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阁下,请稍等!”
武奎元也就是李一涵取下帽子,转身递到魏子昊手里。
看到武奎元递来的绿色帽子,魏子昊腹诽道:
你是故意的吧?
武奎元看到对方脸上便秘一样的神情,心里偷笑。
难道这家伙也懂帽子文化吗?
魏子昊接过帽子,假装打量几眼。
“这帽子不适合我!”
他又把帽子还了回去。
只是还的时候,夹在指缝间的纸条被他放入了帽子里面。
“先生不喜欢这个颜色的帽子吗?”
武奎元一边接过魏子昊递过来的帽子,一边故意问道。
只是在她低头的一瞬间,双眼充满了惊讶!
然后立即抬起头看了看左右,见没有人注意,她迅速把视线转到面前的这个人身上。
此刻她心里涌起惊涛骇浪,既不明白对方传递这一张纸条的目的,又担心是不是自己暴露。
有那么一瞬间,她都想暴起反击。
虽然这么做不一定能逃走,但束手就擒可不是她的风格!
魏子昊见对方眼睛中闪动着凶芒,急忙轻轻摇了摇头,然后下巴朝帽子里面点了点。
此刻他心里也怦怦直跳,这女人怎么这么冲动。
真要是动手,到时候都不好收场。
还好最后关头武奎元眼里的凶芒掩去,然后借着放帽子的时候将纸条隐秘的收入怀中。
看着那张纸条被对方塞进内衣内,魏子昊不由得探头偷偷多看了两眼。
只是还没等看清,“哼~”的一声传来。
武奎元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伸手遮住自己的胸口。
“嘿嘿...”
魏子昊赶忙低头溜走,再不走他怕对方又发飙。
来到门口外,他取出怀里的老刀点上。
前世的自己就没什么烟瘾,只是偶尔抽一抽耍烟。
来到民国后,身处这敌后的环境,这烟瘾明显的变得大了。
“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自己身披这样一层日本鬼子的皮囊,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回到红旗下?
这也是自己代号“故渊”的深意,期望有朝一日能重归故土,回到那渝城去看看自己的父母。。。
店铺内,武奎元假装转了一会儿。
就给同事佐野美惠打了声招呼,“美惠,我去上个洗手间。”
“好的,你去吧!”
走进卫生间的武奎元掩上门,小心的查看了一遍里面的每一个坑位。
在确定没人后,迅速进入里侧的坑位反锁好门。
从胸衣里面摸出那张窄窄的纸条,小心的打开,只见上面写着两行字:
“9月10日,日军增兵沪市至10万多人,战车200多辆,大炮300多门,飞机300多架,船舰70多艘。
9月27日,日军分三路进攻刘家行南北地区阵地。”
“啊~”
看到信息她差点惊呼出声,吓得她立马立马用手捂住嘴巴。
脸上浮现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随即又升腾起满腔的怒火。
“这些鬼子太无耻了!”
借着8月9日海军中尉大山勇夫两人驾车乱闯虹桥机场被击毙的由头,不断向我们无耻挑衅。
还偷偷发动战争,进攻吴淞口。
还好我我沪市守军发动反击,给守住了。
没想到日军又偷偷增兵,狼子野心。
愤怒过后,武奎元又陷入怀疑:
这个情报到底是真是假呢?
传递给我情报的是一个陌生人,如果是真,他为什么要帮我们?
如果是假,他想试探我什么?
各种念头搅得她脑子里一团乱麻。
不知道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
眼看自己在卫生间待了好几分钟,武奎元调整好神情,将纸条撕碎后冲入下水道里面。
”一涵,你吃坏了肚子吗?”
佐野美惠见武奎元那么久才出来,关心的问道。
“嗯,是有点,不过现在好多了。”
武奎元笑着回应,然后若无其事的继续接待客人。
只是顾盼之间,她的眼神时不时寻找着刚才传递情报的魏子昊。
佐野美惠见好姐妹没事,也自顾自的转身去整理货架,摆放货品。
抽了两支烟的魏子昊这时正在不远处的店里吃东西,看到松下库走出来,起身招呼他过去。
“怎么样?谈妥了没?”
他今天来虽然是为了传递情报,但也打着利用日本商社赚钱的想法。
而且到时候有些物资比如磺胺、军火这些也可以借助商社的渠道购买。
要知道前世的纪录片里讲,现在的苏区缺衣少药,战士们冬天还穿着一身单衣战斗。
冬季的温度都在零下,也不知道先辈们是怎么扛过去的?
既然自己来到这个年代,那就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先辈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松下库脸上笑得如偷到油的老鼠一样,悄悄在魏子昊的耳边说道:
“这次可有大收获,如果弄成,我们就发财了!”
“哦,什么生意?”
“。。。。。”
“哦...老板,再来一碗牛杂汤。”
人活二十几,全靠懂得起。
不就想吃饭嘛!
我请!
松下库见魏子昊懂得起,也不再卖关子。
“太郎给我说最近军部弄到一批磺胺,让他们尽快出手。
现在货就在他手上,如果我们想做,他可以给我们分一点份额。”
“磺胺?”
他是真没想到松下库和这里的店长山田太郎关系这么好,对方居然能把这么重要的药品利润分给他。
更惊讶这个山田太郎居然手眼通天,能当军部手里的白手套。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磺胺可是稀有品,对于伤口感染有着很好的疗效。
战场上很多战士其实并不是直接战死的,而是伤口感染化脓而死。
而磺胺就是治疗感染的特效药。
虽然青霉素更好,但这个时期它还在实验室里研发。
所以这种药是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它的交易也从来都不是什么日元大洋法币美金英镑这些,而是黄金!
在黑市上,磺胺的价格一度被炒到一根小黄鱼一支。
而一根小黄鱼价值多少呢?
民国时期的金条分为两种:大金条为十两,小金条为一两。
因其样子十分像鱼,所以就被俗称为“黄鱼”。
在使用公制之前,华国旧制一斤为16两,所以民间也有半斤八两之说。
因此,当时的一两金条,大约相当于今天这样单位的31克。
也就是一两的金条等于31克黄金,在民国时期可以换30块大洋。
按照现代一克黄金五百元,那么一条小黄鱼将近是一万五千元人民币。
所以这么一对比就知道磺胺在那个时期有多么的稀缺。
而且买这药的肯定是对手啊。
没有军部的首肯,根本不敢卖!
不然抓到就是,谁卖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