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日,经过十来天和鬼子的拉扯,林昊率领525团撤离魔都。
作为最后一批撤离魔都的部队,林昊的撤退意味着鬼子成功占领魔都,魔都沦陷。
看着这座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城市沦陷在鬼子的蹄铁下,林昊心中犹如刀绞一般,悲痛不已。
然而,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几十年来的军阀混战,早已让这个国家伤痕累累。
如今,龙国正处于最为虚弱的时期,却要面对鬼子最巅峰的状态,这种局面的艰难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然而,果府军队的撤退却让鬼子的第十军愈发膨胀起来。
由于他们登陆后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便轻而易举地占据了魔都,这使得他们对龙国军队的实力产生了严重的轻视。
在他们眼中,龙国的军队简直不堪一击。
正因如此,鬼子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认为龙国军队极度孱弱,而且如今已被他们打得军心涣散,毫无还手之力。
于是,他不顾参谋部的计划,毅然决然地决定率领第十军主力直插龙国现今的首都金陵。
金陵作为龙国的首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一旦这里被攻陷,龙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将落入敌手,这无疑会给整个国家带来沉重的打击。
同时,这也将极大地动摇果府的统治根基,甚至可能导致果府最终投降。打击是巨大的,从而能够迫使龙国投降。
金陵作为龙国的首都,地理位置以低山环岗为主,山脉丘陵占据60%以上,最高峰位448.9米,为南北高中间低的局势,为其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但是金陵也有着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中部和沿江地区的地理为平原地带。
特殊的地理加上坚固的城墙若是放在古代这里可以说是易守难攻,但如今这个坚船利炮的时代,金陵北、东、南三面都被长江、秦淮河等水系环绕,西面是开阔的平原,鬼子的军舰可以开到南京附近,从而多个方向对金陵进行包围和进攻。
龙国守军在防守时需要分兵把守多个方向,兵力分散,且容易被日军分割包围。
这样的地势加上国际形势、后勤保障、兵力悬殊、指挥意见不合可以说是让金陵防守困难重重。
此刻的林昊已经带着部队向着金陵方向进发,作为最后一批撤离金陵的部队,可以说是被鬼子死死的咬住。
“团座,这帮鬼子就跟狗皮膏药一般缠着我们不放,这都追击了几十公里了,都快要到苏州了竟然还追着。”
一处小山坡处,林昊正带着全团修整,后方的鬼子可以说是穷追不舍,林昊的团虽然机械化程度比较高,但由于辎重过多所以速度并没有快多少,被后方的鬼子死死咬住不放。
“这帮畜生这是真当我们好欺负,谁都想来招惹招惹啊!侦查排去给我看看后面追击的鬼子有多少,其余人做好战斗状态,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追击的可不是羊,而是一匹猛虎。”
原本的林昊还不想现在和鬼子有接触,毕竟若是对方追击的人数过多自己被缠住,很可能会被包饺子,那样的话整个部队都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
侦查排三十人,标配十辆三轮摩托车,和一台电台,机动能力和通讯能力可以说是全团最高的,很快便是传来了消息。
“团座,侦查排已经传来消息,追击我们的是鬼子18师团56联队,不过其还跟着一支装甲中队,拥有五辆89式中坦和三辆95式轻坦,并未发现重武器,对方距离我们不到两公里。”
通讯员前来汇报,面对这个消息林昊却是怒了。
“这帮畜生就这点兵力还敢追着我们几十公里,这是给他们脸了!传我的命令,迅速构建工事,火炮全部就位,这帮鬼子既然想要找死那我就送送他们。”
原本还以为后面有多少人呢,搞了半天就一个联队,这简直是不将他525团放在眼里面。
殊不知这也是鬼子十八师团不知道,毕竟接连的战斗魔都派遣军的鬼子已经是人困马乏在休整,现在追击的不过是鬼子第十军,他们才来魔都果军便是率队离开了,这让他们根本不知道林昊既然有着这种实力。
侦察部队返回,此时远方已经出现了一抹烟尘,这帮鬼子还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会是什么。
在18师团的眼中,龙国军队孱弱不堪,他们都不明白之前的部队是怎么打了这么久的,眼下他们便是追着果军的两个师,要知道他们还只是乙种师团而已。
现在追着林昊一个联队还是因为他们发现林昊的辎重很多,误以为是一个师的部队。
“佐藤联队长,我们发现对面的龙国部队好像是停了下来,我们是否先派遣小分队前去探明情况?”
“哈哈,木村君,你这是多虑了。龙国的军队孱弱不堪,面对我们大日本帝国的追击只能狼狈逃亡,他们现在停下来应该是跑不动了。
传令下去,装甲中队开路,直接对前方的龙国军人发动进攻,听闻海军那群马鹿打一个四行仓库几百人几天都拿不下来,今天我就教一教他们什么叫做打仗。”
此刻的佐藤又三郎已经想着击败对面的部队要向上面请功了,对面有着这么多的辎重,车轮印都这么深,说明对面最少是一个师的兵力,并且还是精锐,不是88师就是89师,他一定要击溃对面活捉其师长好去请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