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旭的大伯母赵氏话音方落,众人便如潮水般涌上前来,簇拥着苏旭和黛玉往荣禧堂走去。
一路上,那些妇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与黛玉寒暄,言语中处处藏着试探之意。
\"听闻林姑娘出身姑苏,不知这次可也要回去看看?\"
一位穿着翠绿褂子的妇人笑着问道。
\"我那侄女儿与您年纪相仿,改日可要请来认识认识。\"
另一位戴着珍珠钗环的妇人也凑趣道。
黛玉闻言轻启朱唇,言辞恰到好处,举止从容优雅。
她既不显露过分热络之意,也不露出丝毫冷淡疏离之态,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那温婉大方的举止,得体有度的言谈,以及清丽的容颜,无让众位妇人不禁暗暗称奇,纷纷在心中赞叹这位小姐的教养。
待行至兰雪堂,几个身着藕荷色衣裙的丫鬟轻步上前,奉上香茗点心。
赵夫人见时机已到,便以要事相商为由,轻声屏退了众人,堂中只留下苏旭和黛玉二人。
她看着眼前这对年轻人,心中思绪万千。
这赵夫人其实早就收到夫君来信,信中详细交代要她收拾三间上房,以备苏旭他们祭祖时居住。
她虽已将一切准备妥当,却原本以为苏旭他们必定会先去城西苏家住上几日,而后才会来到自己这边。
不想方才管事匆匆来报,说苏旭一行人去了城西苏府,竟是吃了个闭门羹。
这消息如同惊雷般在赵氏心头炸响,她脸色骤变,原本和蔼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所以赵氏踩在此时示意丫鬟们退下,好向苏旭问个清楚。
赵氏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她转头看向苏旭,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旭儿,你跟伯母说实话,今天早上在城西苏府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为了显得不那么唐突,随后又补充道:
“你如今住在这里,伯母自然是万分欢喜的。
不管分不分家,你姓苏,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
赵氏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她接着说道:“只是,我担心你母亲会因此多想……”
苏旭不敢隐瞒,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他语气平静,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无奈和委屈。
赵氏的父亲也是进士出身,当她听到王氏竟然不让苏旭走正门时,心中不禁对这位弟妹升起了一丝嘲讽。
她心想,王氏好歹也是官宦人家出身,虽然她父亲只是个举人,但家里也是有功名的,否则也嫁不进当时显赫一时的丞相府。
如今苏旭高中探花,衣锦还乡,她怎能如此糊涂,做出这等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来?
赵氏沉思片刻,又担心苏旭因为小时候受过王氏的苛待,故意夸大其词,让她难堪。
于是,她试探性地问道:
“旭儿,伯母并非不相信你,只是此事太过离奇。
按照传统,一甲归第,地方官员都要到场庆贺,家里也会请人敲锣打鼓,热闹一番。
我从未听说过不让一甲进士进门的事情。
你母亲就算再糊涂,我也想不出她会做出这种事来。
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苏旭早就料到,这种事情如果没有确凿的人证,很难让人相信。
他从小就深切的知道,自己在苏家不能指望任何人永远站在自己这边,
因为自己在这里其实算得上无依无靠,无父无母,只因父亲远在外地做官,母亲是妾室,没有说话的权利,也没有人会忌惮她。
旁人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万幸了,至于利益和公道,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想到这里,苏旭忙说道:
“当时姑苏知府江大人知道我当天回姑苏,特地赶到城西苏府祝贺我,他全程见证了此事,侄儿不敢有半句虚言。”
赵氏听闻此事已经惊动了姑苏知府,不由得脸色一变,心下暗道:
\"这可是个大事。\"
她身为一介女流,相公又远在陕西外放为官,这等牵涉官府的事情,哪敢轻易插手?
不过索幸和自己这边无关,那王氏出丑,自己也乐见其成,因此还是少管。
再者,本来这苏旭高中一甲,自己的儿子连秀才都没中,这苏家第三代,眼看着就要让那城西占了上风。
赵氏知道,她相公也是不甘心的。
如今这王氏自己把光宗耀祖的事情往外推,以后就让这苏旭和自己这边多亲近,想必自己相公乐见其成。
\"来人,\"赵氏略一思忖,便唤来管事嬷嬷,\"先摆饭吧,让旭少爷和奶奶用饭。\"
按着世家大族的规矩,新进门的媳妇头一回见长辈,本该规规矩矩地站着伺候长辈用膳,这是长幼有序的体现。
可黛玉并不是赵氏儿媳妇,只是侄媳妇,而且她到底是林家的千金,又是探花郎的夫人,更重要的是赵氏还有一件心事指望着她帮忙,思来想去,赵氏觉得还是不能太过拘礼。
\"黛玉,\"赵氏笑着唤道,\"你就给我这伯母奉杯茶,尽尽晚辈的心意就是。这别的规矩咱们就免了。\"
黛玉温婉地应了一声,亲自沏了一盏香茗,双手捧到赵氏面前。
赵氏接过茶盏,笑意更深,吩咐身边的丫鬟取来一个檀木匣子:
\"这是伯母给你准备的见面礼,一套红宝石金凤头面,虽然算不得什么稀罕物件,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这...这使不得。\"黛玉连忙推辞,\"伯母太客气了。\"
赵氏却不由分说地将匣子塞到黛玉手中:
\"你是旭儿的媳妇,这是应该的。来,快坐下用饭吧。\"
黛玉见赵氏如此热情,心下既感动又有些不安,这红宝石头面价值不菲,实在太过贵重。
她本想坚持推辞,可看赵氏态度坚决,只得让跟前的丫鬟雪雁接过。
\"多谢伯母厚爱。\"黛玉福了福身,这才在赵氏的催促下落座。
黛玉坐下后,心中仍觉这份见面礼太过贵重,暗自琢磨着日后该如何报答这份情意。
雪雁小心地将那套首饰收好,站在黛玉身后,看着自家小姐与赵氏相谈甚欢,心下也替小姐高兴。
都说这媳妇在婆家难熬,自己家姑娘这婆家也算高门大户,如今看来,也挺轻松的。
自己当初跟着姑娘在贾府,那琏二奶奶王熙凤,都说是在贾府说一不二,多得贾母宠爱,但是她在贾府可是没有一顿饭能够准点吃的。
只因她都要站着先伺候贾母吃完饭,到了下午,收拾妥当,再回去自己屋子吃饭。
没想到自己家姑娘竟然不用受这做媳妇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