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
段豪看着李民送来的文书,随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这杨颖手底下,有能人呀!”
段豪了解了李民事件的详细经过后,是十分震惊,杨颖竟然没有直接动怒于他,这可以说是十分大的一个隐忍。
但是段豪相信,杨颖肯定意识到了,他段豪的心思,现在不搞你,不代表着以后不搞你,等这个事情过后,杨颖和杨瑜一旦赢了,恐怕他段豪的好日子,没有多久了……
此时的段豪,隐约的有了倒戈之心,不过他一时间下不出来决心。
毕竟这是关系到自己全家性命的事情,一步错,那可以说满盘皆输。
段豪看着一旁的傅策:“以你之意,我们是不是要另做打算了?”
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段豪,看向一旁的傅策,想听听傅策的意见,傅策听闻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以我之见,还是按部就班来做就可以了!”
“为何?”段豪不解,傅策为何如此说。
“当前情形下,至少杨颖目前没有对我们露出敌意,采取行动的迹象。”
“再看杨修,他如今推行的政策,先是针对藩王下手,意在削藩,同时还打算削弱世家与地方势力。”
“咱们仔细想想,要是这时候倒戈投靠他,等他解决完藩王,下一个目标大概率就是我们这些地方势力。”
“大人您苦心经营积累起来的根基,怕是会因此受损,这显然对大人极为不利,还望大人慎重考虑。”傅策给段豪这么一套说辞。
段豪听完后,愣了下,其实段豪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到达了左右为难的地步了,因为等这个事情完了之后,如果是杨颖这边赢了,杨颖一定会报复段豪他们的,但是如果是杨修赢了,在结合杨修所进行的改革。
对于段豪而言,这是会削弱其权力的……
最终段豪叹了口气,只能接受傅策的这个提议了,继续按部就班,继续这样保持中立,观察局势,至少先稳住现在的局面再说。
洛阳城。
此时杨乂府邸。
此时的杨乂对于外部的局势是十分了解的,此时的杨修陷入了僵局之中,杨瑜和杨颖也陷入了僵局之中,这个时候,双方都需要一个点,来打破这个僵局。
这些日子里,杨乂的内心是十分压抑的,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这样的被另类的软禁起来了,想象自己英明一世,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栽了跟头呢?
杨瑜的使者其实已经见过他了,他也是接受了杨瑜的提议,成为突破点,从洛阳起事。
但是杨乂自己一直在被监视中,在这种时候,杨修对于杨乂那是很不放心的,如果这个家伙在这个时候搞鬼,那可能是会让他全盘皆输的。
其实在这个时候,杨修已经有了想杀杨乂的想法了,因为一直防着杨乂那也不是个办法呀,谁也不知道,这个家伙什么时候突然给他一刀,在这种情况下,那不如先下手为强了。
虽然杨修一直想在这个混乱的局势当中干掉杨乂,但是他一直迟迟没有动作,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在这个时候,杨乂表现的那可以说是十分的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看着有点像他杨修马仔的样子了。
但是杨修并没有被此迷惑了心智,他明白,杨乂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绝对不是屈居人下的人,此人十分有心计和能力,不然也不可能当上南方最强大的藩王。
但是杨乂的这种表现,如果你这样干掉了他,那么以后的声望还怎么办呢?
其次以后削藩,又当如何呢?
他把杨乂软禁在洛阳,其实就是给大家看一个例子,告诉大家,我削藩,只要权,不伤害性命,只要你们乖乖的配合,命是可以保住的。
如此行径,对于一些小藩王而言,是十分有模范的作用,只要他平定杨瑜之乱,其对杨乂的这种模范,必然能更好的回收来,各地藩王的权力,甚至削弱了地方势力。
所以在这个原因之下,他想干掉杨乂,但是又找不到时机和借口……
如果平白无故的干掉了杨乂,那么他之前所做出来的一切模范,可就白费了……
但是他内心又明白,杨乂的不屈之心,可以说,此时的杨修对待杨乂那是很苦恼的。
而反观杨乂,也一直在找机会干掉杨修,正如杨修判断他的一样,他不是屈居人下之人。
同时还有杨瑜和杨颖许诺于他的事情,只要干掉了杨修,那么他就执掌天下朝政了。
到时候,自己是可以成为皇太弟的,那么如此之下,自己未来荣登大宝,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杨乂认为,这是自己上位的一个机会……
如此可以看到,杨乂虽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太过于年轻了,对于欲望的诱惑,是把持不住的……
他没有想过,如果自己掌握了朝廷后,然后篡位,天下人会怎么看他?
而且你杨乂篡位,还得有一个先天条件,那就是杨文熙死了,然后你以皇太弟的身份上位,但是如果杨文熙死在你的手中,那么大家会认为你谋杀了杨文熙,从而起兵讨伐你。
大家都有正义性,至于你让杨文熙禅位,那杨越的例子摆在眼前了。
所以杨乂面对杨瑜的诱惑,他是没有把持不住的,他的内心是躁动的,因为在他看来,这是自己距离皇位最近的一次。
皇位的诱惑,无人能全然免疫。
有些人深谙隐忍之道,潜伏暗处,像老练的猎手般耐心等待时机。
这种人精心布局,步步为营,通过积累人脉,扩充势力,积攒威望,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皇位,迈进每一步都深思熟虑。
而另一些人则截然不同,一旦面对一步登天登上皇位的机会,便彻底丧失理智,被欲望冲昏头脑。
他们全然不顾后果,不管前方是荆棘满途还是万丈深渊,眼中只看得见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一头扎进去,只为满足自己对权力的极度渴望,而杨乂现在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