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秀英打了一会,周兴国没有哭,她自己却抽泣起来。
坐下后,她带着哭腔和疲惫数落起来:“现在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条件,你为什么就不好好读书,为什么成绩越来越差呢?马上就要考初中了,你考不上怎么办?这么小,手艺也学不了,难道你准备就在这里种一辈子地?”
她越说越激动,越说越生气,只感觉浑身疲惫,仿佛她不是在打人,而是被别人打了。
周兴国这次是真的怕了,他害怕不是因为现在火辣辣的屁股,而是他从来没有见过母亲这么生气。
他没有想过以后,更不明白学习不好有什么严重后果。
比他成绩还差的也不少,他比同学刘裕文还多3分。
他觉得种田也没有什么不好,那么多人在种田。
所以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么生气。不过为了母亲不再这样生气,这时他在心中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好好学习。
至于他的决心能管多久就不知道了。
龙秀英停了停,似乎是觉得自己态度不对,又道:“也是我不好,这一两年,很少监督你的学习,从下个学期开始,我每天会检查你的作业”。
其实像她那样重视孩子学习的并不多,周永富虽然也希望孩子成绩好,但他觉得实在不行就算了。
周永富的想法和这个村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觉得孩子读书成绩好不好是早就注定的,强求不来。
郭玉松读书成绩好,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管过他。
他只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不是读书的料。
见龙秀英依然情绪并不稳定,他知道,她放缓语气,只是在克制自己的情绪。
于是他开口道:“兴国和龙龙今天晚上在这边看守新房子,我们带容容回去,你们俩个怕不怕”。
好不容易找到表现机会的周兴国大声道:“不怕”。
周永富站起来,过去一把把女儿抱了起来,又走过来拉上龙秀英往回走。
周永富走了一段路后道:“好几天没有回去了,我回去看看妈”。
龙秀英知道丈夫的心思,也知道他想干什么,他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
见龙秀英不说话,周永富又道:“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就算了,以后让他学一个手艺也能混饭吃”。
“你知道个屁,啥手艺也不如读书,无论学什么手艺,他一辈子只能窝在这山沟沟里,读好书才能走出去”。
周永富心里很不服气,这山沟沟里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走出去。
但他不敢直接说出来,而是道:“我觉得他就不是读书的料”。
“他又不笨,就是不把心思花在学习上,怎么就不是读书的料了,你别管,我以后会花时间管他学习的”。
“可能随我吧,就不是那块料”。
周永富提起他的学习,龙秀英忍不住想笑,小学读了七年,上了三个一年级,最后初中也没有考上,确实够笨的。
龙秀英笑道:“怎么就不随我呢”。
在父亲怀里的周小容,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谈话,刚才她还很害怕,也并不明白哥哥为什么挨打。
现在她却觉得很温馨,她用双手紧紧抱着爸爸的脖子。
她很珍惜这样的时光,父亲抱她的时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