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二月。
熊文灿招安的晏匪。
自从第一批无缝枪管运达京师。
后续两个月的枪管,就没了音讯。
到富池口镇索要枪管的明廷官员,就连对接人都寻不到。
这批送到京师的无缝枪管,得到军器局与兵仗局的好评。
时不时上书崇祯,要求增加枪管数量,或获取枪管制作秘方。
崇祯也知道晏羽接受招安。
不过是拖延时间,到长江以北发展地盘与人口。
对于熊文灿能成功招安西乡山匪,并让西乡山匪几千主力渡江北上,崇祯很满意。
眼下就是要让晏匪与流寇主力,创造一个相遇的机会。
从而促成晏匪与流寇拼命,消耗流寇与晏匪的实力。
至于操控晏匪的最好人选,莫过于熊文灿。
崇祯调卢象升为宣大总督,启用熊文灿为五省总大臣。
因为晏羽的出现。
卢象升与熊文灿的任命轨迹,比历史上提前了大半年。
熊文灿走马上任后。
便召集各路围剿流寇的官兵,在凤阳召开剿寇大会。
铜鼓营千户晏羽,也在相邀的将领名单之上。
一来晏羽的实力最强。
二来铜鼓营属于江西,还真不属于他熊文灿的直系属下。
用相邀的名字,也没有问题。
只是!
这剿寇大会都开完了,也不见晏羽来参与。
反而是左良玉,气冲冲找到熊文灿。
面对一脸愤怒的左良玉。
熊文灿问道:“左总兵何故如此气愤?”
左良玉回道:“总理大人,哪个狗屁华夏人民军,可是你招安的?”
“什么人民军,本官招安的西乡山匪,现在是铜鼓营千户。”
“呵呵!总理大人何不到黄州府去看看,那群山匪还打着华夏人民军的旗号。”
“这事本官早已知晓,本官已向晏千户多次去信,催促他更换旗号。”
“如此不服管教的山匪,要不要左某出面,为总理大人驯化一番。”
左良玉怎么会突然关心起晏匪了?
这个无利不起早的主,能有这么好心?
熊文灿问道:“左总兵与那晏千户,可是有什么过节?”
左良玉回道:“过节?我手下参将金声恒,带着官兵在黄梅县驻扎,两三个不见来信,下官感觉不对,派人去查看,结果连黄梅县都进不去。”
“左总兵何故在黄梅县驻扎一军?”
“当然是为了筹集粮草,总理大人也知道,朝廷粮草军饷,就没按时按量发放过。”
“黄梅县、广济县等地,去年被流寇洗劫一空,哪来的粮草给你供给?”
“这…麻雀虽小也有肉,军粮能凑一点是一点。”
到被流寇刚洗劫过的地方征集粮草。
就算把所有稻种收集,也不够大军粮草的吧!
唯一的解释!
趁着百姓流离失所,盗匪滋生。
到黄梅一带收编盗匪去了。
而征集粮草不过是一个借口。
毕竟左良玉手下兵马,多为盗匪出身,这已是众所周知之事。
熊文灿问道:“左总兵什么时候给黄梅县的下属下令,让他们去征集粮草?”
左良玉回道:“去年年底。”
“去年年底?晏千户派人在广济县一带,开设施粥点,救济流民,左总兵的手下,不会对救济流民的粮食打主意吧!”
“他一个山匪生身,会掏粮食救济流民?”
“晏千户是应本官邀请,在广济县救济流民。”
“总理大人任义,下官佩服,还请总理大人去一封书信,放我那几千军士出来。”
“若是你属下军士,真动了晏千户的救济粮,恐怕本官的面子也没用。”
“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下官就亲率大军,去灭了这群山匪。”
“呵呵!左总兵你这几千兵马,还不够晏千户塞牙缝。”
“总理大人何意,他一个招安而来的山匪千户,能有多少兵马精锐?”
“不多,目前斥候侦察到的,也不过六七千军士。”
“什么?六七千军士,熊大人就给一个他千户打发了?”
熊文灿特意拉高声调。
气愤说道:“这晏千户与某些朝廷将领一样,不服朝廷官制,圣上那可一笔一笔的记着了。”
左良玉知道熊文灿在影射自己。
岔开话题问道:“一个山匪,哪来的钱粮军备,养六七千大军?”
“左总兵可能不关注江南行商,晏千户那招商商行,现如今应是大明最大的商行了。”
“最大商行?那一年得挣个一两百万两吧!”
“一年挣一两百万两?南直隶一抓一大把,左总兵看来对大明的商人,还不大了解。”
熊文灿的一个家丁亲卫,进入中军大帐。
打断了熊文灿与左良玉的闲聊。
熊文灿接过密信。
流寇高迎祥,正带着几十万流寇流民,朝滁州城进发。
既然找到了流寇主力。
接下熊文灿要做的,就是将流寇往晏匪那驱赶。
中馆驿新建军营中。
黄四正向晏羽汇报着。
八万流寇正带着几十万流民,被熊文灿的剿匪大军,往安庆方向驱赶。
听到流寇主力,就快到安庆了。
晏水生兴奋说道:“军长!职下带人去灭了这流寇吧!”
晏羽摇摇头道:“既然熊文灿想让我华夏人民军,灭了这流寇主力,咱们要配合熊文灿的行动,别吓跑了流寇。”
晏水生说道:“黄梅县可存有十几万担粮食,就一个营的兵力驻防,会不会太冒险了?”
“打败流寇容易,但要全歼流寇,还是得下些重饵。”
盯着地图看的李森林说道:“军长!要不再往黄梅县运几万担粮食,咱们之前运粮,都是军士封路,敌人斥候侦察不到信息。”
晏羽回道:“富池口镇渡口,积压着大量的耕牛农具,眼见春耕快到了,不能耽搁了春耕。”
李森林问道:“军长的意思是,先将黄梅县的粮食偷偷运出来,在大张旗鼓运进黄梅县县城内。”
“嗯!顺便还能让军士,装扮成民夫,混进黄梅县,增加黄梅县的防御力。”
晏水生插话道:“军长!我第四旅没有驻防任务,这回就让我第四旅进驻黄梅县吧!”
晏羽走到沙盘前。
其他将领也跟随晏羽的脚步,往沙盘靠近。
晏羽说道:“李森林的第一旅,主要驻防在中馆驿,保护后勤物资。丁河山的第三旅主要驻防在广济县与富池口镇,保护长江两岸码头。”
李森林说道:“军长!现在官兵与流寇主力,都在安庆一带,咱们留下一个营防备足够了。”
“一个营防备,确实够了,李森林,说说你的作战方案。”
“第三旅龙吟哨外加一个营,进驻黄梅县县城,这样黄梅县县城就有两个作战营,外加一个龙吟哨,三千多人民军,可保这十几万担粮食无虞。”
晏羽点了点头道:“这个诱饵不错,流寇见着十几万担粮食,怎么都舍不得放弃。”
李森林继续说道:“我第一旅抽调两个营与龙吟哨,到黄梅县以西,太东乡一带布防,防止流寇往西逃窜。”
晏水生问道:“那我了?你们两个旅都抢了好位置,不会让我第四旅趴大别山山脉吧!”
晏羽笑道:“是趴在山上,不过是太行山山脉,而是河西山上。”
晏水生问道:“黄梅县往东,不是有几万官兵吗?流寇还敢往东逃?”
“你认为明庭真想招安我们?不过是想让我和流寇,拼个两败俱伤。”
晏水生又问道:“军长!我守东面,李森林守面,南面有长江,要是流寇往北逃,进入大别山山脉,不还是让流寇逃了?”
“进入大别山?几万流寇慌忙逃往大别山,吃什么?再说了,溃逃进山的流寇,想聚集就难咯!”
很快!
华夏人民军十几万粮食。
日夜不停送送往黄梅县的消息,就被熊文灿与高迎祥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