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儿暴毙的消息,像一道惊雷,瞬间在宫中炸开了锅。内务府的人匆匆封锁现场,宫女太监们交头接耳,眼神里满是惶恐与好奇。很快,消息便传到了皇帝耳中。
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的皇帝,听闻此事,猛地将手中朱笔拍在桌上,“啪”的一声,墨汁四溅。他的脸色瞬间阴沉得可怕,龙颜大怒:“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竟发生如此恶性之事,简直是目无法纪!传朕旨意,命令内务府、慎刑司联合彻查,务必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一个月内若查不出真凶,相关官员通通撤职查办!”
旨意一下,整个宫廷都忙碌起来。内务府总管刘福和慎刑司主管王康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调集人手,四处搜集线索。他们先是对翠儿身边的宫女太监进行逐一审问,又仔细勘查了案发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宜嫔得知皇帝下令彻查,心中五味杂陈。她一方面为翠儿能有沉冤得雪的机会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担心此事会牵扯出更多复杂的宫廷争斗,自己和腹中胎儿也会被卷入其中。她将自己知道的关于翠儿的所有事情,都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调查官员。
大皇子听到皇帝震怒彻查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他表面上装作镇定,暗中却嘱咐马良,让他千万不要露出马脚。同时,他也开始在宫中四处活动,试图干扰调查,混淆视听。
几日过去了,调查陷入了僵局。虽然官员们收集了不少线索,但都指向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真正的幕后黑手却毫无头绪。就在众人焦头烂额之时,宜嫔身边那个知晓翠儿月事推迟的小宫女,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将这个重要线索告诉皇后娘娘 。
皇后得知翠儿之事引发皇帝震怒,心中忧虑,赶忙前往御书房。她莲步轻移,神色凝重,见到皇帝,盈盈下拜,声音带着几分自责与愧疚:“陛下,此事皆是臣妾的过错。臣妾实在未曾想到,堂堂大内宫禁之中,竟会发生这般恶劣的事件,实在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脸色依旧阴沉,听到皇后的话,只是冷哼一声,并未言语。
皇后顿了顿,接着说道:“经臣妾多方查证,已然查明真相。那翠儿是被一个值班侍卫醉酒后强暴,事后那侍卫害怕事情败露,便将翠儿杀人灭口。好在作恶之人已有悔悟,现已认罪自裁,也算是给翠儿一个交代。只是臣妾掌管后宫不力,才让这等丑事发生,恳请陛下责罚。”
皇帝听完,沉默良久,抬眼看向皇后,眼神里透着审视:“此事当真如此?一个小小侍卫,竟有这般胆子?”皇后低垂双眸,恭敬答道:“臣妾不敢欺瞒陛下,一切属实,相关卷宗皆已备好,陛下随时可以查看。”
皇帝微微点头,语气稍缓:“既然如此,你掌管后宫多年,一向勤勉,此次便暂不责罚。但往后需更加用心,莫要再出此类乱子。”皇后谢恩起身,心中却暗自松了口气。她深知,此事背后的真相远非如此简单,不过是自己为了平息皇帝怒火,稳定后宫局势,找人顶罪罢了。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她也略有猜测,只是如今还不是动他的时候 。况且,这可是个好机会……
皇后在自己的宫殿内,听着心腹太监将翠儿死亡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禀报完毕,那个小宫女已经被他安排妥当,人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很安全绝对不会走漏风声。此时的皇后,原本端庄的面容上,悄然浮现出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她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掩饰住眼中的得意。
“真是天助我也。”皇后在心底暗自嘀咕。她太清楚皇长子平日里的德行和野心了,这次翠儿的事,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把柄。有了这个把柄,皇长子往后便不得不对她言听计从,自己便能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想到这儿,皇后又将思绪转到了宜嫔身上。宜嫔肚子里怀着孩子,若是生下皇子,那可就更好了。一个是被自己拿捏的皇长子,一个是刚出生便可以掌控在手中的小皇子,只要运作得当,自己未来稳坐皇后之位,乃至日后成为太后,都不是难事。
皇后越想越开心,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竟一时忘了掩饰。身旁的贴身女官玉奴见状,忍不住轻声提醒:“娘娘,您今日心情似乎格外好。”皇后这才回过神来,收敛了笑容,故作端庄地说道:“不过是后宫诸事处理得当,自然心情舒畅。”
可皇后心里明白,这一切还只是开始。要想真正达成目的,还需步步为营。她必须先利用翠儿之事,让皇长子彻底屈服;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宜嫔的一举一动,确保她能顺利生下皇子,且这个皇子日后能成为自己手中的棋子 。
不过几日一切便风平浪静了下来,大皇子彻底放心了。他原以为此事会像巨石投入湖面,掀起层层难以平息的波澜,可没想到皇后娘娘如此“得力”,竟将事情处理得这般妥帖,那个替罪的侍卫也算是死得其所,让自己成功摆脱了嫌疑。
大皇子坐在书房里,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他拿起桌上的美酒,给自己斟上一杯,仰头一饮而尽,仿佛要将这段时间的紧张与焦虑都随着酒水一同咽下。“看来,这后宫之中,还是母后最能懂我。”大皇子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皇后的宫殿,后宫妃嫔们依次前来请安。众人皆身着华服,妆容精致,在殿内依次站定,向皇后盈盈下拜。
皇后端坐在凤座之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微微颔首示意众人起身。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宜嫔身上,笑容瞬间更加灿烂了几分:“宜嫔啊,你如今怀着龙嗣,可一定要好好保养身子。本宫瞧着,你这龙胎必定乖巧得很。”
宜嫔微微欠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红晕,轻声说道:“多谢皇后娘娘关怀,臣妾定会小心。”
皇后接着说道:“可不是嘛,本宫看你这怀相也好,不见什么受罪的模样,想来将来这孩子必定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众妃嫔一听,纷纷附和,一时间殿内都是祝贺之声。“皇后娘娘说得极是,宜嫔娘娘这福气,将来小皇子或小公主必定聪慧乖巧。”“是啊是啊,宜嫔娘娘可要好好养着,咱们都盼着小皇子或小公主平安降生呢。”
宜嫔听着众人的夸赞,心里甜丝丝的,面上却保持着谦逊:“各位姐妹谬赞了,还得多谢皇后娘娘庇佑,以及各位姐妹的关心,若不是有大家,臣妾这心里可没这么踏实。”
皇后笑着摆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宜嫔你安心养胎便是。这后宫之中,大家都要和和气气的,日后孩子生下来,本宫也能多抱抱这可爱的小宝贝。”
众人又是一阵欢笑,可在这表面的和谐之下,却各怀心思。有的妃嫔眼神中闪过一丝嫉妒,有的则在盘算着如何借着宜嫔得宠的机会,为自己谋些好处。而宜嫔,虽然脸上带着笑,心中却也明白,这后宫之中的夸赞,往往都夹杂着各种目的 。
这日,皇子公主们依例前来向皇后请安,宫殿内一时热闹非凡。皇子们身姿挺拔,公主们仪态优雅,纷纷向皇后行礼问安,皇后看着膝下这些儿女,脸上满是欢喜,不住地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好好侍奉父皇。
等众人一一离去后,怀阳长公主却留了下来。她看着母后,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福了福身才告退。怀阳长公主步伐轻盈地跟在大皇子身后出了殿门,两人并肩走着,一路上相谈甚欢,大皇子原本有些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放松下来。
大皇子心中想着张美凤今日没来,竟也没有太多失望,只是脸上挂着笑容,应付着中宫嫡出的这位皇姐。两人不知不觉来到了御花园,园中景色宜人,湖水波光粼粼,大皇子和怀阳长公主站在湖边赏鱼,气氛融洽。
这时,怀阳长公主挥了挥手,示意宫人们在一旁伺候即可,她带着自己的心腹,大皇子也让贴身侍卫和太监退到稍远处。怀阳长公主看着皇长子,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轻声说道:“翠儿的事,母后已经给弟弟摆平了。”
大皇子心中其实早已明白此事与皇后有关,可听到皇姐如此直接地提起,还是忍不住心里一沉。但他很快便调整好情绪,脸上堆起笑容,故作疑惑道:“皇姐说笑了,臣弟不知您说的是什么事呢。”
怀阳长公主轻哼一声,似笑非笑地看着大皇子:“你就别在皇姐面前装糊涂了。那翠儿的事,闹得不小,若不是母后出手,你以为能这么轻易平息?不过你也别担心,母后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皇家的颜面,更是为了你好。”
大皇子微微低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很快又抬起头,恭敬地说道:“多谢皇姐和母后的费心,臣弟定会铭记于心。只是这宫中之事错综复杂,臣弟日后定当更加小心谨慎,绝不再给母后和皇姐添麻烦。” 怀阳长公主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大皇子的肩膀,两人又继续聊起了些别的话题,只是大皇子的心中,却始终无法真正轻松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