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姝照旧倒了一杯茶递给她,“先喝杯茶,再想想慢慢说。”
女子先是冲若姝温婉的笑了笑,道了句谢,这才端起茶盏小口小口的抿了起来。
若姝坐在一旁,静静的等着女子调整自己的心情。
女子喝了口茶,这才开口问道,“请问你是仙子嘛?听说你可以帮我完成心愿?”
若姝现在听到仙子这个称呼已经完全不会害羞了,脸不红心不跳的应承下来。
“是的,我可以帮我完成心愿,相信你来这里之前就已经知道规则了,那么现在请你分享一下你的故事,然后再说说你的心愿是什么。”
女子听到确切的答案,这才露出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她想了想开口讲述起了自己的故事。
“我父亲本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家里母亲也颇有经营手段,管理着家里的众多铺子,家里生活过的不算特别富裕,但也超过了大多数人。”
“我叫林若姝,是家里的嫡长女,家里还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嫡亲弟弟林若羽,一个比我小五岁的庶妹林若欣。”
通过林若姝的讲述,若姝才知道了,原来她父亲是清代最后一届科举中举。
本来意气风发想要继续科举做官的林父,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那些国家的入侵。
瞬间,美丽的家园顿时被破坏殆尽,生灵涂炭。
在这种情况下,林父也不得不放下了那份心里的坚持,带着一家老小准备搬迁到沪市,林若姝的未婚夫一家正好也在沪市,也是那边一个不大不小的家族。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林父最后决定带着家人进入F租界生活。
就这样,他们一家人浩浩荡荡的踏上了旅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前往沪市的时候,他们碰到了土匪,家里的家财几乎都被抢光,而父亲也死在了土匪的手中。
他们一群老弱妇孺,最后千辛万苦逃到了沪市,但也狼狈万分。
也幸亏租界的房子是林父早就让人买好的,不然他们的财产都被抢了,可能就要流落街头。
林母虽然为人比较强势,但还是一个以夫为天的女人。
失去了丈夫,留下这么一大家子人,让她感觉一下子失去了心气。
不过不管怎么样,一家人总算是在沪市安定了下来。
这时候的林若姝才12岁,弟弟林若羽更是只有10岁,还有一个7岁的庶妹林若欣。
林若欣的姨娘当初难产生下林若欣后就去世了,还有一个姨娘这次他们选择逃亡的时候,那个姨娘没有跟着。
林父也给了她一笔财产,放她归家。
因此此次前往沪市的,除了已经遭遇不测的林父之外,还有林母,以及林祖母。
现在一家子老弱病残,看上去好不凄惨。
……………………………………………………………………………………………………………………………
由于他们带来的银钱已经所剩无几,林母再如何难过也知道不能坐吃山空的道理。
因此,林母想到了和林若姝有婚约的顾家,顾家在沪市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户人家,但顾祖父毕竟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
而顾家是做布匹生意的,虽然不算富可敌国,但比起已经落魄的他们家来说,那也是很好的选择了。
因此,安定下来的林母,就想办法联系上了顾家,想借着两家婚约的关系,从顾家借一些钱,也想让顾家帮忙牵线搭桥,让他们能在沪市有个谋生的手段。
她知道这样有些不好,但是她也是没有办法了。
即使她有管理店铺,管家理事的能力,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和人脉,她也是没了办法。
顾家得知他们家现在的情况,自然有些不满,但也并不准备就此解除婚约。
因为顾父是个重信誉的人,觉得自己儿子自己同人家女儿订了婚,那就不能做那背信弃义之人,因此同意了帮助林家。
不过顾家有个条件,那就是要林若姝现在就嫁过去,他们可以出一笔聘礼给他们当起始资金,也可以不要嫁妆。
林祖母和林母自然是不愿意的,林若姝是他们家的嫡长女,虽然不是儿子,但也不想这么委屈她。
可怜她才12岁,就要嫁作他人妇,这让她们怎么忍心。
顾家和林若姝有婚约的是他们家唯一的子嗣,顾子航,今年15岁,也还是个小少年。
不过在这时候,男女基本也都是十六七岁就成婚的,他们只是稍微早了一些。
因为顾家只有这一个子嗣,而且顾子航一直想要去国外留学,顾家人哪里舍得这一个独苗苗,但也拗不过他,因此只能选择同意。
不过这时候顾子航还小呢,顾家准备等他18岁再送他出国留学,顾子航也同意了。
因此顾家想要这么早让林若姝嫁过去也有这个原因,想要在顾子航走之前留下一儿半女。
当然他们也没有那么禽兽,是准备等林若姝15岁及髻再让两人圆房。
林母和林祖母舍不得林若姝这么小就嫁过去,不过林若姝知道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因此同意了。
就这样,没有婚礼,没有嫁妆,如同一个妾室一般,林若姝被一顶小轿抬入了顾府。
顾子航此时还只是一个小小叛逆少年,他此时还在学校读书,自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这么小就已经娶妻,因此从来不去见林若姝。
顾家父母没有磋磨林若姝,但也没有对她多好,就跟个普通亲戚一般养着她,只等着她长大给他们家传宗接代。
不过即使这样,林若姝也是感激顾家的。
至少顾家帮助了她的家人是真的,没有虐待过反而养着她也是真的。
因此她并没有觉得自己被无视被冷落,反而对顾家很是感激。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到了林若姝15岁的这年,这时候顾子航也已经18岁了。
顾父已经在帮着顾子航运作去留学的事情,顾母也将他们两个圆房的事情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