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三纲之前工作时,也已经积累整理了一定量的记录。
而且目前通过先祖时空印记,与先祖科技系统的记录信息交换,还有一些记录。
萧三纲又把已经存在错误、漏洞的信息记录、原理记录、故事记录,和不存在事实的信息记录、原理记录,
此时也全部完成了整理区分、一一归类,做好了应有的识别标记。
萧三纲再度仔细清理了一下,整个计划里的标记数量,
达到了不下于1000篇的原理记录、故事记录、信息记录,
都是可以进行修改、添加、二次重新记录等。
萧三纲眼神无比坚定地,再次凝视着眼前的手机屏幕。
上面清晰地显示着,萧三纲已经精心策划好的计划目标:
10天内,达到每月自动吸收2力虚空能量。
确认无误后,萧三纲这才缓缓放松下来心情,顺手拿起了一份,刚刚从真空术法法阵柜子拿出的食物。
此刻萧三纲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已经几天没有吃食物了,那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萧三纲一时之间食欲大动。
萧三纲大口咀嚼着口中的美食,同时熟练地操作起术法符带,来链接先祖科技系统的文字码字键盘。
随着萧三纲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跳跃,一行行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出现在屏幕之上。
然而,萧三纲并没有完全沉浸于写作之中。
偶尔,萧三纲会因为吃到嘴里的一口美味食物,而发出轻微的吞咽声,这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不仅如此,当思路稍有卡顿或者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时。
萧三纲便会停下手中的动作,将目光转向放在文字键盘旁边的记录纸张。
那些记录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专业术语笔记和颠覆性灵感,就仿佛是一座知识的宝库,等待着萧三纲去努力挖掘。
只见萧三纲快速翻动着这些纸张,时而眉头微皱,似乎在努力回忆某个关键信息;
时而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笑容,显然已经找到了自己所需之物。
就这样,萧三纲在享受美食与专注创作之间不断切换,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
又是3天一晃而过,萧三纲在先祖科技系统上收集吸收能量的计划,也只进行到了三分之一,剩下超过600多篇的记录还没处理。
但此时的萧三纲满脸麻木,与最开始几天欢快动作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动作、思维犹如已知天命之人一样,已经完全笨拙到吃饭流口水,找笔记要抱头的地步。
这种情况要从萧三纲第4天晚上,处理完那一篇《关于空间传送通道漏洞的原理和理解》时开始说起。
那时萧三纲心神之中已经得到了,先祖时空印记吸收虚空能量功能的提示反馈。
反馈结果是,先祖时空印记从自动吸收虚空能量,每月1力的已净化能量,提升到了自动吸收虚空能量1.5力的已净化能量。
萧三纲看到提示时,完全感觉不到那多出来的0.5力已净化能量,能为自身提升了多少能量,也并没感觉到多少理应存在的喜悦。
萧三纲看着手机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心中却涌起一股深深的疲惫和无力感。
萧三纲已经不记得,这是多少次修改别人那些有着错误和漏洞的记录了,但每一次都会遭遇到各种令人头疼的情况。
有时候,当萧三纲刚刚完成修改并提交后,就会有一些匿名用户突然跳出来。
毫无顾忌地对着萧三纲的着作名破口大骂,用词之粗俗简直不堪入耳。
又或者阴阳怪气地说着一些没头没脑的话,好似突然闯入精神治疗中心一般;
而另些时候,有些人则干脆直接申请撤销整篇记录,仿佛萧三纲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一分不值。
那些人也不在乎记录存在的价值,想要的只是让萧三纲所有努力都化为乌有;
更过分的是,还有那么一小撮人,专门针对萧三纲修改和添加记录的行为。
鸡蛋里挑骨头般进行恶意投诉,试图给萧三纲制造更多麻烦。
然而,尽管面对着这样那样的刁难和攻击,萧三纲却未像那些人一样失去理智,直接回怼过去,或者放狠话什么的。
毕竟,萧三纲也明白,作为一名拥有金手指的人,需要保持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道德底线。
是对此时的萧三纲,走上未来那条更长远的未知道路,更有帮助。
所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萧三纲所能做的,只有默默地继续完成,自己应做的、能做的、可以做的。
然后在修改和添加完记录的时候,尽可能详细地在备注里留下所谓的“遗言”。
以此来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以及依据。
希望能够让那些不明真相,或者存心找茬的人,能明白萧三纲的用心良苦吧。
可即便如此,萧三纲也不知道究竟能有多少人,会真正去看那些记录,更别提理解和认同了……
没错,此时的萧三纲,已经在先祖科技系统上,留下了不下几百篇带“遗言”的记录,“遗言”的内容是: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理智得分析,客观地评价。
死吾一人了,身后千万疾。
足惜不言誉,偷生遗名传。
这一举动,也导致这段“遗言”成为信息子系统的头条热门。
此时萧三纲也接到所在区域、社会管理子系统、学习子系统等,多位权利者亲切的手机通话,表示问候与关心。
并在第5天凌晨,萧三纲在先祖科技系统上的,社会管理子系统和学习子系统、信息子系统联合发布的通告当中。
已然上升到了“世界热血青年”的地位,通告名称为:《学习城郊三无青年老总,为大家详细表述正确的空间传送通道漏洞原理》。
这则通告一经发布,便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各区域人群中引起轩然大波。
比“遗言”的头条热度更热,令众多不明真相的普通人们感到既好气又好笑。
大家都在私下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其中所涉及的种种离奇情节,和那不可思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