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逸尘和赵逸风安排好小翠的家人后,继续深入调查。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终于查出了那个手上有疤的公公的身份。
赵逸尘面色凝重地说道:“没想到,这个公公竟是丞相的人。”
赵逸风握紧了拳头,愤愤道:“这丞相平日里道貌岸然,没想到背地里竟干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
赵逸尘沉思片刻,说:“此事事关重大,我们需从长计议,收集足够的证据,才能将他绳之以法。”
赵逸风点头应道:“兄长所言极是,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赵逸尘目光坚定:“我们先不要打草惊蛇,暗中监视丞相的一举一动,寻找他更多的罪证。”
赵逸尘和赵逸风匆匆回到众人所在之处,赵逸尘抱拳向洪秀秀说道:“洪姑娘,已查明指使小翠给衣服下毒的背后黑手是丞相。”
洪秀秀眉头紧蹙,眼中闪过一丝愤怒:“竟是那丞相!他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常兰在一旁惊讶地捂住嘴:“丞相?他为何要对陛下下此毒手?”
赵逸风冷哼一声:“想必是为了那不可告人的权力欲望。”
众人皆面露愤慨之色,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洪秀秀深吸一口气,冷静地说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得想个万全之策,既能揭露丞相的罪行,又能确保陛下的安全。”
洪秀秀面色凝重地说道:“丞相和御史先后都安排人给陛下下毒,这背后肯定有更大的阴谋。”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房间里瞬间陷入了一片沉默。
思阳打破沉寂,说道:“他们如此丧心病狂,定是所谋之事极为重大,或许是觊觎皇位。”
艾则孜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道:“不管他们有何阴谋,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丽娘微微皱眉,忧虑地说:“只是如今他们在暗,我们在明,须得小心应对才是。”
常兰着急地说道:“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
洪秀秀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不要轻举妄动,继续收集证据,同时加强对陛下的保护,等待时机成熟,一举揭露他们的罪行。”
“明日就是运功疗愈最后一日了。大家一定要确保安全。”洪秀秀说道。
“赵大人你派人盯着丞相府和御史府,还有小翠和小桃让他们不要露出破绽……” 洪秀秀对赵逸风耳语道,然后又对大家叮嘱道:“大家今晚都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明日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赵逸尘和赵逸风各自领命,准备迎接这关键的时刻。
常兰在一旁默默祈祷着:“希望一切顺利,陛下能早日康复。”
夜幕降临,整个宫殿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然而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翻涌的海浪,难以平静。
丞相府里,御史和丞相正在密谈。
御史一脸谄媚地说道:“丞相,那两个贱婢回禀一切顺利,那人应该不行了,我们去和三皇子商议的好时机。”
丞相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嗯,事不宜迟,今晚就去。只是此事万不可走漏风声,否则你我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御史连忙点头哈腰:“丞相放心,小的明白。”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满是阴谋得逞的得意与贪婪。随后,他们匆匆换了一身夜行衣,趁着夜色,鬼鬼祟祟地朝着三皇子朱启光的府邸奔去。
在亲王府中,灯火通明。
朱启光正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拿着一本书,却心不在焉。
这时,管家匆匆来报:“王爷,丞相和御史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朱启光眼神一凛,放下手中的书,沉声道:“让他们进来。”
丞相和御史走进书房,躬身行礼。
朱启光冷冷地看着他们,说道:“这么晚了,所为何事?”
丞相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殿下,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那一位怕是撑不过明日了。”
三皇子朱启光本无心此事,听到御史和丞相的话,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御史赶忙进一步分析厉害:“王爷,如今二皇子已死,在位的那位也病入膏肓,朝局动荡。您乃是皇室唯一血脉,这大统的唯一继承人非您莫属啊!若您此时不抓住机会,他日恐怕追悔莫及。”
丞相也在一旁附和道:“王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要我们谋划得当,定能助您登上皇位,成就千秋霸业。”
朱启亮眉头紧皱,陷入沉思,心中纠结万分:“此事非同小可,若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御史连忙说道:“殿下,我们已经做好了周全的准备,只要您点头,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丞相紧接着劝道:“王爷,您难道甘心屈居人下?这是上天赐予您的绝佳机会,切莫错过啊!”
朱启光来回踱步,最终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罢了,既然如此,就依你们之计行事。”
御史和丞相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得逞的狡黠。
御史和丞相离开亲王府后,立刻开始了他们的最后一搏。
丞相回到府中,召集了自己的心腹,秘密部署着后续的行动。他神色严肃地说道:“成败在此一举,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得有任何差错!”众人齐声应道:“是,大人!”丞相接着说道:“李将军,你率领一队精兵,埋伏在皇宫东门,一旦有变,迅速攻入。王大人,你负责联络朝中的官员,务必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支持我们。”众人领命后,匆匆离去,各自准备。
而御史则在自己的书房里,写着一封封密函,准备传递给各方势力,拉拢同盟。他的额头布满汗珠,手中的笔却不停歇。“张侯爷,如今局势已明,若您能助我等一臂之力,事成之后,定有重赏。”“刘尚书,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望您三思。”写完密函,御史叫来亲信,仔细叮嘱:“这些信件务必亲手交到各位大人手中,不得有误!”
他们派出亲信,暗中监视皇宫的一举一动。一名亲信悄悄躲在皇宫外的角落里,眼睛紧紧盯着宫门,不放过任何一个进出的人。另一名亲信则混入宫中,伪装成太监,试图打探到更多的消息。
与此同时,皇宫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洪秀秀等人察觉到了外面的异动,加强了防备。洪秀秀对赵逸尘和赵逸风说道:“我感觉他们快要动手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赵逸尘点头道:“放心吧,我已经增加了巡逻的人手,加强了各个宫门的防守。”赵逸风也说道:“我也安排了暗哨,一旦有情况,立刻示警。”
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即将来临,皇宫内外都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就在丞相和御史发动政变的那一刻,皇宫内一片混乱。喊杀声、兵器相交声此起彼伏。
皇宫内老常头手持长刀,怒吼着冲向叛军。他虽年事已高,但身手依旧矫健,每一刀挥出都带着凌厉的风声,瞬间砍倒了几个冲在前面的叛军。
胡陆阳则施展着灵活的身法,在人群中穿梭。他手中的短剑如毒蛇般刁钻,每次出击都能准确地刺中敌人的要害,让叛军防不胜防。
赵逸风与赵逸尘兄弟俩背靠背,相互配合默契无间。赵逸风舞动长枪,如蛟龙出海,枪尖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赵逸尘则手持双剑,剑影闪烁,将靠近的敌人一一击退。
突然,一群叛军朝着老常头围攻而去,老常头毫无惧色,他大喝一声,长刀横扫,强大的力量直接将几个叛军震飞出去。
胡陆阳这边,几个叛军弓箭手瞄准了他,正要放箭。胡陆阳敏锐地察觉到危险,身形一闪,瞬间来到弓箭手面前,短剑一挥,弓弦皆断。
赵逸风的长枪被一名叛军将领用大刀死死压住,就在这危急时刻,赵逸尘双剑齐出,刺向那名将领的后背,迫使他不得不回防,赵逸风趁机发力,将长枪一挑,把那将领挑落马下。
他们四人在混乱的战场上左冲右突,英勇无畏,为保卫皇宫拼尽全力。
常兰也紧握着剑,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身姿紧绷如弓弦。洪秀秀则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担忧着局势的发展。马福生在一旁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寝殿内。
朱悦然在太后身旁,轻声安慰着神色焦虑的太后。太后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朱启明能平安无事。
思阳、艾则孜和丽娘三人围在朱启明床前,额头上汗珠密布,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最关键的运功疗愈。思阳的双手发出淡淡的光芒,缓缓注入朱启明体内;艾则孜脸色凝重,控制着内力的输送;丽娘则闭着双眼,口中念念有词,引导着三人的力量融合。
寝殿外,喊杀声越来越近,常兰的心跳也随之加速。洪秀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
马福生停下脚步,说道:“这局势愈发紧张,也不知外面情况如何了。”
常兰咬了咬牙:“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守住这里,不能让任何人打扰陛下的疗愈。”
洪秀秀点头应道:“没错,哪怕拼上性命!”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启明的寝宫突然爆发出一股强大的气息。朱启明缓缓睁开双眼,眼中精芒四射,他已然恢复心智。
他感受着体内上古功法大增的力量,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朱启明身形一闪,如鬼魅般出现在战场之中。他的每一次出手都带着排山倒海之势,那些叛军在他面前犹如蝼蚁一般,被他的武力摧枯拉朽般击溃。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原本惊慌失措的侍卫们看到朱启明如此威猛,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
朱启明怒吼道:“一群逆贼,你们的阴谋休想得逞!”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在皇宫上空回荡。
丞相和御史看到朱启明如此强大,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知道,一切都完了。
叛军如潮水般涌入皇宫,气势汹汹。然而当他们看到朱启明安然无恙地站在那里,周身散发着强大的气势,瞬间都惊呆了。
原本嚣张跋扈的叛军将领,此刻脸色煞白,手中的兵器也不由自主地掉落。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抖着说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其他叛军见状,也纷纷跟着跪下,磕头如捣蒜,口中不断喊着:“陛下饶命,小的们猪油蒙了心,被奸人蛊惑,求陛下开恩!”
一时间,求饶声此起彼伏。朱启明目光威严地扫视着这些叛军,冷冷地说道:“你们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罪,以为求饶就能了事?”
叛军们听到这话,更是吓得瑟瑟发抖,有的甚至瘫软在地,尿了裤子。
朱启明冷哼一声,接着说道:“朕念在你们或许是受人蛊惑,暂且饶你们不死,但犯下的罪行不可不究。”
叛军们听到还有一线生机,连忙感恩戴德:“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这时,赵逸尘和赵逸风押着丞相和御史走了过来,将他们狠狠地扔在地上。丞相和御史此刻狼狈不堪,再无往日的威风。
朱启明怒视着他们,厉声道:“你们二人狼子野心,意图谋逆,罪该万死!”
丞相抬起头,还妄图狡辩:“陛下,臣一时糊涂,求陛下看在臣往日功绩的份上,饶臣一命。”
御史也跟着磕头求饶:“陛下,都是丞相指使的,臣是被迫的呀!”
朱启明怒极反笑:“到了此刻,还在相互推诿,真是无耻至极!”
随后,朱启明下令将丞相和御史打入大牢,待秋后问斩。对于叛军,他则下令根据罪行轻重进行惩处。
处理完这些,朱启明转身走向寝殿,对守在外面的众人说道:“此次多亏了你们,朕定当重重赏赐。”
常兰等人赶忙跪地谢恩,朱启明摆摆手,走进寝殿去看望太后和朱悦然。
皇宫逐渐恢复了平静,这场惊心动魄的政变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朱启明的寝殿内,他目光冷冷地盯着下方跪着的朱启亮,心中思绪翻涌。赵逸风和洪秀秀在旁侧立,朱悦然也在旁。
“陛下,虽无证据表明康亲王直接参与了谋反,但他与丞相的关系众人皆知,不可不防啊。”赵逸风上前说道。
朱启亮连忙磕头喊冤:“陛下,臣弟对您忠心耿耿,绝无谋逆之心啊。与丞相的交往也只是平常的官场应酬,绝无其他心思。”
朱启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三弟,朕念你以往也有些功绩,暂且不追究。但从今往后,你好自为之,若再有任何不轨之举,定不轻饶。”
朱启亮如蒙大赦,连连谢恩:“谢陛下开恩,臣弟定当洗心革面,忠心为陛下效力。”
然而,朱启明心中明白,对于朱启亮,还需多加留意,以防万一。
朱悦然说道:“三哥一直尚武,怎么会?”她的脸上满是疑惑和难以置信。
朱启明看着妹妹,轻轻叹了口气:“悦然,人心难测,或许他的尚武之心被人利用,又或许他另有图谋。”
朱悦然咬了咬嘴唇:“可是,从小到大,三哥对我们都很好啊。”
朱启明拍了拍朱悦然的肩膀:“妹妹,有时候人是会变的。但在事情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朕也不会轻易定他的罪。”
朱悦然眼中含泪:“希望三哥真的没有参与此事,不然……”
朱启明神色凝重:“好了,悦然,此事朕自会处理,你无需太过忧心。”
朱悦然微微点头,心中却依旧为朱启亮的事情感到不安。
朱启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派朱启亮去戍边。
朝堂之上,朱启明目光坚定地宣布:“朱启亮,朕命你即日起前往边疆戍守,抵御外敌,戴罪立功。”
朱启亮先是一惊,随后跪地领命:“臣遵旨,定当不辱使命,为陛下守好边疆。”
退朝之后,朱启亮回到家中,心情复杂。他的夫人担忧地问道:“老爷,这可如何是好?戍边艰苦,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朱启亮长叹一声:“陛下此举,也是对我的考验。我唯有尽心尽力,方能重新赢得陛下的信任。”
收拾好行装,朱启亮带着一队人马,踏上了戍边的征程。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边疆立下战功,以证明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