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个多月,王秀秀再次踏入了福源绣房的门槛。
绣房内依旧忙碌,绣娘们低头专注地穿针引线,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她们无关。
王秀秀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有期待,也有隐隐有几分紧张。
陈春花不愿往县里来,家里置办东西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洪小冬夫妻二人身上。
洪小冬不是个省油的灯,每去一趟县里,总要昧下几个铜板。
陈春花虽心有不甘,却又寻不到其他人替代。
只得呕着一口气,还是回回都遣了他们去购置东西。
年前,陈春花有意让王秀秀去县里置办过一次东西。
回来后见她不仅没有半点胆怯,反而对县里的物价、货品了如指掌,说得头头是道。
这让陈春花萌生了以后差遣王秀秀去县里的想法。
相较于哥嫂的“心怀鬼胎”,陈春花倒是更相信王秀秀些。
后来,王秀秀因帮着家里置办东西,又来过县里两次,只都未再踏足过福源绣房。
两个月前,她与福源绣房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约定不久后便带着绣品前来谈合作。
可她故意迟到了两个月,目的便是考验福源绣房。
她事前曾郑重交代过郑掌柜,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她的消息,也不得到处打听她的来历。
绣房若是守不住这个承诺,那她也不必再与他们谈合作。
来之前,王秀秀特意在绣房周围转了几圈,找了几位消息灵通的卖菜大娘打听。
她装作随意闲聊的样子,问起福源绣房最近有没有在寻人,或是打听什么特别的消息。
大娘们纷纷摇头,表示绣房一切如常,并未听说有什么特别的动静。
如今知道绣房确实恪守了诺言,王秀秀这才放下心来。
迈步走进绣房,王秀秀抬头望了望,恰巧看到上次接待她的管事娘子正在噼里啪啦地拨弄算盘。
好酷啊!
那熟练的动作让王秀秀心生羡慕,心中暗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学一学!”
“管事娘子,您还记得我吗?我之前来卖过帕子的。”王秀秀轻声问道。
管事娘子先是一愣,随即迅速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是您啊姑娘!我们管事等您许久了!”
“家中有事耽搁了,若是不忙,还烦请管事娘子帮我寻一下郑管事。”王秀秀礼貌道。
“好的好的,姑娘稍坐,这就去给您寻管事来!”管事娘子说完,便急匆匆地往后院走去。
不多一会儿,郑管事跑了过来,见到王秀秀,拱了拱手,笑道:“姑娘安好,可算等来您了!”
王秀秀也福了福身,“真是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姑娘客气!不知姑娘此次前来是?”
王秀秀从绣篮中取出几幅绣帕,轻轻放在柜台上。
郑管事迫不及待地拿起绣帕,仔细端详起来。
绣帕上的花样虽不复杂,但针脚细腻,色彩搭配恰到好处,尤其是那栩栩如生的双面绣,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郑管事越看越激动,忍不住赞叹道:“姑娘的绣技果然非同凡响!”
王秀秀微微一笑,语气淡然:“郑管事过奖了,不知这些绣品,绣房可还满意?”
郑管事连连点头:“满意,当然满意!姑娘的绣品,我们绣房求之不得!”
王秀秀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家中琐事缠身,耽搁了些时日,不过,绣房既然守住了承诺,我也就放心了。”
郑管事闻言,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王秀秀的用意。
她这是在考验绣房的诚信!
幸好他们一直谨守诺言,没有泄露半点她的消息,否则今日怕是难以收场了。
他连忙笑道:“姑娘放心,我们绣房一向重诺守信,绝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姑娘的绣品,我们定会好好保管,绝不会让外人知晓。”
王秀秀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几分:“如此便好,既然绣房守诺,那我也愿意同福源绣房商量合作的事。”
没错,是商量,而不是听从郑管事的意见直接就答应雇佣。
这段日子王秀秀也没闲着,细打听之下才得知,有她这样手艺的人是多么的稀缺。
既然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王秀秀也得支棱起来,不能再做从前那样的廉价劳动力!
郑管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客气地询问:“那姑娘想如何合作?”
“我接福源绣房的活计,绣房只按绣品难易程度付我工钱。”王秀秀直截了当地说道。
略一思索,郑管事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姑娘的意思是,您不在绣房坐堂,要领了活计回家去做?”
“正是如此,不知郑管事意下如何?”
郑管事略思考了下,道:“听姑娘的,只福源绣房也得得姑娘一句承诺。”
“什么承诺?”
“在为绣房制作绣品的同时,还望姑娘不要应承别家的邀请。”郑管事态度诚恳,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郑管事这么说,倒也算是情理之中。
王秀秀点了点头,爽快答应下来:“这是自然,不瞒郑管事说,性格使然,不愿让太多人知道我会此项技艺,以后与福源绣房合作,也希望继续为我保守秘密。”
这话让郑管事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对王秀秀的要求更是无不答应。
-----
上次回去后,她只绣了几张普通帕子以作应付,剩下的都绣做了双面绣。
这次来,倒是全带上了。
郑管事看过,问道:“姑娘想如何定价?”
王秀秀笑着反问:“郑管事觉得该如何定价?”
郑管事理所应当认为这又是一次考验,是以再三思索。
其实王秀秀就是单纯的不知道市价,想先听他说,也好摸摸底。
“不如这样,小店先付给姑娘一部分钱,剩余的,等绣帕卖了,与姑娘五五分账,姑娘觉得怎样?”郑管事小心翼翼地询问。
王秀秀觉得还算合理,面上却装作为难,思考再三,见郑管事虽焦急,却没再往上喊价,才答应了下来。
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郑管事亲自拨了算盘给王秀秀算账。
边算账还边心中暗自庆幸:这姑娘年纪轻轻,心思却是缜密,绣技更是出类拔萃!
若是能长期合作,对绣房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
还好方才给了个公道价,若是贪心些,这小姑娘怕是转身就走!
王秀秀见郑管事态度诚恳,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十张绣帕,郑管事先付给了王秀秀五两银子。
又亲自给王秀秀配了上好的丝线和帕子,与她约好了下次送绣品的日子。
郑管事起身相送,语气恭敬:“姑娘慢走,福源绣房随时恭候。”
王秀秀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绣房。
走出门后,她抬头望了望天,嘴角微微扬起。
计划便顺利进行,接下来,她只需专心绣制更多的绣品。
至于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人,她自是不必放在心上。
其实刚到这里的时候,王秀秀是想尽己所能帮着改善王家生活的。
但见到王家人的嘴脸,就是存了宁可扔了也不肯喂给他们的心!
一家子人,父不像父,兄不像兄,也没啥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