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听后三人都很高兴,因为那零售价比他们批发的价高了一倍还多。
三人一计算,如果是按这个价卖完,那不是要挣二十多块钱。
三人当然高兴的太早了点。
三人为了把批发的甘蔗转移到当道的地方,也是累的一身大汗,他们跑了好几趟才转移完。
他们来的比较早,选的位置还不错,在一个三叉路口边。
三人把甘蔗分成了两堆,并立了起来,这样比放在地上更当眼一些。
他们也是见别人这样做的。
然后开始等待起来。
他们也不会吆喝,只会干等。
不过好在大家都没有吆喝。都吆喝和都不吆喝其实是一样的。
有的劳动是恶性竞争的结果,除了白白增加成本外,没有任何意义。
人类的许多劳动在这样的竞争中消耗。
终于有了第一个顾客,是一个中年男人,他连价格都没有问直接道:“买两根”。
他甚至都没有自己去挑选。
周小容还是帮他挑了两根粗壮的、光滑的甘蔗。
周兴国负责称,周小容负责计算,周云龙负责擦干净。
这是三人提前分的工。
这人没有讨价还价,周小容报了价后,他给了钱提着甘蔗就走了。
全程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后来他们再也没有遇到这样的客人了。
大多数人是问一问就走了,有的讨价还价半天,最后又没有买,有的就买一根还在里面反复挑来挑去。
渐渐的三人的兴奋劲头没有了,看着街上拥挤的人群,可是买他们甘蔗的人却是很少。
到上午十点他们才卖了十块钱。
到十二点时,他们终于卖够了二十块钱,算是把本钱卖回来了。
甘蔗还足足剩了一半。
当然剩下的甘蔗有的裂了口,有的有虫眼,好的已经不多。
三人买的时候是成堆买,并不能挑选。
这时也有人来问,但大多是说一起多少钱,最高有给八块的。
三人当然舍不得。
这些人是赶在散场时来捡堆堆的。
其实三人不懂,别人都是在慢慢降价,所以卖的多,三人傻乎乎的,一直是最开始那个价,当然越往后越难买。
卖到中午一点时,三人又卖了三块钱的甘蔗。
见街上人已经很少,周兴国道:“没多少人了,我们回去吧”。
“这些甘蔗怎么办”?周云龙问道。
“当然要扛回去”。
三人把剩下的甘蔗分成了三小捆,正准备扛着回家。
周兴国:“我们去买点吃的,剩下的钱我们再回来分”。
周兴国在镇上买了两角的瓜子和三个馒头。
回来把瓜子馒头分给周小容和周云龙后道:“现在除了二十块钱的本钱外,我们还剩二块五角钱,这两块钱我准备去买一支钢笔,剩下的五角钱归容容,而剩下的甘蔗归龙龙,我这钢笔你们上初中后也可以用”。
这分配方案得到了二人的认可。
周小容觉得有五角钱也不错,那钢笔自己以后还可以用。
周云龙则觉得这么大一堆甘蔗都归自己心里很是高兴。
可是后来两人都错了。
那钢笔哪里还轮得到他们用。
剩下的甘蔗说是归周云龙,可是扛回去后,便成了全家人的。
后来吃不完,许多还被龙秀英送给了院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