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都司都指挥佥事于成勇,临危受命暂代晋州诸军主将。此前他所部主力在寺头驿与八旗汉军激烈交锋,却不幸战败,只得狼狈回防晋州。
这场败仗让于成勇心有余悸,面对八旗汉军的汹汹来势,他满心畏惧。又想起王德胜部此前的遭遇,若不是圭圣军及时出手相助,恐怕早已被八旗汉军全歼,鉴于此于成勇再也不敢出城对战。
为了守住晋州,于成勇绞尽脑汁,下了决心死守城池。他亲自指挥,在城外构建三道坚固防线,组织军民日夜挖掘护城壕,那一道道壕沟如同大地的伤疤,成为阻挡敌军的屏障。
他又命人对城墙进行加固,每一块砖石都被仔细检查,缺漏之处迅速修补,防守器物也被一一配置到位,强弓硬弩整齐排列,滚木礌石堆积如山,火药火油还有金汁俱全。城墙上一门门城防土炮也已安置妥当,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城外,于成勇直接将晋州城打造成了一个铁乌龟。
谭威深知圭圣军擅长野战,若局促于城内,优势难以发挥,于是他主动找到于成勇,诚恳地提出:“于将军,我圭圣军向来长于野战,若驻守城内,怕是施展不开。依我之见,不如让我军驻守城外,随时准备应对敌军,与城内形成掎角之势。”
于成勇听后,心中却另有一番盘算。他暗自思忖,自己刚刚战败,谭威在解救自己部下时却打了胜仗,自己的颜面何存?城内粮食储备有限,多一支军队驻守,消耗必然增大,还不如让谭威出城,也好让他吃点苦头。
想到这些,于成勇微微皱眉,犹豫片刻后虚伪的说道:“谭将军,您的提议虽好,但城外局势复杂,我担心圭圣军难以周全。依我看,塔鲁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如圭圣军驻守那里,既能监视敌军,又可保万全。”
谭威听出了于成勇话中的深意,这是拿自己做挡箭牌,但他也不好强行反驳,毕竟于成勇才是此地主官,只得无奈应允。圭圣军到达塔鲁关后,迅速展开行动。谭威立即派出侦骑,密切监视敌军动向。
侦骑们如同幽灵,在山野间穿梭,将敌军的一举一动及时传回。与此同时将士们齐心协力,修筑工事。他们挖土搬石,搭建起坚固的营寨,鹿角、拒马等防御设施也一一布置妥当。
八旗汉军前锋抵达晋州后,对谭威构建的防线不屑一顾,直接绕过奔向州城。他们派出小股部队,向晋州城试探进攻,但都被城上如雨的箭矢和滚木礌石击退。几番试探无果后,八旗汉军前锋改变策略,对晋州城围而不攻,试图以围困之法,等待大部队到来。
面对敌军的围困,谭威冷静分析局势,制定了 “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的作战方针。圭圣军依照这一方针,频繁袭扰八旗汉军。他们趁夜出击,如鬼魅般袭击敌军的粮草辎重,吃掉了几支小部队。每次行动,圭圣军都速战速决,打得八旗汉军防不胜防,叫苦不迭。
不久之后,孔有德率领八旗汉军主力浩浩荡荡地到达,同样没看上千把人的圭圣军,直奔州城,他望着晋州城那坚固的城防和严密的防守,心中暗自思忖,强攻恐怕难以取胜,徒增伤亡。
于是他留下六千人继续围困晋州,自己则亲率大军绕城南下,目标直指南宫县。他企图攻下南宫,在此设伏,等待卢象升的到来,然后与满清八旗合围,话说回来,这孔有德确实聪明。
孔有德,原本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义子,在毛文龙麾下时,他深受其赏识与栽培,在军中逐渐崭露头角。毛文龙死后,孔有德转投山东,统领登莱军,崇祯皇帝对登莱军寄予厚望,特意拨发内帑,为其打造火器重炮,期望能借此强军,抵御外敌。
孔有德倒也并非庸碌之辈,练兵颇有一套方法,在他的训练下,登莱军也有了几分精锐之师的模样。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登莱军奉旨北援,这本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机会,可主官上级的指挥却混乱不堪。一会儿下令登莱军乘船前行,一会儿又改令走陆路,如此反复折腾,致使孔有德部损失了大量辎重。
士兵们在这混乱的调度下,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等到了吴桥之时,全军已然断粮多日,远远望去,士兵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活脱脱一群乞丐模样。军中士卒们连日来忍受着饥饿,还要艰难跋涉,实在难以支撑。无奈之下,有人在当地乡绅处偷了几只鸡来果腹。
这本是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可那乡绅却不依不饶,非要严惩这些士兵。孔有德得知此事后,为了安抚乡绅,将偷鸡的士兵掼耳游街,以示惩戒。他本以为这样便能平息事端,可那乡绅却得寸进尺,依旧不依,非要孔有德将偷鸡士兵偿命不可。
士兵们心中的怒火本就被饥饿与疲惫点燃,此时更是被乡绅的无理要求彻底激怒,终于,士卒们哗变了,直接踏平了当地。孔有德见此情形,心中也是无奈又愤懑。在这绝境之下,他顺势率领哗变的士兵回攻登莱。
朝廷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立刻发兵围剿。孔有德在与朝廷军队的对抗中,虽奋力抵抗,但终究难以抵挡朝廷大军的攻势。最后在登州,孔有德带着麾下万人,携带大量火器,乘船毅然奔向辽东,投降了满清。
此次作为火器部队的将领,孔有德跟着清军南下。清军向来擅长野战,在开阔的战场上,铁骑纵横,无人能敌。然而在攻城方面,清军却一直存在短板。而孔有德所率领的部队,恰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他带来的火器重炮,在攻城时威力巨大,能够对坚固的城池造成沉重打击。孔有德身为降清的明军将领,在满清阵营中被视为 “二鬼子”。为了向新主子表忠心,他在南下过程中往往表现得更为残暴。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深受其害。
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清军的一枚绝佳诱饵,清军深知孔有德曾为明军将领,明军对其恨入骨髓,便利用他的这一特点,让他率领部队先行,引诱明军出战。一旦明军上钩,清军便从暗处杀出,将明军一举歼灭 。
卢象升站在营帐中,眉头紧锁,他心里清楚,满清向来狡诈多端,诡计百出。此次八旗汉军南下,意图险恶,绝不能分散主力。
于是他将各地那些尚有一战之力的独立军队,如同撒下一张严密的大网般,进行精心部署。他期望以此能够有效地阻击八旗汉军的攻势,为大明争取更多的时间,拖延敌军的脚步。
圭圣军的土字营侦骑在侦察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敌军主力已然南下的重要情报。谭威得知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率领圭圣军迅速奔赴晋州城下。然而八旗汉军却在此故布疑阵,他们以五千兵力大张旗鼓地与圭圣军对峙,却仅留下一千人佯装围城。
晋州城被围之后,与外界彻底失联,消息断绝。于成勇被困城中,对城外的局势虚实全然不知,心中慌乱不已。他完全不顾谭威和圭圣军的死活,只是一味地命令守军紧紧守住城池,不敢有丝毫出城迎敌的举动。
圭圣军与八旗汉军在城外僵持不下,双方虎视眈眈。由于一时之间都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战机,且彼此心中都有所顾虑,不敢贸然进攻。双方先是以弓箭对射,一时间箭雨纷飞,呼啸着划过天空,落在对方的阵营中。
但这种对射并未持续太久,八旗汉军开始用火绳枪试射,奈何谭威对射程把握极好,圭圣军全军提前撤出射程。八旗汉军不仅没有发挥火绳枪的优势,反而被谭威的复合弓部队杀伤许多,一阵对射之后,谭威又让雷字营一人举双旗,水字营用树条扫出烟尘,造成千军万马的感觉,五千八旗汉军不明敌情不敢上前,对峙片刻,便各自收兵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