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来呢?既然爷爷在武学造诣上如此出色,三品以上的实力寿元会大幅度地增加,爷爷不至于英年早逝啊。”
天运帝站起身来,缓慢的走动了两步,顺手拿起龙案上的朱笔,细细地打量着,漫不经心地说:
“宏儿,你要知道,这是一个武学昌盛的时代,有记录的名门正派就有数十个,但不管门派的体量有多大,是正还是邪,其实本身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本门本派的心法内功禁止外泄,尤其是八大门派,你爷爷出身龙虎山,既然入世还俗,自立登基,那么他本身的龙虎山武学要如何处理呢?”
“你爷爷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在他生死弥留之际是龙虎山给了他活下去的机会,更是龙虎山将他养育长大,他作为名门正派出身,自然对于这些规矩了然于心,于是在朝廷步入正轨后,亲自去了一趟龙虎山,至于谈了什么,父亲也没和我说。”
“但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下龙虎山的时候父亲武功尽废,在没有内力的加持下,父亲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暗疾在不可控下猛然爆发,回京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已经不省人事,也就是在你爷爷归天后的半个月,我就收到了龙虎山老天师仙逝的消息。”
这......故事里面还有故事啊~
“宏儿,有机会替爹上一趟龙虎山,虽然上一任的天师已经仙逝,但现任天师可是你爷爷的师兄,他肯定是知道一些内情的。”
“儿子记下了,若有机会,必定拜访师爷。”
等等,师爷?不对啊,张辰宏突然间发现了些不对的地方,呼吸有些急促地问道:
“爹,不对啊,如果说内功心法禁止外传,那么儿子我可没有学龙虎山一点皮毛的武学,那我为何还要称呼那个小道士一声师叔?”
“一点也没有接触?你要知道你爷爷可是一位武学奇才,否则也不会成为同界无敌的存在,正因为你爷爷在武学上的天赋,他在龙虎山武学的基础上创造了三本秘籍,其中一本乃是龙虎山可以外传,也是最为基本的养生经文,而养生经则是你们皇子在文华殿学习的课业,所以严格来说你们都算半个龙虎山传人。”
“那另外两本秘籍...”
“这就是为什么玉君师兄要来这里,一个月前,我派人去龙虎请天师下山,但天师似乎不太愿意下山,于是便让他的关门弟子亲自进京。”
“你爷爷临死之前交给了我两本密籍,他说龙虎山秘籍不可外传,而这两本秘籍是在龙虎山六大不传功法《净天神咒》和《玄蕴咒》的基础上精心打磨和改良而创作的,并且嘱咐了我两点。”
“第一、这两本秘籍只可传与后世之君。”
“第二、后世之君能不能修炼,必须经过当代天师的点头。”
斯~张辰宏倒抽一口冷气,天运帝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是那么的云淡风轻,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这两句话的含权量却堪比玉玺,最后一句并不是重点,武功秘籍学不学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本武功秘籍只能传于后世之君,而如今天运帝将这件事告诉自己那意味着~
天运帝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道:
“宏儿,你不会以为我要把那两本秘籍传给你吧。”
张辰宏并没有回答天运帝的问题,而是站起身来,走到天运帝的面前跪了下去。
“自古至今都是以孝道治理天下,所以老祖宗定的规矩不能改,但老祖宗就没有错的时候吗?你爷爷临终前的那句立贤不立长为我大燕埋下的祸根还不小吗?”
“朕自登基以来开疆扩土,开挖运河,大燕国威远洋海外,万国来朝,四次北伐更是将北荒的皇帝逼到北海准备跳海殉国,打破老祖宗定的规矩有何不可?等老天师的回信到了之后,即便他不同意,这两本秘籍朕依旧会传给你。”
张辰宏依旧跪在原地低着头不说话,这个时候装死就对了。
“朕把这两本秘籍传给你是有原因的,这两本秘籍极为玄妙,一般人无法参透,这算是朕对你的一个考验,如果你连这两本秘籍都学不会就别跟老大和老二争了,你随便挑个地方,朕把他作为封地赏给你,你去就藩吧。至于为什么学不会就要把你踢出局,现在还不方便告诉你,以后自会知晓。”
“你之前说以陪同安顺郡主游历江湖为借口,实则是去暗访我大燕的州府。如今朕却以巡按州县的名义让你光明正大地去整顿地方吏治,此行危险重重,虽说朕在你身边安排了不少护卫,但武学这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学一点是一点,以备不时之需。”
张辰宏暗自好笑,刚才还让自己叫爹,一口一个“我“说的那个自然亲近啊,如今一旦牵扯到江山社稷,朕这个字衔接得那叫一个丝滑,既然天运帝都自称朕了,看来自己也得更换一下称呼了。
“父皇放心,您的心思儿臣懂了,这次保证没有各种修饰,民间什么样,儿臣的奏折就怎么写,地方官员怎样为官,儿臣就怎样汇报,不管这个地方官员的后台是谁,儿臣保证做到铁面无私,一心为公。”
天运帝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对了,昨日你与皎月那个丫头也算有些交集,你如何评价?”
“幸亏是个女儿身,此乃我大燕之幸也。”
“你能这么评价自己的对手,还算有些长进,皎月在京的这段时间你就多和她碰碰面,以老大的性格,不用想,他们俩肯定是见面就打的。至于老二嘛,以他的性格,肯定想要试图征服皎月的,但我可以肯定他绝不是皎月的对手,至于你,见招拆招,稳住她就行。”
张辰宏见天运帝没有再谈话的兴致,很识趣地说道:
“父皇,儿臣下午还要去慰问一下进京赶考的士子,就先行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