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林佑和小组成员簇拥着王副局长、老陈、徐专家以及李主任,一路热络地交谈着往饭店门口走去。
暖黄的路灯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像是一幅温馨的剪影。
林佑满含感激地看向徐专家,认真说道:“徐老,那明天我就去您家门口接您,咱早点出发。”
徐专家摆了摆手,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我明天得先到单位处理点事儿,你们直接去农业局接我就行,也不绕路。”
林佑连忙点头,心里想着徐专家真是敬业,时刻把工作放在首位。
目送几人乘车远去,林佑转身看向小何他们,神色关切:“小何,你们几个就在附近找个酒店住下,
今晚都喝了酒,千万别开车。不用管我,我有地方去。”
小何三人点头应下,和林佑挥手告别。
林佑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气,掏出手机拨通了苏瑶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苏瑶带着几分慵懒与疑惑的声音:“这么晚打电话干嘛,我刚睡下。”
林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轻声说道:“瑶瑶,我来县城了。
白天一直在忙大沟乡产业发展的事儿,都没顾得上给你说,
现在和农业局的领导们吃完饭了,我等下就过来。”
苏瑶一听,声音瞬间拔高,满是惊喜与激动:“真的吗?太好了!”
挂断电话,林佑的心也跟着雀跃起来,脑海中浮现出苏瑶可爱的模样,迫不及待地拦下一辆出租车。
车窗外,城市的夜景飞速掠过,闪烁的霓虹灯光此刻在他眼中都变得格外温柔,因为每一秒的流逝都意味着离苏瑶更近一步。
到了苏瑶住的楼下,林佑三步并作两步地上了楼,抬手敲响房门。
刚敲几下,门“唰”地一下开了,苏瑶就像一只归巢的小鸟,
瞬间扑进林佑怀里,声音带着些撒娇与委屈:“我好想你。”
林佑轻轻抚摸着苏瑶的头发,鼻尖萦绕着她熟悉的气息,眼眶微微泛红:
“我也好想你,这段时间在大沟乡,忙起来顾不上联系,可心里一直惦记着你。”
进屋后,林佑看了眼墙上的时钟,时间确实不早了。
他轻轻捏了捏苏瑶的脸,说道:“我先去洗个澡,今天跑了一天,身上都是汗。”
苏瑶笑着点头,眼神里满是爱意与心疼。
洗完澡,林佑躺在床上,将苏瑶搂进怀里,缓缓说道:“今天来县城,是为了大沟乡的产业发展......”
苏瑶靠在他胸口,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应和几句,两人你一言我一语,
倾诉着分别后的思念与牵挂,不知不觉相拥着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林佑在苏瑶恋恋不舍的目光中轻轻起身。
苏瑶拉着他的手,小声嘟囔:“能不能多留一会儿。”
林佑俯身,在她额头落下一吻:“不行啊,大沟乡的事儿还等着我呢,等忙完这阵,我就多抽时间陪你。”
下楼吃了个简单的早饭,林佑打车直奔农业局。
远远地,就看见小何和其他两个小组成员已经在门口等候。
几人碰面后,简单寒暄几句,便一同走进农业局接上徐专家。
坐上车,林佑望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县城,心中满是期待与坚定。
车子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缓缓前行,扬起一阵尘土。
窗外,大片的农田和错落的农舍飞速掠过,清新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林佑坐在后排,时不时身子前倾和副驾驶的徐专家交谈几句,
心中既期待又紧张,毕竟这是关乎大沟乡发展的关键考察。
终于抵达大沟乡,孙书记早早得到消息,站在乡政府门口迎接。
当他看到林佑身旁的徐专家时,眼中满是欣喜,快步迎上前去:
“徐老,您能亲自来,真是我们大沟乡的荣幸!太感谢了!”
徐专家微笑着和孙书记握手:“孙书记客气了,都是为了乡村发展,我肯定全力以赴。”
在乡政府接待室里,三人简单交流了一会儿。
徐专家推了推眼镜,认真说道:“理论分析再多,也不如实地考察,我还是先去村子里看看具体情况吧。”
孙书记连忙点头,转头对林佑说:“林佑,那就辛苦你带徐老跑一趟了。”
林佑带上小何,让其他两个小组成员留在办公室整理资料,便一同出发。
路上,林佑对小何说:“我们先去李村和王村,这两个村挨着,一起看效率高些。”
小何应了一声,专注地开着车。
到了李村,张村长早已在村口等候。
林佑下车,热情地向张村长介绍:“张村长,这是县农业局来的徐专家,
今天专程来给咱们村把脉,看看适合发展什么产业。”
张村长一听,激动得双手紧紧握住徐专家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眼中满是希望的光芒。
一行人走进村委会,张村长赶忙招呼众人坐下,苦着脸倒苦水:
“徐专家,咱李村产业一直没啥起色,村民守着几亩地种玉米、小麦,勉强糊口,想挣钱太难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前些年有人种药材,本想增收,
结果赔得底儿掉,打那以后,大伙就不敢再尝试,又回去种庄稼了。”
徐专家微微皱眉,上身前倾追问:“当时种的什么?
能带我去那户人家聊聊吗?只有弄清楚失败原因,才好找出路。”
张村长一拍大腿,站起身说:“嗐,瞧我这记性!种药材的是老秦,他家就在前面不远,咱现在就去!”
在张村长的带领下,众人来到老秦家。
老秦看到这么多人来,有些局促。
徐专家笑着安慰他:“老哥,别紧张,我们就是来了解下情况,说不定能帮你解决之前的问题。”
老秦这才放松下来,开始讲述种植黄芩的经历。
原来,当初老秦是看别人种黄芩赚了钱,就跟着种,
可他对种植技术一知半解,浇水施肥全凭感觉,也不懂病虫害防治。
遇到黄芩枯萎时,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眼睁睁看着辛苦种的药材打了水漂。
徐专家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听完老秦的讲述,徐专家思考片刻后说:“老哥,你这主要是技术上的问题。
黄芩对土壤湿度和肥力要求比较高,浇水不能太勤也不能太少,施肥也得讲究方法和时机。
而且,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你之前可能没做好预防工作,才导致病害爆发。”
老秦恍然大悟,懊悔地拍着大腿:“唉,都怪我不懂这些,早知道就多学习学习了。”
从老秦家出来,众人来到田地间。
徐专家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土壤,又查看了周边的灌溉设施。
站起身来,他胸有成竹地说:“李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其实挺适合种植药材的,依我看,你们可以试试种柴胡。
柴胡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也不像黄芩那么苛刻,而且市场需求大,价格相对稳定。”
林佑眼睛一亮,连忙追问:“徐老,那种植柴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徐专家耐心解释道:“柴胡种子发芽率低,播种前得进行催芽处理。
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
另外,柴胡生长周期较长,需要大家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张村长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兴奋地说:“太好了,有徐专家的指导,我们心里就有底了!这次一定好好干!”
林佑看着眼前的田地,仿佛已经看到了柴胡茁壮成长的景象,心中对大沟乡的产业发展又多了几分信心。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柴胡种植项目落实好,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