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璋跟着暗卫疾步走出宫殿,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暗卫低声急促地汇报:“殿下,我们在前往密道的途中,发现了几拨形迹可疑之人,似乎在四处打探消息,像是察觉到了异样。”南宫璋心一沉,他明白,时间紧迫,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传令下去,加快行动速度,务必在那些人通风报信前控制密道。”南宫璋眼神犀利,透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他思索片刻,又补充道:“再派出几队暗哨,将皇宫周边十里地范围严密监视起来,只要有可疑人物试图靠近或离开,一律拿下。”
与此同时,夜莺在临时审讯室中继续深挖线索。刘焕在吐真剂的作用下,精神恍惚,冷汗从额头不断冒出。夜莺目光如炬,继续追问:“除了你之前交代的,还有谁参与了这场阴谋?他们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刘焕哆哆嗦嗦地开口:“还有……还有礼部侍郎,他负责在朝堂上混淆视听,一旦事发,便引导百官支持梁王登基。他们计划在三日后的皇家祭天大典上动手,趁皇上离宫之际……”话还没说完,刘焕突然眼神一滞,嘴角流出黑血。
夜莺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查看,却发现刘焕已经气绝身亡。显然,幕后之人早就在刘焕身上留了后手,以防他泄露机密。夜莺懊恼地一拳砸在桌子上,立刻起身,准备将这一紧急情况告知南宫璋。
另一边,南宫璋抵达密道入口时,发现暗卫已经与施工人员对峙起来。为首的施工头子看到南宫璋,脸色骤变,想要趁乱逃跑。南宫璋眼疾手快,大喝一声:“拿下!”暗卫们一拥而上,将施工人员全部制服。南宫璋走到施工头子面前,目光冰冷:“说,还有哪些人参与了密道的修建?”施工头子吓得瘫倒在地,战战兢兢地将所知的几个外围协助人员供了出来。
南宫璋还没来得及继续审问,夜莺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声汇报刘焕身亡以及新线索的情况。南宫璋脸色阴沉如水,他知道,三日后的祭天大典是个关键节点,必须赶在这之前将所有隐患彻底清除。他迅速做出决定:“夜莺,你即刻带领一队人,去将礼部侍郎暗中控制起来,记住,不要引起朝堂上的恐慌;我则去通知父皇,调整祭天大典的安排,提前布局,将逆党一网打尽。”
两人领命后,分头行动。南宫璋快马加鞭,朝着勤政殿奔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急促。此刻,整个皇宫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一场关乎江山社稷的生死较量,即将在三日后的祭天大典上迎来最终对决。
在巍峨庄严的勤政殿内,烛火摇曳,将君臣二人的身影拉得悠长。当今皇上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正与太子南宫璋低声商议着关乎江山社稷的惊天大计——引蛇出洞。祭天之日,本是国之大典,一片祥和,却也将成为他们布局的关键时刻,而三公主,将会作为至关重要的诱饵,引得梁王的势力自投罗网。
南宫璋微微欠身,从袖中取出一张精心制作的人皮面具,缓缓走到夜莺身前。夜莺身姿矫健,眼神中透着忠诚与坚毅,他是皇上暗中培养的心腹,此次任务,他将肩负重任。南宫璋亲手将人皮面具戴在夜莺脸上,动作轻柔却又沉稳。待面具贴合,众人定睛一看,夜莺竟与皇上长相毫无二致,举手投足间,竟也有了几分帝王的威严。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微微颔首,看向南宫璋的目光满是欣慰:“吾儿,你果不负朕望,这等精细谋划与准备,足见你的能力与成长。”
南宫璋单膝跪地,恭敬道:“儿臣一切皆为江山稳固,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之幸。此次计划,儿臣已思虑周全,定不会让梁王的阴谋得逞。”
皇上抬手示意他起身,接着说道:“祭天之日,百官云集,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梁王野心勃勃,蛰伏已久,此番必定倾巢而出。你务必要确保万无一失,护好好自己。”
南宫璋目光坚定,应道:“谢父皇关系,儿臣明白,已安排了众多精锐暗中保护。母后、母妃和皇祖母以及后宫妃嫔和其他皇姐皇弟、皇妹们都已经安排好祭天时候一起,这样他们就不会被牵连。夜莺假扮父皇,也能混淆视听,让梁王的眼线捉摸不透。待他们露出破绽,便是一网打尽之时。”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道:“启禀皇上、太子殿下,据密探来报,梁王管家招供梁王现在藏匿在京郊三十里的驿馆里。”
皇上与南宫璋对视一眼,眼中皆是警惕。南宫璋思索片刻,说道:“看来梁王已迫不及待了,我们必须加快行动部署。传令下去,让负责盯梢的密探密切关注梁王一举一动,不得有丝毫懈怠。同时,通知祭天仪式的筹备人员,务必按照原计划进行,不可露出半点慌乱。”
侍卫领命而去。勤政殿内,气氛愈发凝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在祭天之日全面爆发,而皇上与南宫璋,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他们深知,这一战,关乎着国家的兴衰存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祭天仪式前夕,皇宫内表面一片井然有序,实则暗流涌动。南宫璋和夜莺在秘密营帐中反复演练。夜莺虽已戴上人皮面具,形似皇上,但举手投足间仍难掩江湖气息。
南宫璋耐心纠正:“记住,父皇平日威严内敛,行走间步履沉稳,抬手落袖皆有分寸。”夜莺苦学数日,渐入佳境,可他仍忐忑:“太子殿下,若关键时刻露馅如何是好?”南宫璋拍了拍他的肩,神色笃定:“莫怕,我会率精锐在你左右,即便出了差错,也定保你周全。”
另一边,三公主得知自己将作为诱饵,心中五味杂陈。她找到南宫璋,眼眶泛红:“太子,我虽知此举为江山社稷,可仍心生惧意。”南宫璋温柔安抚:“放心,我怎会让你涉险?你只需按计划行事,届时自会有人暗中护你。这是我们为家国除害的机会,待梁王伏法,天下太平,从此你我便能安享太平。”三公主咬咬牙,点头应允。
祭天当日,晨光洒在天坛,百官身着朝服,肃穆而立。假皇上夜莺在众人簇拥下稳步登上祭天台,一举一动皆引得台下暗处的目光紧盯。三公主则在侍女陪同下,于一旁的偏殿等候。突然,一阵飞鸽传书打破平静,密探来报,梁王的人已混入人群,准备在祭天高潮发难。南宫璋神色冷峻,悄然向四周精锐使了个眼色,众人瞬间绷紧神经,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祭天仪式继续进行,“皇上”夜莺开始宣读祭文,声音洪亮却在关键处微微发颤。台下的大臣们大多神色恭敬,可其中几位却眼神闪烁,不时互相交换着眼色,正是梁王安插在朝中的心腹。
南宫璋佯装镇定,在旁协助“皇上”完成各项仪式,余光却时刻留意着四周的风吹草动。突然,人群中一阵骚乱,几个黑衣人趁乱抽出利刃,直逼祭天台,目标正是夜莺所扮的“皇上”。隐藏在暗处的皇家侍卫瞬间涌出,与黑衣人厮杀在一起,一时间,天坛下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
与此同时,负责保护三公主的侍卫长传来消息,偏殿外也出现了可疑人员,试图闯入。三公主强装镇定,按事先计划,在贴身侍女的搀扶下从密道撤离。密道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脚步声在狭窄的空间里回响。没走多远,就和一伙黑衣人接头了。
“公主,您受苦了。”为首的黑衣人开口,目光中满诚恳,看来很熟悉密道和京城。三公主脸色煞白,但仍挺直脊梁,厉声呵斥:“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惊吓本公主,不怕诛灭九族吗?你们是什么人?要带本公主去哪里?”黑衣人道:“奉命接公主和梁王殿下父女团聚,今日过后您还是公主。”三公主傻愣愣的被黑衣人和身边的侍女带着离开。
这边,南宫璋在混战中瞥见偏殿方向的异常,心急如焚,他深知三公主漏口风,计划便全盘皆输。他一边奋力抵挡黑衣人,一边高声呼喊:“分出一队人,去保护三公主!”然而,敌人攻势猛烈,一时竟难以脱身。
夜莺在侍卫的拼死护卫下暂保安全,可他看着混乱的局面,深知不能坐以待毙。他强压内心的恐惧,学着皇上平日里发号施令的威严模样,高声指挥:“所有侍卫听令,务必将乱党一网打尽,一个不留!”这一嗓子竟稳住了慌乱的局势,侍卫们士气大振,攻势愈发凌厉。
偏殿密道中,三公主与一伙人口道一条小径,生死一线之际,一支利箭从密道暗处射出,正中为首黑衣人的咽喉。紧接着,一群身着夜行衣的高手现身,原来是南宫璋暗中安排的另一支伏兵。三公主长舒一口气,瘫倒在侍女怀中。而天坛这边,随着南宫璋的全力奋战和夜莺的沉着指挥,黑衣人的反抗逐渐无力,纷纷被擒。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终于落下帷幕,可南宫璋知道,这只是开始,梁王尚未现身,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