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御座上坐着,两边分别立着四五位大臣,太子和景王也在。另一个熟悉的面孔,便是那日考她的上官霆。
花百娆匍匐在地上磕头:“臣女花百娆,参见陛下!”
“起来吧,不必拘礼。”
竟然还挺平易近人的。
花百娆站起身来,立在御座前,便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她偷偷向两边看了看,站在右侧最前面的景王,收回了视线。
皇帝又说话了,“听闻,你有走马观灯、过目成诵的本事?”
“不敢欺瞒陛下,的确如此。”
“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我的亲生父母不给女儿读书,我虽然认识几个字,却没有多少书读。后来被义父、义母收养,也没将心思用在读书上。只是入了宫后,听说藏书阁内有很多书籍,便想去见识见识,这才有机会博览群书。典书官看见我书的快,就很疑惑,问我能否记住,我说能。他就考我,这才让别人知道了,我能过目不忘的事。”
“哦,原来如此。但口说无凭,今日,朕想见识见识。”
叫她来是让她背书的,害的她一路心慌慌。
“请陛下出题。”
“朕的书房里最不缺的就是书籍,哦,那儿还有一些奏折,朕让人随意抽取一本,你看过了,背诵下来给朕听。”
“臣女若是能背诵下来,可有赏赐?”
“哈哈哈!”皇帝开口大笑,连带着两旁的官员、皇子也跟着笑起来。“你这个小丫头,还不曾背过,先讨起赏来了?好,你若真如上官霆所言,一字不差的背诵,朕有重赏。倘若背不下来,朕也不治罪与你,只不过是你自己讨了个没脸罢了。”
言罢,让徐长侍到书架上随意抽了一本书,乃是《战国策》。
花百娆只看了眼书名便说道:“陛下,这本书我已在藏书阁读过,还是再换一本吧。”
“欸,就这一本。这本书,朕也读过,虽能大概讲述,却无法做到一字不漏的背诵,你便背给朕听吧。”
“是!”花百娆从开篇开始背,“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周救于齐。’······犀武败,周使周足之秦。或谓周足曰:‘何不谓周君曰:臣之秦,秦、周之交必恶。主君之臣,又秦重而欲相者,且恶臣于秦,而臣为不能使矣。臣愿免而行,君因相之。彼得相,不恶周于秦矣。君重秦,故使相往;行而免,且轻秦也,公必不免。公言是而行,交善于秦,且公之成事也;交恶于秦,不善于公且诛矣。’”
“好啦好啦,”皇帝笑着打断她,“战国策厚厚的一本,你得背到什么时候去?朕随便指一篇你来背诵好了。”
“遵旨!”
众人看着皇帝将书籍一页一页翻过去,指着面前的一篇道:“就这个了,齐将封田婴于薛。”
花百娆背诵:“齐将封田婴于薛。楚王闻之大怒,将伐齐。齐王又辍志。公孙閈曰:‘封之成与不,非在齐也,又将在楚。閈说楚王,令其欲封公也又甚于齐。’婴子曰:‘愿委之于子。’
公孙閈为谓楚王曰:‘鲁、宋小。王独利鲁,宋之小,不恶齐大,何也?夫削地而封田婴,是其所以弱也。愿勿止。’
楚王曰:‘善。’因不止。”
“哈哈哈,”皇帝又笑,“看来是真能背诵。如此,朕让你读一读这篇奏折。此乃当朝名士唐庸所写,足有万言,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背诵。”
“用不了一炷香,您喝盏茶的功夫,我就能背下来。”
“你这个小丫头,”一旁的太子说话了,“说大话,也不看看是在那儿,要是你在一盏茶的时间内,不能背下来,可就丢人了。”
花百娆愈发的自信起来:“我能背诵。”
“好,你若背不出,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花百娆不再多言,从内监的手里接过折子,便开始阅读。她的速度依然很快,一盏茶的功夫,一本万言书,就看完了。
将折子呈上,气定神闲、朗朗背诵。
通篇背完,皇帝开怀大笑:“哈哈哈,果真是神了,”
右相高大人,最善于看皇帝的眼色,顺着皇帝的话说道:“臣今日也是涨了见识,竟不知世间还有这般奇女子。丫头,你若是个男子,能有机会考个状元,将来出将入相。可惜呀,你一个女儿身,这么好的本领,却要蹉跎在后宅里了。”
皇帝咦了一声,道:“朕听闻良妃已将你许配给了崇儿,可有此事?”
花百娆刚想回答,景王竟上前一步:“却有其事!”
“还是你好福气,”皇帝以手指着李彦崇。
在场的其他也赶忙祝贺:“恭喜景王殿下!”
“恭喜,恭喜呀!”
李彦崇回礼:“同喜!”
皇帝又问,“过府的日子,定下来了?”
“是,三日后。”
“哦,”皇帝轻点了一下头,“太皇太后的孝期未满,你娶侧妃,不能大操大办,但也别委屈了这丫头。朕重重的赏赐你二人一番,当是贺礼吧。”
“谢父皇!”
“谢陛下!”
花百娆撇了景王一眼,心里想,这家伙今日得赏,可全是自己的功劳。日后若有事求他,可不可以以今日之事,胁恩图报?
皇帝派人将花百娆送出了宣和殿,她刚跨入后宫的地界,翠珠迎了上来。
“听闻陛下传召,娘娘特意派我在此等候姑娘。姑娘,陛下召见,到底所谓何事?”
“是好事,陛下要赏赐我东西。”
“总有个缘由吧。”
花百娆就把自己能过目成诵的事说了一遍。
翠珠抚掌笑道:“娘娘果真慧眼,我早知姑娘不是一般人,果然如此。”
花百娆也笑,拍马屁的话谁不爱听?
回到芙蓉宫,翠珠远远的向良妃报喜,就像是自家孩子拿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向不拘言笑的翠珠,兴奋起来,竟然也是又跑又跳,像个孩子。
花良妃听了翠珠的话,也是喜笑颜开:“是吗?竟然得到了陛下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