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族食人的暴行,彻底点燃了王通心中的怒火。
也激起了所有汉军时羯族胡人的仇恨,怒火如同燎原之火,燃烧在每一个汉军将士的心中!
高奴城的事务一了,王通便迅速分兵数路,由熟悉地形的汉人奴隶引路,向四周的羯族部落展开了无情的剿杀。每一路军队都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敌人的心脏。”
这是一场非常血腥的扫荡!
由于高奴城一战,杀掉了两万五千多羯族青壮男子,周边羯族部落的青壮男子已经不多。面对汉军的围剿,他们根本就无力抵抗,只能选择投降。
但是,汉军将士们并没有放过他们,纵然是投降,也不会留他们一人活命!
通常是将整个部落围起来,所有羯族不论男女老少全部杀掉,再救出被他们奴役的汉人奴隶。
将他们的房子、衣服、生产工具、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品全部分给他们的奴隶。
粮食、金钱、武器、盔甲、马、牛、羊、猪、狗、鸡、鸭等物,则全部收缴起来,由汉军统一分配。
经过两个多月的血腥扫荡,汉军的铁蹄踏遍了高奴城周边数百里的土地,超过十五万羯族人在这场复仇之火中灰飞烟灭,曾经嚣张一时的羯族部落,如今只剩下一片死寂!
……
解救出的汉人奴隶也有六万多人。
由于人口太少,不太适合按照里、亭、乡、县进行重新编制,便索性采用屯田的方法进行管理。
具体的做法就是:每百人为小队,千人为中队,万人为大队,一共建立了6个屯田大队。
实行军事化管理,也就是军屯。
土地多得很,到处是抛荒的耕地。6个屯田大队每队划定一大块地方,先给他们半年的粮食,再给他们一些牛羊等牲口,让他们组织生产。
生产所得,先免税两年。
两年之后,再酌情按“十五税一”收税。
除了这些被解救出来的奴隶之外,在上郡也还有一些自由的汉人,他们都是聚住在一起,修建了坚固的坞堡,再通过每年的胡人上供六成以上的粮食产出,而求得胡人不去攻打他们。
在王通占据了高奴地区之后,周边的这些自由的汉人,也纷纷派人来联系王通,请求归附。
经过统计,这部分人也有两万多人。
王通接纳了他们,将他们也组成屯田单位,统一实行军屯管理。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并酌情在粮食方面给予救济。
……
至此,王通管理的百姓人口达到了八万多人。
不过,这还只是半个上郡。
王通还只是攻占了上郡的高奴城,相当于掌控了南部的半个上郡,而实际上,上郡的郡治是在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
由于正值冬季,天气异常严寒,不太适合行军作战。尤其是不太适合攻城战。所以,王通没有急着向北进军攻打肤施,而是选择先解救高奴城周边的汉人。
这些被解救的汉人,尤其是那些汉人奴隶,全都对王通感恩戴德,许多人青壮都主动要求从军跟随王通。
通过筛选,共得八千余人。
再加上从高奴城解救的三千多汉人奴隶,王通的军队增加了一万多人,扣除伤亡,总兵力达到了两万五千余人。
由于留下了近五千人驻守秦直道的那些关隘,在高奴地区的实际兵力为两万人。
王通将这两万人打散重编,然后,趁着这个不适宜用兵的季节,抓紧时间对军队进行紧张而严酷的训练。
……
粮草方面,现在也不缺。
上郡本是汉人耕种了几千年的土地,在汉朝放弃上郡时,上郡的汉人百姓并没有同步撤离。
胡人们也一直在利用汉人奴隶给他们种植粮食,而在此过程中,胡人也学会了种植。由于土地很多,粮食产出倒是不少。
这一次王通扫荡羯族胡人,杀了超过十五万人,缴获的粮食在救济了那些被解救的汉人奴隶之后,还够王通的两万人马三年之用。
不仅如此,缴获牲口也很多。
羯族胡人们都养了很多马、牛、羊,这些也都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其中:
累计缴获的马匹有6万多匹。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马匹都适合用做战马,这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老马、小马、驮马、病马等等。真正适合于用做战马的只有一万多匹。
王通利用这一万多匹战马,对骑兵进行了扩充。将原本的四千多骑兵,扩充到了一万,并且还满足了一人双马的配置。
累计缴获的牛,也有一万五千多头。
这些牛被王通分配给了各个屯田大队,用于生产耕种。
缴获最多的牲口其实是羊,总计有一百多万头。
王通将这些羊群,全都“借”给各个屯田大队,规定这些羊群仍然归荡寇将军府所有。但是,以后生出的羊崽子,才归属于各个屯田大队。
……
除此之外,王通也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嫡系。
首先是从那些被解救的奴隶中,挑选出素质较好的500人,编入自己的亲军之中。这些人在亲军中培养一段时间之后,等到将来再次扩军,就可以外放担任基层军官。
而在这500人当中,也包括几位王通重点培养的对象,他们分别是:韦卫、秦昊、符义、张寒、李哲等等。
这几位壮士,是王通从八万多治下汉人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年岁在15~20岁之间,虽然身材都很消瘦,但是,人人都长得骨架粗大,而且身手都非常敏捷,是适合练武从军的好苗子。
王通决定亲自传授他们一些武艺,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以便将来倚为心腹。
武器方面:
秦昊、符义、张寒三人都喜欢大刀,王通就将得自华雄的奔雷刀法传授给他们。
韦卫、李哲两人喜欢长枪,王通就将得自河内名将方锐的长枪术教给他们。
武艺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
好在他们这些人都还年轻,只要勤加练习,再给予悉心教导,将来既使不能成为顶尖高手,做个二流武将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
三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到了年关将近。
这一天,正当王通在传授韦卫枪法时,有亲兵来报:“营外有人求见,来人自称姓苍,叫苍十三。”
苍十三,也就是“苍雀十三号”。
上次“苍雀十三号”来见王通后,王通觉“苍雀十三号”叫起来有些拗囗,又有些水字数的嫌疑。于是,就将“苍雀十三号”减少两个字,简称为“苍十三”。
……
苍十三求见,必有要事!
王通赶紧让亲兵将苍十三带来相几。行完了主从之礼后,苍十三便对王通说道:
“据黑冰阁从肤施传来的消息,肤施城附近的杂胡,得知将军屠了羯族,尽皆惊惧不已。
如今,各族胡人已经联合起来,聚兵五万多人于肤施城,意欲等天气稍稍回暖,便南下高奴与将军决战。
据说,他们还分别派人去了朔方郡、五原郡和西河郡,试图联系朔方郡的匈奴、五原郡的鲜卑和西河郡的杂胡,共同对付将军。”
唇亡齿寒。
免死狐悲!
看来,王通在高奴地区对羯族的毁灭性屠杀,彻底捅烂了北方胡人这个巨大的马蜂窝。
王通点了点头。
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转头看向一旁的荀攸,开口问道:“公达,你怎么看?”
……
(附录图片一:上郡肤施和高奴的位置地图。)
(附录图片二:朔方、五原和西河郡的位置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