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的深夜,江寒的手机突然震了起来,屏幕上跳出老陈发来的加密文件。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北极圈冻土带有异常能量波动,跟三年前一个神秘科研团队注册的低温核聚变专利参数特别像。他马上拨通白逸飞的电话:“还记得咱们在冰岛布下的情报网吗?该启动‘破冰者’计划了。”
雷克雅未克正处于极昼,林玲戴着伪装眼镜,在地下实验室见到了叛逃的科研人员。那人递来硬盘时,手指还在抖:“他们已经完成小型化装置测试了,用海水当燃料,能量输出是传统电池的两万倍。” 视频里跳动的蓝色等离子体,让林玲瞪大了眼睛 —— 这可不是普通的核聚变,而是能在常温下稳定运行的量子约束装置。
消息传回国内,研发中心一下子安静得可怕。白逸飞把咖啡杯重重摔在桌上:“要是这项技术能量产,咱们所有的电池技术就都没用了!” 江寒却突然笑了,他调出 “再生之星” 系统的升级日志:“还记得咱们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吗?要是把全球百分之三十的报废电池,改成量子催化剂载体……” 老陈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咱们能用现有的供应链体系,搭建量子能源的前期基础设施!”
一场秘密的技术竞赛,在冰层下悄悄开始了。瀚海白氏联合欧洲航天局,打着 “太空垃圾清理” 的旗号,在近地轨道布置了三百颗微型监测卫星,实时捕捉量子能量波动。同时,林玲的 “能源换资源” 策略,也显出了长远价值 —— 非洲三个国家同意,用锂矿开采权,换首批量子储能站的建设资格。这些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站点,会成为未来量子能源网络的关键节点。
国际科技巨头终于发现不对劲了,他们想用专利壁垒,限制量子技术的应用。但江寒早就有准备,对方律师团在日内瓦仲裁庭展示所谓 “基础专利” 时,瀚海白氏的代表却拿出了几百份更早的技术改良文件。“我们不否认原始创新,” 江寒在视频连线里笑着说,“但让技术给全人类带来好处,才是真正的商业文明。”
冬至那天,北极圈传来好消息。老陈的团队用废旧电池里的钴元素,成功把量子装置的启动温度提高到零下十五度。这个看似不大的突破,意味着量子能源设备能在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地方稳定运行了。第一台民用原型机在冰岛测试时,江寒收到了神秘科研团队的加密邮件,附件里只有一句话:“真正的对手,永远是下一个自己。”
站在公司新建成的量子能源研究院前,江寒看着玻璃幕墙上跳动的极光投影,想起二十年前在中关村车库里画的第一张电池设计图。白逸飞递来两杯威士忌,两人的影子映在地面的世界地图上 —— 那些用红色标出来的量子储能站,正像星星一样,在各大洲亮起。
“知道为啥选跟你合作吗?” 白逸飞突然问,“因为咱们都明白,在这个行业里,唯一能活下去的办法,不是打败对手,而是不停地重新定义未来。” 江寒举起酒杯轻轻碰了碰,远处的实验室内,蓝色的量子火焰穿透层层防护,照亮了整个极夜。
量子火焰照亮极夜的三个月后,首批赤道量子储能站进入封顶阶段。江寒站在肯尼亚施工现场,看着巨型穹顶下排列整齐的催化舱 —— 那些由废旧电池改造的银色罐体,正源源不断将海水转化为氢氦混合能源。突然,手持终端发出尖锐警报,卫星画面显示索马里海域出现异常电磁脉冲。
“是‘黑潮’组织。” 林玲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背景里夹杂着键盘敲击声,“他们劫持了一艘装载量子催化剂的货轮,要求我们公开核心技术参数。” 江寒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红点,突然注意到脉冲频率与三年前白氏集团旧仓库的安保系统漏洞高度吻合 —— 有人在给恐怖组织提供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突然召开紧急听证会,以 “能源主权” 为由要求瀚海白氏将欧洲量子站的控制权移交当地企业。白逸飞在布鲁塞尔的听证会上展示了一组数据:“我们在欧洲的储能站已接入百分之四十的可再生能源,如果中断合作,柏林的路灯将在四十八小时内熄灭一半。” 但台下政客们的脸色并未缓和,显然背后有更复杂的利益博弈。
深夜的内罗毕指挥中心,老陈推来新研发的反制方案:“既然他们想用专利和武力封锁,我们就把技术标准变成公共产品。” 江寒盯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目光落在南极大陆:“启动‘南极灯塔’计划,在长城站建立全球首个开放式量子能源实验室,邀请所有国家的科研团队参与研发。” 白逸飞挑眉:“这招够狠,既破解技术垄断,又能把欧盟的‘主权’论调变成笑话。”
当三架运输机满载着开源技术资料降落在南极时,国际科技巨头的阴谋终于浮出水面。通过深度数据分析,瀚海白氏发现所谓 “黑潮” 组织的资金链,竟与该巨头旗下的慈善基金会存在七层加密关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江寒展示了跨境资金流动的全息投影:“有些人害怕技术普惠,因为他们的财富建立在能源垄断之上。”
圣诞前夜,南极实验室传来突破性进展。一位非洲青年科学家在废旧电池中加入石墨烯涂层,使量子催化剂的寿命延长了三倍。消息通过全球直播传开时,肯尼亚储能站的穹顶恰好打开,无数道蓝色光束冲天而起,在夜空中勾勒出非洲大陆的轮廓。江寒收到神秘科研团队的第二条信息,这次是段视频:画面里是个布满青苔的地下室,墙上贴着二十年前瀚海资本的首张专利证书。
“他们一直在看着我们。” 白逸飞指着视频角落的老式计算器,那正是江寒当年在车库用过的型号,“或许我们都误解了对手的定义。” 江寒望着窗外的量子光束,突然想起冰岛实验时看到的极光 —— 那些看似遥远的光芒,其实是太阳粒子穿越千万公里的馈赠。
新年钟声敲响时,全球首个量子能源区块链网络正式上线。当非洲牧民通过手机 App 向欧洲工厂出售多余的量子能源时,江寒在南极实验室的留言簿上写下:“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他人,而是我们对未知的恐惧。” 远处,极光与量子火焰交相辉映,在冰原上织出一片流动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