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完手续,钱佩把薛颜戎送回三清寺,自己也回了府司。
新宅的解封手续其实很繁琐,但官家有人好办事,钱佩托熊泰打了招呼,解封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由于护驾有功,府司给了钱佩五日休沐。
一切都折腾完,差不多天也快黑了。
钱佩骑着大羊马,一路游游逛逛,回了外笼坊。
一进门,小王没从院子里迎出来,算算时间应该是都在用晚膳。
拴好马,钱佩自顾进了正厅。
“方才去买菜,听说今日东边又成交了一座豪宅。”
还没进屋,钱佩就听见于婶在说话。
豪宅?是哪座豪宅?
钱佩一愣,转而便了然,哪有那么多豪宅,还不是刚刚自己买下的那一座。
“豪宅,那得多少银子?”
瑜姐一手控制着小王,不让其到处乱跑,另一只手自顾加菜。
可能是由于于签回来了,今日的饭桌上有只烧鸡。
“倒是没人提起过,这种消息咱们小老百姓怎么可能知道,起码不得一千两呀。”
于婶又拿起一个馒头,干了一天的糙活,此时有些饿。
馒头是到了大宁朝有了小麦精细加工技术才有的,能吃上馒头,普通人家能吃上馒头,那得赶上年节。
“东边可谓寸土寸金,一千两恐怕不成,起码要一千五百两。唉,国库空虚,朝堂动荡,四方割据,真不知道他们是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于签愤愤不平。
今日书院休读,学子们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索性闲来无事身上又没银子,于签干脆回家。
“一千五百两也不成,起码的四千两。”
钱佩进屋,把顺路买回来的烧猪蹄、猪头肉轻轻放在桌上,还有一壶散装烧酒。
“诶呦,小佩回来啦,咋不提前打个招呼,好等你回来再开饭。”
于婶一见是钱佩,喜出望外,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
于签往旁边挪了挪凳子:“四千两?那可是个天文数字,能为我大宁建造多少床弩弓箭。”
“就说是呢,老百姓吃顿馒头都像过年一样,这老爷们随随便便就买个宅子。”
于婶给钱佩小凳子。
钱佩很自然的入席,说话那嘴脸跟于氏母子一毛一样。
瑜姐看着这对口气如出一辙的母子,抿嘴一笑。
“就算多盖几个学堂,也能造福更多天下学子。”
于签拔开酒壶盖闻了闻,给自己倒了点。
“那你说,要是这房子让你住,你愿不愿意?”
钱佩接过酒壶,也给自己倒了点,又递给瑜姐。
“我……我不住,大宁学子就应该视金钱如粪土,心细天下黎民,忧患家国天下。”
于签犹豫了一下,还是慷慨陈词。
“好,有志气。”
钱佩大赞一声,然后从怀里掏出房契,拍在桌上:“实不相瞒,房子正是在下所购,大的要命,本来还想着大家都跟我一起搬进去呢,现在看来,于兄风骨卓绝,那宅子不配。”
画风突变,谁都没想到。
于婶愣了一下,然后拿起房契。
一共两张纸,上面一张硕大的四千两明晃晃,下面一张是翻新委托书,一千两的翻新费。
“小佩,这……”
看见于婶那不可置信的表情,于签赶紧抢过房契。
一上眼看,果然,傻了。
官印那么大那么红,错不了。
“唉……我就先带瑜姐何和小王过去了,往后于婶自己在家,于兄可要常回家看看,驴子和驴车就给于婶留下了,常走动,常聚。”
钱佩贱兮兮的一副正经脸自饮自酌。
“诶呀,这么好的房子,你看,”于婶脑子有点短路,想往回找补,有一时没想出来该说啥。
实在没办法,于婶只能开大:“唉……可不是要常回来看看么,这院里院外都是我一个人操持着,起早要挑水,做好早膳还要磨豆子,出去累了一天回来还要给这一大家子做晚膳,小佩时常不回家,老婆子我还得注意打扫,就怕屋子受了潮,可怜我一生要强,就只能在这租赁来了老房子里给房东低三下四……”
“还要在院子里帮小王推铁环。”
钱佩抢话。
于婶闻言一愣,然后倒吸一口凉气:这小兔崽子,还会这一套。
瑜姐“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小佩,就别逗于婶啦。”
“去,这就去,在大宅子里磨豆腐,推铁环。”
钱佩拉了拉于婶,打趣道。
“不着急,回头一起搬过去就是了。”
于婶倒是摆起了自来熟。
“哈哈哈哈……”
大家哄堂大笑,除了于签。
身为白衣学子,这时候要是往回找,那岂不是失了面子。
但不往回找,大宅就住不上了。
他正愣神,钱佩突然起身,打了个响嗝:“嗝,那就说定了,牙行会差人连夜翻新,套路他们都熟,过几日差不多就能住进去了,到时候一起去住大宅。”
说话间,钱佩还逗了逗小王,戳了戳这孩子胖胖的肚皮。
“住大宅。”
小王豁牙露齿的嘻嘻哈哈学话。
眼见话题真就要聊差不多了,于签实在坐不住了:“其实大宅……大宅也没什么不好,增加税收……”
于签低着头,不敢直视屋里所有人的目光,卖力的编着。
“增加税收就能多盖好多书院,就能让天下学子有书读,就能制造好多床弩弓箭,对不?”
钱佩一脸坏笑。
瑜姐抱着孩子,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个白衣学子,算是被钱佩拿捏的死死地。
于婶也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等着他表演。
这孩子要想真正的长大,学会脸皮厚是第一关,反倒是钱佩,对于生活的生存法则好像无师自通了一样。
“对对,”于签下意识回答,但刚说完就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于是赶紧改口:“啊不……”
实在编不下去了,他抬起头,本想表现一下风骨,结果却看见大家玩味的笑容。
“诶,我去收拾碗筷。”
于签害臊的低下头,慌乱的拾掇桌上的各种餐具。
……
东二十条,易府。
六部尚书齐聚首府宅院,气氛有些凝重。
“兵部当下还有至少一万两的军需缺口。”
兵部尚书荀宿靠在会客厅门口的,仰望屋檐外的元月。
“别找我,户部可没银子了。”
户部尚书楚衡赶紧摆摆手。
“眼下,户部银子吃进,国库尚存多少银钱我等又尚不知晓,需启奏皇上,精简开支,开源节流。”
易卓坐在正当中主人的位置上,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