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一声,刘娟手中的竹篮跌落在地,新挖的荠菜撒了满地。
她顾不得捡拾野菜,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东墙根的鸡圈前。
鸡圈门歪歪斜斜地挂着,原本拴着麻绳的门闩不翼而飞,篱笆墙上有几处新断的竹片,好像被人粗鲁地碰断的。
\"这...这不可能啊!\"
刘娟哆嗦着手指着鸡圈,四只油光水滑的老母鸡,现在只剩那只瘸腿的了,正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鸡圈里面,满是混乱的大脚印。
听到鸡圈那边传来声音,三房王玲慌忙地跑了过去。
家里的四只老母鸡可是宝贝,公婆交给王玲来喂养。
前日,因为四只老母鸡只下了两枚鸡蛋,就被大嫂刘娟阴阳怪气说了半晌。
\"大嫂,天地良心!\"
王玲带着哭腔说道:“今天出门前,我特意数过,四只都在呢!”
\"娘!快来看啊!\"
孙三明突然在槐树下大喊。
他举着一根带血的鸡毛,淡黄色的绒毛根部还粘着暗红血痂。
树根处散落着七八片湿漉漉的鸡毛,混着几片树叶,隐约可见青石板上残留的烫水痕迹。
刘娟拎起片鸡毛对着日头细看,指尖捻到层滑腻的油脂:\"这是用滚水烫过的。\"
她声音陡然尖利:\"贼人倒讲究!偷了鸡还要现杀现褪毛!\"
家里的四只老母鸡,一下子就丢了三只,大房刘娟正在审问负责平常喂鸡的三房王玲。
另一边,孙大明也回到家中。
他从外面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厨房寻摸吃的。
今天,一走进厨房,潮湿的霉味里竟混着久违的肉香。
大锅里面有一些残渍,旁边豁口的粗陶盆里浮着金黄油花。
孙大明的喉结剧烈滚动,顾不上用筷子,五根粗短的手指像挖掘机铲斗般直插汤盆。
油腻的汤汁溅到手背也浑然不觉,指尖触到块带皮的硬物时,他的眼珠顿时迸出精光。
当捞出两截指节长的鸡脖子时,他后槽牙已经条件反射地分泌出酸水。
陶盆里面除了汤,就只剩下两小截鸡脖,孙大明吃惯了独食,连忙将鸡脖送入嘴里。
他蹲在灶台边的姿势活像护食的野狗,耳尖警觉地竖着,生怕有人突然闯进来。
鸡骨被他嚼得咔咔作响,连软骨缝里的肉丝都要用舌尖卷出来咂摸三遍。
两小截鸡脖啃的差不多了,孙大明将鸡脖吐出来时,骨头上已不见半点肉星。
啃完了鸡脖,孙大明又端起陶盆“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
\"嗝~\"
喝完了美味的鸡汤,孙大明满意地打了一个饱嗝。
然后,他又捡起刚才啃的鸡脖,放进嘴里,继续回味着鸡肉味,然后从厨房里走出来。
院子里面,刘娟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她正严厉地训斥着王玲:
“老三家的,爹娘将这四只老母鸡交给你,你一下子丢了三只,你该当何罪?!”
王玲站在那里,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她声音颤抖地辩解道:
“大嫂,我真不知道那三只老母鸡是怎么丢的!”
前些日子,婆母周翠娥为了换取自己两个儿子的平安,用六只老母鸡作为交换给了林梦芮。
在刘娟的心中,这三只老母鸡不仅仅代表着家禽,它们的价值等同于一个儿子。
家里原本有四只老母鸡,现在一下子少了三只,这在刘娟看来,简直是天大的灾难。
而平常负责喂鸡的王玲,自然成了众矢之的,首当其冲被问责。
正当刘娟继续训斥王玲,气氛紧张到几乎可以切割的时候,孙大明却悠闲地啃着鸡脖,从厨房里面走了出来。
他的出现,就像是一阵妖风,打破了紧张的气氛。
孙大明若无其事地说道:
“娘,你是在找这个老母鸡吗?”
说着,他把嘴里的鸡脖掏了出来,向众人展示。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照顾着的三只老母鸡,竟然神秘消失了,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它们竟然被吃掉了!!!
这三只老母鸡正值下蛋的黄金时期,它们每天勤勤恳恳地贡献着自己的鸡蛋。
这些鸡蛋被攒起来,等到集市开市的时候,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卖掉。
通过卖鸡蛋,家里可以赚取一些零用钱,这些钱虽然不多,但足以购买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物品,比如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等。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鸡蛋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笔稳定的收入来源。
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会舍得吃掉那些还在下蛋的老母鸡,因为它们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们作为食物的价值。
刘娟刚刚还在责备王玲,认为是她的疏忽导致了鸡的丢失,现在看到自己的儿子孙大明正津津有味地啃着鸡脖,她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仿佛矮了三分。
正当一家人陷入困惑和焦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时,孙柴刀和周翠娥老两口从外面回来了。
看到家里人都在为丢失的三只老母鸡而忧心忡忡,孙柴刀朗声宣布:
“家里的三只老母鸡,我和你们娘已经商量过了,决定送给别人了!这个事情,你们就不用再操心了,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说完,孙柴刀和周翠娥老两口便不再理会院子里的晚辈们,他们自顾自地回到了屋里,留下一众小辈在院子里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此刻,屋内的孙柴刀和周翠娥,自我感觉非常好。
他们已经按照货郎的意思,送了10两银子做保证金,还送了货郎两只宰杀好的老母鸡,这些礼物肯定会让货郎和货郎的掌柜很开心。
掌柜开心之后,肯定会将独家经营权交给他们老两口。
孙柴刀和周翠娥想象着掌柜接过礼物时的喜悦表情,他们相信这份诚意和礼物足以打动掌柜的心。
这老两口已经做好了暴富的准备,已经准备好了麻袋,等着装钱。
至于家里小辈们的质疑,孙柴刀老两口完全不在意。
毕竟,小孩子嘛,见识短,哪能比得上他们呢?
孙柴刀和周翠娥对家里的年轻人的疑虑只是轻轻一笑。
他们相信,一旦自己取代了林梦芮,这些年轻人自然会明白他们的苦心和智慧。
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