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林有财才不怕,他知道苏云这是吓唬她的。
不一会儿,阿苗跟张婆便端饭过来,招呼大家吃饭。林有武也洗洗涮涮,换了件外套才出来。
林松一家则是顾不得换衣裳,他们折腾了一夜,确实又累又饿又乏。此时只想好好的吃顿饱饭,暖和暖和身子之后再倒头睡上个一天一夜。
他们每人先喝了一碗姜汤驱寒,之后才被苏云允许干饭。
现在正好是过年期间,伙食比平日里要好很多,看的林松一家人眼睛都不由直了。
一盘盘皮薄个儿大,形似元宝的饺子被端上桌儿,随即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哎呀!大伯娘,你家的饺子竟然是白面做的?”林有财边问边不自觉地吞咽口水,他长这么大,只吃过一回白面做的饺子。
隐约记得,那饺子特别好吃,比黑面儿做的要爽口很多。
“可不是,你尝尝好不好吃,替伯娘把把关。”苏云道。
“好吃,肯定好吃。白面的能不好吃吗?”林有财又吞了口口水。
虽然馋的要命,但是爹娘不动筷子,主人家不发话,林有财也不会主动伸手。家长苏云很有好感,这孩子虽然是个跳脱的,但也被张氏教养的极好。
“大嫂,你这怎么还包上白面饺子来招待我们了?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我们吃点儿饼子,对付点儿粥就行!对了,你们家的腌菜做的好,再给我们上点儿腌菜。”张氏道。
她知道苏云家伙食好,但也不能顿顿白面儿,他们这一大家子四口人,还有两个能吃穷老子的半大小子,看到吃的两眼放光,根本不理会她的暗示,吃穷了人家咋办?
张氏有时候也感叹,想当初,也就几个月前,大嫂一家连块黑面饼子都没有。还得亏自己送过来一袋黑面!
这才过了几个月,人家都能吃上白面饺子了?也不知道里边儿是什么馅儿,那一个个水饺圆鼓鼓的……
“行了,行了,我们家也不是天天白面饺子,这不是过年了吗?昨天铁牛还送过来一只傻狍子,这就是刨子肉包的,你们赶紧尝尝。再说就算你们不饿,两个孩子也该饿了。有福,有财,你们赶紧吃药。”苏云招呼他们赶紧吃饭。
说到过年做的吃的,张氏心里更不痛快了!
今年过年,他家里条件也较往年好了许多,于是也准备了好些吃的。
炸豆腐丸子、萝卜丸子、炖猪肉。狠狠心,也包了白菜猪肉馅的水饺,虽然菜多肉少,面皮虽然不是纯白面,但是黑面少白面多
然而,这些现在全都被压在了倒塌的灶房里,也不知道天亮之后,还能不能抢救出来……
张氏想着便动起了筷子,她得化悲愤为食欲,有了力气,白天才能去找东西。
“阿娘,这饺子好好吃呀!肉太香了,皮儿也劲道,比你包的好吃太多。”林有财毫不吝啬地给出夸赞。
“能不好吃吗?这是白面饺子!肉还这么多!赶紧吃你的吧!”张氏道。
话说这饺子还真是好吃,馅儿大,皮儿薄,咬下去一口爆汁!
张氏自己都觉得,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
另外的父子俩不吱声,只顾着埋头干饭了。
就他们家几个人,最后吃了大约有五大盘的饺子。林松跟张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苏云看起来并不在意。就让他们赶紧去睡觉,睡完觉之后再去倒塌的屋子里,看看有没有能用的上的东西。
林有武睡了一小会儿,便出来找苏云。
“阿娘,我听兰花说你把厂房让出来给村里人住了?”林有武问。
苏云点头,表示这事儿是真的。
林有武道,“那我一会儿过去看看。”
“嗯,你是该过去看看,我跟村长说了,给他们一人一家分配十斤碳。超出这个量,按照最低价卖。若是有钱的咱们就收。如果是没钱的,可以年后做工来抵,或者写了欠条以后再给也成。”苏云道。
其实她心里想的是,如果是大家伙儿聪明,可以几家人凑在一起取暖,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木炭,也能更好的度过这个冬天。可是她不愿意事事都出头,这些主意,想必林河这个聪明人也能想得出来。
苏云确实不必担心,林河也是这么安排的。他跟大家伙儿说了苏云的意思,目的也是为了让村民记得她的好。
村民知道苏云自愿让出厂房让他们居住,还不收租金,另外,还免费分给他们每家十斤的木炭!都夸苏云是个善心的,以后一定会有好报。也有人恍然大悟,直说苏云以前好落泪,那就是慈悲本性。
苏云听到这些话,也只是一笑了之。其实她本身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但是在这个时代,独木不成林,她需要族人,需要助力。
苏云也去窑厂那边看过,一间屋子里满满当当的,架起来两排大通铺,能睡三十多个人,男女老少分开住,能容纳三百余人。
虽然,她已经从林河嘴里听说过,有好多人家的房子倒塌,大家无家可归,可是看到这种情形,也不由觉得震撼。这窑厂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难民营。
几户人家聚集在一起,共同使用木炭,共同生火做饭,这般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木炭跟柴火。
只是苏云他们却觉得,形势越发变得严峻起来。本以为过了年,天气就该渐渐转暖,雪也该停了,可是天气却越发寒冷,而且雪也没有停下的趋势。
住在窑厂里边的村民越来越焦虑,他们手里的粮食也快吃的差不多了,柴火也快用尽了,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林家院子,一辆马车停在后院。
苏云望着眼前两人,“是你家主子让你来找我的?这也是你家主子让带过来的?”
“是。”对方躬身抱拳,言简意赅。
苏云道,“那替我谢谢你家主子。劳烦你们稍等一下,喝杯热姜汤,再吃点东西。也好让我准备点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