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起来,已是日上五六七八杆。忽闻有嘈杂之声从院外传来。
王通知道,这是司徒王允“应邀”闹事来了。
轻轻推开压在胸膛上沉睡着的貂蝉,让她继续睡,一声不响地披衣起床,再细心地给貂蝉捂了捂被子,才悄悄的离开卧房。
洗漱用餐后,便命人将王允请入府中。
不多时,王允在亲兵的引领下来到书房。
王通站在书房门口,笑得很灿烂:“司徒大人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
“哼!”王允脸色铁青,冷冷问道:“小子,你昨晚所为,究竟是何意?”
王通耸了耸肩,坦然道:“自然是贪图貂蝉美色,信不信由你。”
“竖子!”
王允勃然大怒,“贪图美色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讹诈老夫?老夫何曾说过要将貂蝉许配给你?你强抢貂蝉,还让老夫背上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污名,真是恶毒至极!”
“我可没冤枉你。”
王通冷笑一声,“你心中所想,无非是先将貂蝉许给吕布,再将她送给董卓。这难道不是一女二嫁、背信弃义?”
“你……你怎么知道?”
王允脸色骤变,语气中带着几分惊慌。
王通随手拿起一块糕点。
掰下一角塞进嘴里,漫不经心嚼着,一边嚼,一边说道:
“一个连环计而已,我王通熟读兵法战策,又岂能看不透你这点心思?恕我直言,你这计策连我都瞒不住,更别提那智计百出的李儒了。若董卓听信李儒之言,你王司徒的下场又会如何?”
王允闻言,心中一震,脸色愈发苍白。
王通继续说道:“我昨晚抢走貂蝉,并非要坏你好事,而是救你一命,使你全家免遭灭门之祸。可你不仅不感激,还骂我为‘竖子’,真是令人寒心啊!”
王允被这番话唬得一愣一愣,半晌说不出话来。
事实上,王通并非完全在唬他。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儒确实看破了王允的连环计,并多次劝董卓放弃貂蝉以换取吕布的忠诚。
然而,多次苦劝无果,最终却被董卓臭骂一顿……‘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从那以后,李儒便心灰意冷,不再为董卓出谋划策。
王通自然是知道董卓不会在貂蝉这件事上听李儒的劝告,但王允却并不知道王通所想。因此,这番话说出来,才将王允给唬住了。
王允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眼前的局势。
沉默片刻,王允终于放下姿态,低声问王通道:“老夫看贤侄之意,莫非亦有诛董之心?”
“那是自然。”
王通点了点头道:“董贼暴虐无度,倒行逆施,人人得而诛之,我又岂能与这种人为伍。
此前,王某刻意隐忍,借口“克父”而拒做董卓义子,又夺取上郡以为退路,这一切便都是在为诛董而做准备。若是诛杀董贼,我自当仁不让!”
王允闻言,微微点头,心中稍安。
但随即又眉头紧皱,对王通说道:“老夫欲诛董贼久矣,奈何找不到机会。
董卓此人戒心甚重,防范极严。但凡出行必有数千西凉“飞熊营”护卫,就算是进入皇宫,也有300精兵随行。那300精兵,都是百战死士,人人可以以一当十!
而且,董卓本身也勇武异常,年轻时其武力强极一时,就算现在体胖如猪,仍力气甚大,非常人能敌。
因此,要想刺杀董卓非常困难!唯一有机会刺杀董卓的便是吕布。因为董卓每次进宫上朝,都会让吕布持戟护卫在侧。
老夫之前的想法,乃是用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再使吕布相助诛董。可现在看来,这一计是行不得了。
贤侄向来聪慧,既然能看出老夫的连环计,不知可有其它诛董良策?”
“其实很简单。”
王通笑了笑道:“依旧是利用吕布来诛杀董贼,只是不必送貂蝉给他而已。”
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
“吕布虽是董卓义子,却从未真正得到过董卓的信任。董卓从未让吕布独自领兵出征,而那些遗臭万年的坏事,却都交给吕布去做。
火烧雒阳,挖掘皇陵及天子的宗亲陵墓,挖掘公卿陵墓、挖掘武帝陵墓并曝骨七天!
这些事情没有让董旻、董璜、董越、牛辅等董卓亲信去做,却全都一股脑交给吕布。
这是要让吕布自绝于天下,受天子、宗亲及世家所仇恨,被天下人唾骂并遗臭万年。
如此行事,吕布心中又岂能没有抱怨。而吕布之所以没有反抗董卓,只因为他已经得罪了天子、得罪了世家、得罪了天下人,一旦反董,他便没有退路。”
“贤侄的意思是……”
“只要司徒大人亲自去见吕布一趟,承诺诛董之后,便将他之前干的那些遗臭万年的事,全都推给董卓。并承诺向天子举荐他,给他高官厚禄。
吕布本就对董卓有仇恨之心,只要有了天子和王司徒你的支持,他便会觉得有了靠山,必会同意相助诛董。”
王允闻言,沉思良久。
越想越觉得王通说得有道理。遂咬了咬牙道:“既然如此,老夫当亲往吕布府上说之!”
……
数日后,王通强抢貂蝉之事渐渐平息。
为了给外界一种“双方和解”的假象,王通三天之后,再次光临王允府上,送去了一些礼物,算是给王允赔礼。
这也是给王允面子。
毕竟此前王通大闹司徒府的事情,可是闹得满城皆知,适当地给允面子,大家的脸上也都好看一些。
貂蝉也不再是王允的义女,原本就只是一个歌姬,只因想用连环计,王允才认貂蝉为义女。
而现在王通以伯父称呼王允,如果王允再认貂蝉为义女,那就等于是将女儿嫁给了侄儿,在“伦理”方面会被人诟病。
当然,送礼只是借口。
真正的目的是在一起商讨诛董大计。
……
再次见面时,王允便拉着王通的手,很是感慨道:“贤侄果然猜得没错,那吕布果然对董贼极其仇恨。经过老夫一番劝说,已经同意相助诛董。
不过,吕布也提出了三个条件,正要与贤侄商量。”
王通看了王允一眼。
感觉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便开口问道:“吕布提的是哪三个条件?”
王允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其一,天子需诏告天下,赦免他受董卓指使盗掘皇陵之罪。”
“这没问题。”王通点头道,“他当时只是奉命行事,罪责在董卓。”
王允又道:“其二,诛董之后,他要掌握军权。”
“这也可行。”王通笑道,“我在长安仅有五千兵力,又资历较浅,而吕布资历深厚,又拥兵两万。诛董后,唯有他才能稳定局势。”
王允迟疑片刻,低声道:“其三,他希望贤侄能将貂蝉让给他……”
“绝无可能!”
王通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诛贼乃公事,妻妾乃私事,岂可混为一谈!貂蝉已是我的女人,他若敢觊觎,先问问我手中的刀答不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