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辚辚,抵达贾府门前,忽见门房引他们二人走向西角门。
苏礼见状,心中不快,脱口而出:“少爷可是堂堂丞相的孙儿、知府的公子,又是新科举人老爷,这荣国府怎的如此怠慢,竟让少爷走西角门?”
苏旭闻言,但笑不语,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他来自现代社会,对这些繁文缛节和等级观念本就不在意。
在他看来,走哪个门都一样,只要能见到贾母和两位舅舅便可。
于是,他轻轻拍了拍苏礼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再计较,径直随黛玉走进了西角门。
入了荣国府,苏旭便被引至前厅等候。
苏旭随着引路的小厮穿过抄手游廊,来到前厅,厅中空无一人,小厮解释道:
“回苏公子,我们老爷和二老爷今日不在府中,大老爷的公子琏二爷也出去了,还请老爷在此稍候。”
苏旭点点头,在厅中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等候。
黛玉则由另一名丫鬟引着,前往后院拜见贾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已近一个时辰,仍不见贾府众人前来,
苏旭百无聊赖地坐在前厅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一块玉佩。
这玉佩是前几日一位古董商送的,说是上好的和田玉,价值连城。
苏旭对这些身外之物并不在意,只是觉得这玉佩触手温润,把玩起来倒也有些乐趣。
他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这荣国府果然是富贵之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只是这前厅的布置却显得有些陈旧,甚至有些灰尘堆积,像是许久未曾有人打扫过一般。
一个时辰过去了,仍不见贾府的人来接待他。
苏旭心中冷笑,这贾府果然是摆谱,故意晾着他,给他下马威。
他站起身,正准备离开,却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
一个身着青衣的小厮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对着苏旭行了个礼,说道:
“苏公子,我们老爷和二老爷方才不在府中,如今已经回来了,请公子到正厅一叙。”
苏旭挑了挑眉,这贾府的人还真是会装腔作势,等了他一个时辰,才姗姗来迟,还说是“方才不在府中”。
他也不点破,跟着小厮来到正厅。
贾赦和贾政早已等候多时,两人脸上都带着虚伪的笑容,仿佛刚才的怠慢从未发生过。贾赦率先开口说道:“贤侄久等了。”
苏旭皮笑肉不笑地回道:“不敢当,两位老爷日理万机,晚生岂敢叨扰。”
贾政也跟着附和道:“贤侄说笑了,贤侄如今高中举人,这届恩科必定有所作为,前途无量,老夫也替你高兴啊。”
这语气,仿佛两人是多年未见的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亲切得令人难以置信。
苏旭心中暗讽,这贾政还真是虚伪,明明晾了他几个时辰,如今却装出一副亲切的模样。
他淡淡地说道:“多谢二老爷夸奖。”
脸上却不见半分喜色。
苏旭和贾赦贾政又寒暄了几句,无非是些客套话,苏旭也懒得应付,只敷衍地点头称是。
贾赦见苏旭兴致缺缺,便吩咐下人摆饭。
贾府的规矩是男女不同席,所以午饭时候,苏旭还是看不到林妹妹。
他心里有些挂念,便叫来苏礼,让他去后院打听一下林妹妹的情况。
“苏礼,你去后院看看你们少奶奶怎么样了。”苏旭低声吩咐道。
苏礼领命而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脸上带着些许无奈,
“少爷,小的进不去后院,在门口就被拦住了,说是贾府后院不准外面的仆人进去。”
苏旭闻言,眉头微皱,这贾府的规矩还真是森严,连打听一下黛玉的情况都不行。
不一会儿,饭菜便摆上来了,满满一桌子,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看起来倒是颇为丰盛。
只是,苏旭却没有看到红楼梦书里描写的名菜——茄鲞,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很快,下人端来米饭,苏旭一看,竟是红色的米饭。
他想起现代时,自己早就吃腻了的妈妈煮的紫色杂粮饭,如今看到这类似颜色的米饭,顿时没了胃口。
“这米饭……”苏旭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能否换一碗白米?”
下人闻言,明显吃了一惊,似乎没想到苏旭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不过,他还是很快反应过来,恭敬地答道:“小的这就去换。”
说罢,便端着红米饭退了下去。
那边,一个丫鬟引着林黛玉款款步入荣禧堂,甫一进门,贾母便瞧见了她,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我的心肝儿肉哟,可算是来了!”
贾母一把拉住黛玉的手,亲昵地将她拥入怀中,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关切地问道:
“路上可还顺利?身子骨怎么样?在扬州住的可还习惯?”
黛玉微微屈膝,行了个礼,柔声答道:“多谢老祖宗关心,一切都好。”
她将手中的匣子递给贾母,“这是爹爹特意嘱咐我带给老祖宗的,是唐寅的真迹。”
贾母接过匣子,喜不自胜,迫不及待地打开,只见一幅水墨丹青跃然于纸上,笔法细腻,意境深远,果然是唐伯虎的佳作。
贾母爱不释手地欣赏着,一旁的鸳鸯也凑上前来,注意到那匣子竟是上好的黄花梨木制成,上面还镶嵌着一圈圆润饱满的珍珠,更显名贵典雅。
“老祖宗,您瞧这匣子,也忒精致了些。”鸳鸯赞叹道。
众人纷纷附和,称赞黛玉眼光独到,礼物用心。
黛玉听着众人的夸赞,心中稍稍安定了些。
贾母着人画作仔细收好,又拉着黛玉的手,关切地问道:“你父亲身子骨可还好?”
黛玉乖巧地答道:“爹爹身子安康,劳老祖宗挂心。”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只是南方湿气重,爹爹偶感风寒,如今已无大碍。”
贾母点点头,又问道:“旭哥儿待你可好?”
黛玉垂下眼帘,轻声答道:“都好。
这是宝钗和探春也走了过来,与黛玉叙旧。
宝钗笑着打趣道:“林妹妹明年这个时候,很可能就是状元夫人了,到时候凤冠霞帔,诰命加身,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姐妹。”
探春也关切地问道:“林姐姐,如今嫁为人妇,可还习惯?婆母可有为难你?”
黛玉摇摇头,说道:“我尚未见过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