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甄嬛并不是没有想过要来寻找胤禛,以便借着这个机会重新获得宠爱。
然而,胤禛又怎会给予她这样的机会呢?毕竟,甄嬛原本就在原主所列出的报复名单之列。
起初,胤禛原本计划等待甄嬛、沈眉庄等人犯下私通之罪后,再来对她们进行惩处。
但是,紧接着他转念一想,皇室的颜面仍然至关重要。
尽管他无法理解其中缘由,但也并非完全不能表示尊重。
倘若原主发现他再次让自己遭受戴绿帽的事情重现,从而发怒并给出差评该如何是好?
如此一来,她所能获得的功德和积分都将会大打折扣。
对于积分,他并未过多关注,但功德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因为这可是他修炼升级最为关键的要素。
因此,胤禛决定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将这几个人先行解决掉。
所幸,他现在的身份是皇帝,做一些事情也不需要畏手畏脚。
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或是折磨几个人,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之事。
这么想着,胤禛暂时也不再关注此事,而是将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前朝之事,以及后宫两位有孕妃嫔的肚子上来。
……………………………………………………………………………………………………………………………………
这天,胤禛意料之中的收到了来自老十四允禵的信。
在信里,允禵深刻的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表达的自己的后悔以及对自己敬爱之情。
看到这里,胤禛不由得感慨,看来十四经过这些年的守皇陵生活,也是成长了不少。
不管他是真是悔过,还是不得不臣服于他的淫威之下,胤禛都觉得感慨。
毕竟曾经的十四爷,由于父母的疼爱,那可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哪里有现在的老实。
反正不管他是否真心悔过,胤禛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胤禛原本就有意要把这些人放出来,替他去干活,这次也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不过即使这么想,胤禛也又不想主动开口,他需要让这些人先向他求饶,毕竟只有付出之后得到的机会,才会格外珍惜。
所以,当收到这封信时,胤禛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顺势而下。
收到这封信之后,胤禛直接下旨,将十四召回京城。
然而,胤禛并未恢复十四的爵位,只暂时封了他一个“恂贝勒”的封号。
至于未来十四能够走到什么地步,那还要看他自身的努力。
毕竟,胤禛可不养闲人,只有真正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才会得到重用和晋升。
前朝后宫众人得知这道旨意后,皆是一脸惊愕,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自然也不知道慈宁宫发生过的那一幕。
不过对于眼前的情况,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十四爷作为曾经的八爷党,夺嫡失败被清算也是正常。
不过十四爷和当今圣上毕竟一母同胞,而且太后乌雅氏还在,时时劝着,十四爷能出来也是情有可原。
太后听到消息,先是高兴,随即又拉下了脸。
原因无他,在她心里,十四才是皇帝的亲弟弟,他就应该提拔着自己的亲弟弟。
而现在连十三都被封了怡亲王,而自己心爱的十四却只是被封了贝勒,这让她心里怎么平衡。
太后一不高兴,又让人去请了胤禛过来。
胤禛心里大致已经猜出了太后此番召见自己的目的,因此没有犹豫,很快就来到了太后宫里。
不出所料,他这次见到的依然是那个摆着一张臭脸、完全无视他的存在的太后。
这样的场景,原主这些年来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
只要太后心里稍微对他有点儿不满意,就会用这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原主。
而原主对太后一直怀有深厚的孺慕之情,期望得到她的母爱,所以每次都会很难受。
但他可不会像原主那样,他才不在乎太后怎么对他呢!
太后对他视若无睹,然而他又岂会在意?
他也不惯着太后的臭毛病,明明自己已经按照她的意思,将十四从皇陵中召回,并且给他封了爵位。
要知道在原剧情中,太后可是到死都没见到这里心爱的小儿子一面的。
只能说,人都是贪得无厌的。
得到了原本想要的,但如果有个人在旁边对比,就会心里不平衡不满足。
比如这次的事情,如果没有他封十三为怡亲王的事情。
他此番同意了十四回京,并且封他为贝勒,太后大概会喜不自胜,对他也是满意的。
然而现在,自己顺从了她的意思召十四回京。
她还会觉得自己封了十四贝勒,却封了十三为亲王,就是区别对待,让她心里不爽。
不过她也不想想,区别对待不是应该的嘛。
先不说以前十三和十四对待原主的态度问题。
就只是拿十四是八爷党,在夺嫡中和他多次作对,而十四确实站在他这一边,还替他受过,那十三得到的就是应该的。
既然太后不说话,那他也不惯着,看谁能耗得过谁。
于是,胤禛在向太后请完安后,毫不客气地自己坐了下来,并示意孙竹息给他斟上茶水。接着,他便悠然自得地品味起这杯香茗来。
从头到尾,他甚至未曾向太后投去哪怕一丝目光。
见此情景,太后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发出一声冷哼,紧接着猛地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砸在桌上。
胤禛见太后如此坐不住,心里偷笑。
让她给自己添堵,气不死你个老太婆。
不过纵使心里如何想,胤禛面上还是一片淡定。
听到太后那边的动静,胤禛缓缓放下茶盏,朝着太后看过去。
看到太后满脸怒容,像是才后知后觉一般,疑惑的开口问道。
“皇额娘可是有什么事?是不是这些奴才伺候的不尽心,惹皇额娘生气了,朕这就处理了他们。”
胤禛这话一出,太后顿时就急了。
只能憋屈的开口,“哀家没事,奴才们伺候的也尽心,就不必劳烦皇帝了。”
胤禛顺坡下驴,点点头又开始低头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