守江的军士无法抵挡,秦军顺利登陆。王翦留下十万士兵驻扎在黄山,以切断长江渡口。大军从朱方出发,包围了兰陵,在四周扎营,军威震天。凡夫椒山、君山、荆南山等地,都布满了秦军,以此断绝越国的救兵。项燕率领城中所有士兵,在城下迎战。刚交战时,秦军稍有退却。王翦驱使壮士分成左右两队,各自手持短兵器,大喊着冲入楚军阵营。蒙武亲手斩杀一名楚军副将,又生擒一人,秦军士气大振,勇气倍增。项燕再次大败,逃入城中,紧闭城门坚守。王翦用云梯攻城,项燕用火箭射击,烧毁了秦军的云梯。蒙武说:“项燕就如同釜中之鱼。如果筑起与城墙一样高的土垒,从四周加紧攻城,我军人数众多,敌军人数稀少,他们防守难以周全,不出一个月,城池必定会被攻破。” 王翦听从了他的计策,攻城更加猛烈。昌平君亲自巡视城墙,被流箭射中,军士将他扶回行宫,半夜便去世了。项燕哭泣着说:“我之所以苟且偷生到现在,是为了楚国芈氏的血脉不断绝。如今还有什么指望呢?” 于是,他仰天长叹三声,拔剑自刎而死。城中顿时大乱,秦军趁机登上城墙,打开城门,王翦整顿军队进入城中,安抚百姓。随后,他率领大军南下,来到锡山。军士们埋锅做饭时,在地下挖到一块古碑,上面刻着十二个字:

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

王翦召来当地人询问,当地人说:“这座山是慧山的东峰,自从周平王东迁到雒邑后,这座山就开始出产铅锡,因此被称为锡山。四十年来,取用不尽。近年来产量逐渐减少。这块碑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所立。” 王翦感叹道:“这块碑露出地面,天下从此将逐渐安宁了!难道是古人早已洞察到定数,所以埋下石碑来昭示后人吗?今后应当把此地命名为无锡。”(如今无锡县的名称,实际上就始于此时。)王翦的军队经过姑苏,守臣开城投降。秦军于是渡过浙江,平定了越地。越国的子孙,自从越国灭亡后,分散居住在甬江、天沧台一带,靠海而居,各自称君长,互不统属。此时,他们听闻秦王的威严与仁德,都前来归降。王翦收缴了他们的地图和户口,迅速报告秦王,并且平定了豫章地区,设立了九江、会稽两个郡。楚国自祝融以来的祭祀从此断绝。(这是秦王政二十四年发生的事。)回顾楚国的历史,从周桓王十六年,武王熊通开始强大并称王。从那以后,楚国年年兼并小国,传了五代到庄王旅时开始称霸。又传了五代到昭王珍时,几乎被吴国灭掉。再传了六代到威王商时,兼并了吴越地区,于是江淮地区都归属于楚国,楚国几乎占据了天下的一半。怀王槐任用奸臣靳尚,被秦国欺骗,楚国开始逐渐衰弱。又传了五代到负刍时,楚国被秦国吞并。史臣称赞道:

鬻熊之嗣,肇封于楚;通王旅霸,大开南土。

子围篡嫡,商臣弑父;天祸未悔,凭奸自怙。

昭困奔亡,怀迫囚苦,襄烈遂衰,负刍为虏。

王翦灭掉楚国后,班师回咸阳,秦王赏赐他黄金千镒。王翦告老还乡,回到频阳。秦王于是任命王翦的儿子王贲为大将,去攻打辽东的燕王。秦王命令他说:“将军如果平定辽东,就趁着这破竹之势,顺便收复代地,不必再另行出兵。” 王贲的军队渡过鸭绿江,包围了平壤城,攻破城池,俘虏了燕王喜,将他押送到咸阳,废为平民。回顾燕国的历史,从召公受封开始,传了九代到惠侯时,周厉王逃到彘地;又传了八代到庄公时,齐桓公攻打山戎,为燕国开辟了五百里土地,燕国开始强大;再传了十九代到文公时,苏秦用 “合纵” 之术游说,文公的儿子易王开始称王,位列七国之一;易王传位给哙,燕国被齐国灭掉,哙的儿子昭王复国;又传了四代到喜时,燕国灭亡。史臣称赞道:

召伯治陕,甘棠怀德;易王僭号,齿于六国。

哙以懦亡,平以强获;一谋不就,辽东并失。

传四十三,年八九伯;姬姓后亡,召公之泽。

王贲灭掉燕国后,便率军向西攻打代国。代王嘉兵败,想要逃到匈奴。王贲在猫儿庄追上并擒获了他,将他囚禁起来。代王嘉自杀。秦军完全占领了云中、雁门等地。(这是秦王政二十五年发生的事。)回顾赵国的历史,从造父在周朝为官开始,世代担任周朝的大夫。幽王无道,叔带逃到晋国,侍奉晋文侯,开始建立赵氏家族。传了五代到赵夙,侍奉晋献公;再传一代到赵衰,侍奉晋文公;赵衰的儿子赵盾侍奉襄、成、景三位晋公,晋国称霸时,赵氏世代为霸主的辅佐。赵盾的儿子赵朔时赵氏一度中绝,赵朔的儿子赵武又重新复兴赵氏;又传了两代到简子鞅,鞅传位给襄子毋恤,与韩、魏三家分晋;毋恤传位给他的侄子桓子浣,桓子浣传位给儿子籍,赵氏开始称侯,谥号为烈;传了六代到武灵王时推行胡服骑射;又传了四代到王迁时被秦国俘虏,公子嘉自立为代王,延续赵国的祭祀;嘉在代地称王六年后,国家灭亡。至此,六国中已经灭亡了五个,只剩下齐国还存在。史臣称赞道:

赵氏之世,与秦同祖;周穆平徐,乃封造父。

带始事晋,夙初有土;武世晋卿,籍为赵主。

胡服虽强,内乱外侮;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云中六载,余焰一吐。

王贲的捷报传到咸阳,秦王十分高兴,赐给王贲一封手书,大致内容是:

将军一出兵就平定了燕国和代国,奔驰两千余里,与你的父亲相比,劳苦功高,不相上下。尽管如此,从燕国到齐国,归途正好顺路。齐国还存在,就如同人身上还缺一条手臂,希望凭借将军的余威,顺势攻打齐国。将军父子,对秦国的功劳无人能及!

王贲收到书信后,便率领军队攻取燕山,朝着河间方向南下。

再说齐王建听从相国后胜的建议,不救援韩国和魏国,每当秦国灭掉一个国家,他反而派使者前往秦国祝贺。秦国又用大量黄金贿赂齐国使者,使者回国后,详细讲述秦王对待齐国的优厚之处,齐王认为与秦国的和好关系可以依靠,便不修整战备。等到听说其他五国全部灭亡,齐王建内心不安,与后胜商议后,才开始发兵守卫齐国西部边界,以防备秦军突然袭击。却没想到王贲的军队经过吴桥,直接进犯济南。自从齐王建即位以来,四十四年没有遭受战争,百姓安居乐业,从未演练过武艺。况且秦军强大残暴,早已有所耳闻,如今数十万秦军如泰山压顶般袭来,齐国百姓怎能不害怕,又有谁敢去抵抗呢?王贲从历下、淄川,径直进犯临淄,一路上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临淄城中,百姓四处逃窜,城门无人把守。后胜束手无策,只得劝说齐王建投降。王贲的军队不费一兵一卒,在两个月内,就占领了山东的全部土地。秦王得知捷报后,传令说:“齐王建采用后胜的计策,断绝与秦国的使者往来,想要作乱,如今幸好将士们全力以赴,齐国才得以灭亡。本应将他们君臣全部处死,念及齐王建四十多年来对秦国的恭顺之情,免去他的死罪,可以将他和妻子儿女迁徙到共城,官府每天供给一斗粮食,让他度过余生。后胜就在当地斩首。” 王贲奉命处死后胜,派吏卒押送齐王建,将他安置在共城。共城只有几间茅屋,位于太行山下,四周都是松柏,荒无人烟。齐王建的宫眷虽然离散,但还有数十口人,一斗粮食不够吃,官府又不按时供给。齐王建只有一个年幼的儿子,半夜因饥饿啼哭,齐王建悲伤地起身独坐,听到风吹松柏的声音,想起:“在临淄时,是何等的富贵!如今误听奸臣后胜的话,以至于亡国,在这穷山之中挨饿,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他泪流不止,没过几天就去世了。宫中的人都逃走了,他的儿子也不知所终。传言说齐王建是饿死的,齐国人听说后都很哀伤,为此创作了一首歌:

松耶柏耶?饥不可为餐。谁使建极耶?嗟任人之匪端!

后人将这首歌称为 “松柏之歌”,大概是在责怪后胜误国。回顾齐国的历史,始祖陈定是陈厉公佗的儿子,在周庄王十五年,为躲避灾祸逃到齐国,于是在齐国为官,将陈姓改为田氏。传了几代到田桓子无宇,又再传一代到僖子乞,乞通过厚施恩惠赢得民心,田氏家族日益强大。乞的儿子田恒弑杀齐国国君,又传了三代到太公和,太公和篡夺齐国政权,称侯;又传了三代到威王时,齐国更加强大,称王;又传了四代到王建时,齐国灭亡。史臣称赞道:

陈完避难,奔于太姜;物莫两盛,妫替田昌。

和始擅命,威遂称王。孟尝延客,田单救亡。

相胜利贿,认贼为祥。哀哉王建,松柏苍苍。

这一年是秦王政二十六年,此时六国已全部被秦国兼并,天下实现了大一统。秦王觉得六国曾与秦国一样并称王号,这样的名号不够尊贵,便想更改称号称帝。但早年曾有东西二帝的提议,他认为这不足以流传后世、威震四方。于是,秦王参考上古的君主称号,觉得三皇五帝的功德在三王之上,而秦国的德能兼具三皇,功绩超越五帝,便将 “皇” 与 “帝” 两个字合并,称自己为 “皇帝”。他追尊自己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又因为周公制定了谥法,其中存在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的情况,秦王认为这不符合礼仪规范,于是决定从今往后废除谥法。他宣称:“我是始皇帝,后世子孙就用数字来计数,二世、三世,直至百千万世,传承无穷无尽。” 天子自称为 “朕”,臣下奏事时称天子为 “陛下”。秦王召集能工巧匠,将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玺,上面刻着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的字样。此外,秦王还推崇终始五德的传承学说,认为周朝属火德,而水能灭火,秦国顺应水德的运势,所以衣服和旌旗都崇尚黑色。水的成数是六,因此各种器物的尺寸都采用六这个数字。将十月初一作为正月,朝廷的朝贺活动都在这个月举行。由于 “正” 和 “政” 读音相同,为了避讳皇帝的名讳,就把 “正” 字的读音改为 “征”。“征” 并非吉祥的字眼,但这是始皇帝的旨意,人们都不敢对此发表异议。

尉缭看到始皇意气骄满,频繁变更制度,私下感叹道:“秦国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元气已经损耗了!这样还能长久吗?” 于是,他和弟子王敖在一个夜晚悄然离去,不知去向何方。始皇询问群臣:“尉缭为什么抛弃我离开呢?” 群臣都说:“尉缭辅佐陛下平定四海,功劳最大,他也期望能像周朝的太公、周公那样得到裂土分封。如今陛下尊号已经确定,却没有实施论功行赏的典制,他感到失望,所以离开了。” 始皇问道:“周朝分封诸侯的制度,现在还能实行吗?” 群臣都说:“燕、齐、楚、代等地,距离遥远难以治理,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守。” 李斯提议道:“周朝分封了数百个诸侯国,其中同姓诸侯居多,后来他们的子孙相互争斗,没有尽头。如今陛下统一海内,应该将天下都设置为郡县,对于有功之臣,给予丰厚的俸禄,但不给予他们一尺土地、一个百姓的统治权,断绝战争的根源,这难道不是长治久安的策略吗?” 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这三十六郡分别是:

内史郡、汉中郡、北地郡、陇西郡、上郡、太原郡、河东郡、上党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三川郡、邯郸郡、南阳郡、颍川郡、齐郡(即琅玡郡)、薛郡(即泗水郡)、东郡、辽西郡、辽东郡、上谷郡、渔阳郡、钜鹿郡、右北平郡、九江郡、会稽郡、鄣郡、闽中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巴郡、蜀郡、黔中郡、南郡、长沙郡。

当时北方有匈奴的侵扰,所以渔阳、上谷等郡管辖的地域最小,设置戍守进行防卫。南方水乡安定,因此九江、会稽等郡管辖的地域最大。这些都是李斯安排调度的。每个郡设置守尉一人、监御史一人。秦朝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铸造了十二个金人,每个金人重达千石,放置在宫廷之中,以应和 “临洮出现巨人” 的祥瑞之说。秦朝还将天下的富豪迁徙到咸阳,共计二十万户。又在咸阳北面,仿照六国的宫室,建造了六所离宫。还修建了阿房宫。提拔李斯为丞相,赵高为郎中令。对那些有功的将帅,如王贲、蒙武等人,各封万户,其他将领有的封数千户,都按照他们所封户数应得的赋税,由官府统一支付。此后,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频繁出游巡视,修筑 “万里长城” 抵御匈奴,百姓苦不堪言,难以维持生计。到了秦二世时,统治更加暴虐,陈胜、吴广等人便纷纷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史臣作《列国歌》道:

东迁强国齐郑最,荆楚渐横开桓文,

楚庄宋襄和秦穆,迭为王霸得专征。

晋襄景悼称世霸,平哀齐景思代兴。

晋楚两衰吴越进,阖闾句践何纵横?

春秋诸国难尽数,几派源流略可寻。

鲁卫晋燕曹郑蔡,与吴姬姓同宗盟。

齐由吕尚宋商裔,禹后越颛顼荆。

秦亦顼裔陈祖舜,许始太岳各有生。

及交战国七雄起,韩赵魏氏晋三分。

魏与韩皆周同姓,赵先造父同嬴秦。

齐吕改田即陈后,黄歇代楚熊暗倾。

宋亡于齐鲁入楚,吴越交胜总归荆。

周鼎既迁合从散,六国相随渐属秦。

髯仙读《列国志》时,有感而发写下诗句:

卜世虽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

绵延过历缘忠厚,陵替随波为倒颠。

六国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东迁。

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东周列国结!

说唐始!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国士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