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罗老先生这大半辈子都过去了,虽然打仗上有些马马虎虎吧。但就在人际关系与个人修养上来讲,耶罗先生绝对位好手。
他做人很听劝,犟脾气占极少数。因为他认为只要算得上是比较合理化的建议,那他一律能接受。
下暴雨,他就接受了延期了。
从卡兹戴尔那里刮沙尘暴,按道理来说他应该也能接受。
但耶罗接受不了了,他不能再延期下去了。再拖下去,等炎客的大军踏过中原,一切就都完了。
“国家养忠义之士百年,只为今日一战定乾坤。怎么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泄气?谁再劝言,就依军法处置!”
说完后,耶罗就下了决心的布置阵法,士兵应该怎样站位等等,看样子,耶罗是铁了心的要出征了。
自己的其他同僚都让炎客打败了,就剩自己一个。自己这边可是代表着科西嘉一世最后的脸面,再不雄起一波,外界都得传自己胆小如鼠,找借口不出兵了。
耶罗在这个时候宣布出兵也是可喜可贺,可谓是知耻而后勇。
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耶罗先生难受了。
按照出兵惯例,出征之前,搞个阵式,然后说点大义之类的话。也算师出有名了。
比如祭旗这项仪式就很令人看重的,找个敌军,或者是我方叛徒,奸细之类的人物杀掉。然后再象征性的杀点动物之类的就圆满完成了。
祭旗的时候,由于耶罗找不到逃兵。(逃兵基本上都不敢回高卢的,要么自杀,要么就是投靠乌萨斯集团军,反正对方管饭。)
所以耶罗这边也是很缺德的找了个林贡斯奸细,讲真的,林贡斯出奸细的话。那炎客也不需要打这场决战了,直接擒贼擒王就算了。
刽子手拿起刀对着这名倒霉的百姓的脖子就是咔嚓一刀,利落的解决掉了。
然后祭天的时候,高卢这边是有专门的狼用来祭天的。
耶罗又派兵去狩猎狼群来祭天,不知道是士兵的军事力量太差,还是这群狼群太逆天。总之在死伤了几百名高卢士兵后,中原附近的一窝狼群才被消灭。
高卢的士兵没打过狼群,再怎么说也是很丢人的一件事情。事情到这里就可以了,耶罗先生也觉得脸上挂不住,但好歹是祭天又祭旗了。
该走的工序都走完了,那接下来就该下达命令了。
全军出征!
然后,耶罗是把这场战争当顺风局打的。因为他干了一件让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在出征之前,耶罗向外界宣布了自己的出征时间,然后从哪里出征的地点,然后打算进攻哪个方向,通通都传给了外界。
不慌,传到高卢的全国境内了,还传到了维多利亚。更要命的是,还传到了炎客的手上。
据说炎客拿着这封信的时候还问道旁边的玛恩纳和博卓卡斯替:
“敌军内讧了?”
玛恩纳也觉得难以理解,敌人不能这么做。但如果是阴谋的话…又不像。
“应该是真的,他脑袋确实不灵光。”炎客看完了信封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与耶罗交手过,耶罗的智力如何,他还是能有个大概的估计的。
其实,在耶罗看来,自己手中有22万大军。炎客手底下的精锐骑兵(注意,是精锐的骑兵)也才12万,而且耶罗觉得贵族阶级的将领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一定能一战扬了国威,扬了耻辱。
手下黎塞留,安德烈,戴高乐和亨利个个都是理论知识丰富,身经百战(真实战绩也就是打一打高卢边境的土匪和雇佣兵。),要对付这帮不熟悉平原作战的骑兵部队还有爱国者的游击队,爱国者方阵等简直不要太简单。
基于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耶罗自认为这封信还是很有必要去写的。
也不管战争打没打,先把面子捞回来一部分再说。
在成功的杀了一个无辜的百姓,一窝狼群后。总共四路大军,可以正式出征了,史称洛林平原之战。
但其实从战争的一开始,高卢灭国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因为自打高卢这几百年来,所有人都忽略了几个基本的问题。
就凭借这22万个不知道从哪里整出来的歪瓜裂枣,又怎么来消灭乌萨斯的精锐集团军?
炎客的精锐骑兵部队对外宣称只有12万,但却都是跟着炎客当年能够和哈兰杜汗在萨马拉平原地带打野战的精锐。
更何况现在有个小“哈兰杜汗”来练兵,练兵的需求也都是当年哈兰杜汗那梦魇骑兵的标准。
这些骑兵和高卢的歪瓜裂枣一比,那双方的战斗力可谓是相当不对等。
再来看看双方的指挥水平,就耶罗先生的指挥水平,让人实在不敢恭维。都没法让人用合适的词语来夸奖他。
炎客可不是当年那个从卡斯戴尔泥腿子出身的军事小白,他可是见过大世面的。
加上炎客本人在战斗上的天赋异禀和极具军事才能,如果是打海战。且由科西嘉一世亲自带兵登上旗舰,或许还有一战。
但就平原来讲,科西嘉一世当年都不敢让骑兵在平原上与哈兰杜汗的梦魇军团一战。那就更别提比哈兰杜汗还要强悍的炎客骑兵军团了。
实力,就是这场战争结局会向哪里发展的真相。
耶罗的错误不在指挥,也不在于他干了些什么。而是在于他的无为与放权。
其实一开始耶罗接手后,就已经有失败的苗头了。
就当时以高卢的兵力,要打赢是不容易的。乌萨斯这边都有多余的兵力支持弗拉基米尔在高卢的周围随便浪了,再加上耶罗还写了那么一封信,那么失败就无法挽回了。
可惜了,耶罗对此不但不亡羊补牢,还做出了一个更愚蠢的决定——分兵四路。
科西嘉一世只负责将四路人马的统帅确定好,但他可没说是四路兵马一定要从四个方向赶过来。
于是在这四支部队中,耶罗将一支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了亨利。然后让亨利担任先遣兵,其余三个人将炎客合围,然后一起围攻。
想法很不错,理论上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但在实践中…这种作战方式完全就是异想天开。
按照我们耶罗先生的想法,仗应该这么打。
炎客的军队傻傻的一动不动,然后任由耶罗先生派遣四支部队将炎客包围起来。然后炎客要遵从骑士道精神,等耶罗大军把他包围了以后再进行突围或者是大决战。
然后耶罗也不要骑马,最好是士兵手里握着个马绳子,再拿一把刀。炎客军队冲过来了,直接砍马腿就好,连拒马这些防御工事都不用搞。
然后把炎客打败后,自己再班师回朝。扬了国威——欧耶!
炎客只能说:有这种清奇脑回路的人,当年就该让他还没有成人,成为白色蝌蚪的时候,就直接死墙上。
天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