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可让在他们家做面条的一群妇人羡煞了眼。
“这么多礼物,不知道要花去多少钱”
老忠叔家的孙媳妇彩屏看着这么多东西,有些羡慕,更多的是心疼那些买东西的钱,换做他们家,宁愿花钱买米面,也不会去买这些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华而不实的东西。
“你呀,少替人家操心,我听我家小叔子说,他们家一天摆面摊的钱就是这个数”
梅氏说着还伸出两根手指头摆了摆。
“两百文?”
“应该不止”
里正家的小儿媳翠香接了一句。
“光我们一天的工钱就要九十文,还要去掉买面的钱,听说他们家的面条里还有每天现熬的大骨汤和一种叫卤肉的食材,还加了一些新鲜蔬菜,所以生意才会这么好,要是一天才两百文,都不够本钱。
所以不是两百文,应该是一天二两银子。”
“嘶,一天二两,这可顶得上我们家大半年的收入了,卖个面条能赚那么多?”
也有其他人接话道。
“确实是真的,我家小叔子天天送他们家去镇上,又接他们回来,得空的时候,他还到苏家摆面摊的地方看过,吃面的人都得排老长的队。
要不是地方太小,坐不了太多人,有些人难得等,不然他们家的生意还会更好。小牛还说他有幸吃过一次,那是真的让人回味无穷的味道。”
梅氏是村长家的儿媳妇,所以要说苏家的情况谁最了解,那非她莫属了。
所以她说话大家都信。
大家都被苏家的富贵搅得有些心神不宁的,她们也多少有些不甘心,同样是贫苦百姓,怎么人家就能日进斗金,她们却只能给人做个帮工。
现在她们也学会做面条了,是不是自家也可以去做这个生意,不求能每天二两银子,哪怕每天二百文也是好的呀!
有这个心思的又岂止是一两个。
唯有梅氏心里门清,她第一天做工前她的公爹刘村长就叮嘱过她:苏家已经不是普通人家了,但是他们始终是杏花村人,与这样的人家打交道,不要耍心眼耍心机,那么人家飞黄腾达也不会亏待了她们这些帮忙的人。
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是少说话,多做事,今天也是怪她话多,想显摆一下自己知道的消息更多,所以有些得意过头了。
看着大家都有些无心做事,她也暗暗气恼自己,不该话多,既然这样,她也该做些补救。
想了想梅氏又开口了“这生意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然怎么人家镇上摆了这么多年摊子的生意都没有他家好,而我们有幸被人家看中,还给了一天十五文的工钱,那就做好我们自己的本分。
苏家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生意越做越大,以后说不定需要更多的人做工,到时候你们想被人挤下去么,如果不想,就收起这些不该有的心思,只要我们做得好,苏家不会亏待我们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他人这才幡然醒悟。
是啊,要是什么人都能做生意那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穷人了,别到时候生意没做成,还跟苏家人结了仇,那就真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而苏云希不知道就这么一会儿时间,这些人就脑补出了这么多戏。
不过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会在意,现在的她正忙着和苏家人商量着买地的事。
“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爹娘,这次我去县城卖药材的事爷爷应该跟你们说了,我卖了几朵灵芝,一共得了三百两银子”
“嘶”
苏家人倒吸一口凉气,三百两,那是什么概念,她们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
只有在一旁鉴赏着手里那方砚台的苏青宇有些疑惑:大姐什么时候去采的灵芝,还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她这段时间不是都没往山上去过么?
不过这会儿沉浸在喜悦中的苏家人哪里会想到这些。
苏云希先让家里人缓口气,她等众人都平息后,才又说出了接下来的话。
“所以我准备用这些钱去买一块地,然后盖个青砖大瓦房。你们觉得怎么样。”
苏家人还没从“天降巨款”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又被苏云希的买地建房给震惊了。
“云希,你说建房可以,但是没必要重新买地吧,我觉得得就在咱家老屋的地皮上盖就行了,怎么还要重新买地。”
苏二勇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其他人也是这么个意思。
“我是觉得这老屋的地方太小了,在这盖的话房间不够住。”
“小么?也不小了吧”
他们家大大小小算起来也有六七间房呢,这个面积在杏花村都不算小的了。
“爹,你是忘记了你还有三个儿子呢,以后他们长大了不得娶亲,到时候总不可能还这么多人住一个房间吧”
“那不是还早嘛,等以后再说吧!”
“反正既然都要建,还不如一次性建个大的,以后就省了很多麻烦。爷爷你说是不是?”
苏云希直接把问题丢给苏老爷子,反正他是家主,只要苏老爷子同意,其他人就不会反对。
苏老爷子对苏云希的意见自从都是支持,自然也没意见。
不过有两个人却有些反常。
苏云希看着没说话的苏大勇夫妇,有些疑惑“大伯大伯母你们有什么更好的意见么?”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最后苏大勇犹豫着开口“我不是有意见,只是云希,要不到时候你们一家搬去新房子,我和你大伯母就住这老屋,爹娘的话看他们意愿,想住哪边就住哪边。”
苏云希有些不明所以“这是为什么呢?”
苏大勇嗫嗫不知道怎么开口。
知子莫若母,还是苏老婆子开口替他解了苏云希的疑惑:
“他呀,是觉得他一个长辈,不该占小辈的便宜,他认为家里做生意赚钱也好,现在买地建房也罢,都是云希你的功劳。
说到底,他只是你的大伯,他觉得他不能这样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些。”
这么一说,苏云希总算懂了。
确实,在一般人家,像他们家这种情况,百分之百是要分家的,哪怕是亲兄弟,也不会有人愿意自己用女儿赚的钱供养一个家族的。
不过苏云希知道自己的爹娘不是这样的人。
再说苏大勇夫妻能有这样的顾虑,那说明他们是知道感恩的人,对于这样的家人,苏云希哪里会去计较这些呢。
“大伯,大伯母,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分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咱们家能有今天,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所以你们不必妄自菲薄,再说我喜欢一大家子人齐齐整整的,住在一起才热闹,爹娘肯定也是这样觉得的,对不对。”
“那当然,大哥大嫂,你们呀不必想这么多,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住在一起。”
“好了,老大,你们也不用想那么多,我和你娘还在呢,哪有分家的道理,你们要是觉得不好意思,那就以后就勤快些。”
苏大勇和杨氏经过几人疏导,也不再纠结。
“爹娘,我们知道了,是我们着相了,以后不会再这样想了。”
“云希,大伯以后不会再说这样说了,以后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你让往东,我绝不往西。”
“好,大伯这可是你说的啊”
“嗯,是我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