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惨烈画面在秦轩的脑海中渐渐淡去,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咸阳宫那庄严肃穆的议事厅内。殿中,大臣们围绕新政的实施细节争论不休,你来我往的辩驳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然而,久经朝堂纷争的秦轩敏锐地察觉到,这看似平常的争论背后,实则暗流涌动,一场足以撼动大秦根基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散朝之后,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咸阳宫的长廊上,勾勒出秦轩孤独而挺拔的身影。他眉头紧锁,脚步缓慢而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大秦未来的命运。新政推行以来,虽已初见成效,国家在经济、军事、民生等方面都有了显着的发展,但秦轩心里清楚,这一系列变革触动了不少旧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表面上对新政恭顺有加,暗地里却在蠢蠢欲动,伺机反扑。
“大人留步。”一道低沉而恭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秦轩闻声转身,只见一位白发苍苍、面容和善的老臣正快步向他走来。这位老臣在朝中资历颇深,平日里为人低调,秦轩与他虽无深交,但对他的为人颇为敬重。
“不知大人有何事见教?”秦轩微微拱手,神色间带着几分疑惑。
老臣左右张望,确认四下无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秦大人,实不相瞒,近日老臣听闻一些风声,事关重大,特来告知大人。”
秦轩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愿闻其详,还望大人直言。”
老臣凑近秦轩,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旧贵族们私下里相互串联,与六国残余势力勾结在一起,妄图发动谋反,恢复旧制。他们对新政削弱其权势一事怀恨在心,如今正在秘密集结兵力,准备随时起事。”
秦轩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若老臣所言属实,那么大秦帝国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此事当真?大人可有证据?”秦轩追问道。
“目前虽无确凿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绝非空穴来风。”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大人推行新政,雷厉风行,已被他们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恐怕会率先对大人下手,大人务必多加小心。”
秦轩心中暗自思忖,若旧贵族与六国余孽联合谋反,以他们的实力和人脉,一旦起事,后果不堪设想。他谢过老臣,加快脚步返回府邸。一路上,脑海中思绪万千,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回到府中,秦轩立刻召集府中的心腹谋士,在书房中紧急商议对策。书房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庞。
“诸位,今日得到重要消息,旧贵族勾结六国余孽,意图谋反,大秦危在旦夕。”秦轩神色严峻,目光依次扫过众人,“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一位年轻的谋士率先起身,拱手说道:“大人,当务之急是将此事奏明陛下,让朝廷早做准备,调集兵力,镇压叛乱。”
秦轩微微点头:“这是自然,但仅凭几句传言,陛下恐难轻信。我们还需收集更多确凿的证据,才能让陛下下定决心。”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谋士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大人,可派人暗中监视旧贵族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与六国余孽的往来。一旦发现他们谋反的确凿证据,便可立即采取行动,将其一网打尽。”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众人又围绕具体的行动方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情报收集、兵力部署,到与朝廷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谋划。
商议许久,终于定下了计策。秦轩一面安排府中最得力的亲信,分成若干小组,秘密监视旧贵族的行踪,收集他们谋反的证据;一面进宫求见嬴政,准备将此事向他详细禀报。
在嬴政的书房内,秦轩将从老臣处得到的消息以及自己的调查和分析,一五一十地向嬴政做了详细的汇报。嬴政听完,脸色阴沉得可怕,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这些旧贵族,竟敢如此大胆,妄图谋反!”嬴政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秦轩,此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务必将乱党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破坏大秦新政!”
“臣领命!”秦轩跪地领旨,心中明白,自己肩负着的不仅是嬴政的信任,更是大秦帝国的未来。
从宫中出来后,秦轩马不停蹄地赶回府中。此时,派出去的密探已经陆续带回了一些线索。这些线索显示,旧贵族们在咸阳城周边的几个隐秘据点频繁活动,时常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出入。秦轩意识到,时间紧迫,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深夜,月色如水,洒在咸阳城的大街小巷。秦轩亲自率领府中的精锐侍卫,趁着夜色悄悄向其中一个据点靠近。四周寂静无声,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他们小心翼翼地翻过据点的围墙,进入内部。只见一间大屋内灯火通明,隐隐传来说话声。秦轩示意众人安静,然后悄悄靠近窗户,透过缝隙向内望去。
屋内,几位旧贵族正围坐一桌,神色激动地商议着谋反计划。
“只要我们里应外合,趁秦军主力在外征战之时,突袭咸阳城,定能推翻秦国新政,恢复我们的权势!”一位身材肥胖的旧贵族恶狠狠地说道。
“没错,只要杀了嬴政和那些支持新政的大臣,天下还是我们的!”另一位尖脸的旧贵族附和道。
秦轩心中大怒,没想到他们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谋划谋反。他向身后的侍卫们使了个眼色,众人立刻会意,迅速破门而入。屋内众人见状,顿时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谋反!”秦轩怒喝一声,声音如洪钟般在屋内回荡。
旧贵族们见事已败露,妄图反抗。但秦轩带来的侍卫们训练有素,很快便将他们制服。经过一番审讯,这些旧贵族对谋反一事供认不讳,并交代了他们与六国余孽的勾结情况以及详细的谋反计划。
秦轩带着证据和犯人再次进宫面见嬴政。嬴政看着跪在地上的旧贵族,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将他们吞噬。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将这些谋反的旧贵族全部处死,并迅速调集兵力,对其他可能参与谋反的势力展开全面清查。
这场危机暂时得以平息,但秦轩深知,新政推行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危险等待着他们。然而,为了大秦的千秋霸业,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他毫不退缩,决心与嬴政一起,扫除一切阻碍,让新政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轩并没有因为这次的胜利而放松警惕。他深知,旧贵族和六国余孽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必定还会寻找机会再次反扑。于是,他一方面加强了对咸阳城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增加巡逻兵力,严密监控可疑人员的动向;另一方面,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对新政的看法和需求,不断完善新政的实施细节,争取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与此同时,秦轩还与朝中的其他大臣们密切合作,共同商讨应对未来危机的策略。他组织了多次军事演练,提高秦军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加强了与各国的外交沟通,避免在国内局势不稳时引发外部战争。
在一次朝会上,秦轩向嬴政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建议,包括削弱地方贵族的权力、建立更加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完善法律体系等。嬴政对这些建议十分赞赏,并下令立即实施。
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步实施,大秦帝国的统治逐渐稳固,新政也得到了更广泛的推行。然而,秦轩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将继续为大秦的繁荣和稳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