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货郎小哥离开之后,林梦芮轻轻地关上了院门,然后从里面仔细地拴上了门闩,确保没有外人能够随意进入。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变得异常艰难,因此她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
从货郎小哥那里,她得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大波流民从北方涌来。
这个消息让她感到焦虑,因为她知道,这将给整个村庄带来巨大的压力。
林梦芮意识到,她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最初,她和家人计划挖掘一个地窖,仅仅是为了存放一些食物和必需品,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必须进行调整。
地窖的规模需要大幅度扩建,以便能够容纳她一家四口人,在紧急情况下躲藏在里面。
她想象着地窖内部的空间,需要有足够的空气流通,还要有足够的储物空间,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设施,比如简易的床铺。
林梦芮深知,如果流民数量不多,村里的青壮年或许能够联合起来,抵御那些流民的侵扰。
但是,如果流民成群结队,数量庞大,那么她认为最好的策略还是避开他们的锋芒。
毕竟,为了生存,流民们可能会不顾一切,做出任何事情来争夺食物和资源。
回到里屋,她看到两个儿子正全神贯注地挖掘地窖。
尽管两个儿子的努力令人感动,林梦芮却感到这还远远不够。
她知道,如果只是这样小规模地挖掘,地窖是无法达到她所设想的安全标准的。
于是,林梦芮点亮了一盏油灯,小心翼翼地将它放置在一个竹篮中,然后将竹篮缓缓地送到了地窖的底部。
她准备亲自下到地窖底部,仔细规划和挖掘,确保地窖能够满足他们一家在紧急情况下的所有需求。
林梦芮站在地窖口,对着下面喊道:“大壮,你快上来吧,娘下去挖。”
大壮放下铁锹,抬头说道:“娘,我不累,再让我挖一会儿吧!”
林梦芮不忍心打断儿子的积极性,于是说道:
“大壮,地窖要扩建,以便足够容纳咱们一家四口待在里面。所以,这个深度要加深,再加深两尺。”
虽然不知道母亲的用意,但大壮还是应道:“好,我现在就往下面挖,加深地窖。”
有了油灯在地窖里面提供光亮,大壮挖掘的速度快了不少。
他挥动铁锹,一铲又一铲,将泥土抛到地窖的一角。
地窖的墙壁上,他用木桩加固,以防泥土坍塌。
每挖深一寸,他都仔细检查四周,确保安全。
在地窖上面,二壮时刻守护着,一方面把大壮挖的土给提上来,一方面是防止哥哥大壮在地窖里面出意外。
二壮用绳子和一个自制的吊篮,将一篮篮的泥土从地窖中提上来,然后倒到远离地窖的地方。
他警惕地环顾四周,确保没有外人接近,同时也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哥哥挖掘的进度。
看到两个儿子配合默契,而且任劳任怨,林梦芮也不再担心。
于是,林梦芮回到自己屋里,找出纸笔,写写画画,规划扩建后的地窖。
半个时辰之后,林梦芮坐在桌前,手中拿着笔,目光凝视着自己精心设计的地窖图纸,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她想象着地窖的构造,勾勒出一个三室一厅的宏伟蓝图。
然而,她又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起来。
不行不行,三室一厅的地窖,这想法太复杂了,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林梦芮深知,这样的设计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
她需要一个更为实际和简洁的方案。
于是,她开始对地窖的布局进行重新思考和修改,将那些没有必要的地方一一去掉,力求简洁实用。
这个地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个地下室,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乱而设计的。
它将作为一个临时的避难所,让家人在紧急情况下有一个安全的藏身之处。
林梦芮明白,他们不会在这个地窖里待太长时间,因此,她决定将地下室的功能区域划分得更为合理。
所以,林梦芮打算把地下室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休息区,活动区和储藏区。
休息区将配备基本的床铺和生活必需品,以供人们在避难时休息和恢复体力。
活动区则可以作为临时的娱乐和交流空间,让避难者不至于在紧张的氛围中感到过于压抑。
储藏区则是存放食物、水和紧急物资的地方,确保在避难期间有足够的生活补给。
除了这三个大的区域,林梦芮还精心规划了一条秘密通道,这条通道是通往外界的。
她设想,这条通道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如果不幸被敌人发现藏身在地窖里面,这条通道将成为他们逃生的唯一希望。
她计划,这条通往外界的通道要足够隐蔽,同时也要足够坚固,能够承受外部的搜索。
林梦芮还考虑到了通风和排水的问题,确保在避难期间,地下室内的空气质量和干燥程度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
一个良好的避难所不仅要有足够的空间和物资,还要有适宜的环境,才能让避难者在困境中保持健康和希望。
在图纸上,她还标注了几个小细节,比如在休息区设置一个私密的隔间,让家庭成员能轮流使用这个独立的空间,比如换衣服的时候,可以来这里。
储藏区则要设计成可调节的货架,方便根据物资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灵活调整。
林梦芮的脑海中充满了对这个避难所的设想,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窖,而是一个能够保护她一家四口的安全港湾。
她决心要将这个设计变为现实,哪怕需要付出再多的努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