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占庭帝国那宏伟而古老的宫殿之中,一场关乎帝国命运走向的紧急朝会正在紧张进行。
高大的穹顶之下,烛火摇曳,映照出众人凝重的面容。
皇帝孤岛身着华丽的紫色长袍,端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他的目光冷峻而深邃,静静地注视着朝堂上正在激烈争论的两派臣子,此次塞尔柱突厥人突然来袭让拜占庭的处境变得更被动,塞尔柱突厥人并不像库曼那样简单的几个部落联盟轻松就搞定,他们的军事强度不弱于拜占庭甚至强于拜占庭。
帝国的首席财政大臣,身形消瘦,面容憔悴,率先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闷。他向前迈出一步,微微躬身,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陛下,如今塞尔柱突厥人来势汹汹,我军在东部边境连番受挫。国库在这接连不断地战事中已消耗巨大,若再继续这场战争,以我们目前的财力,恐怕难以支撑长期的军事开支。边境的城镇接连沦陷,税收锐减,长此以往,帝国的经济将面临崩溃。臣恳请陛下,考虑与塞尔柱人议和,以割让部分偏远领土和支付一定赔款为代价,换取和平,让帝国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一位从帝国皇家学院脱颖而出、年轻气盛的军事将领KG,他身着闪亮的银色铠甲,腰间佩剑的剑柄上镶嵌着宝石,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他忍不住高声反驳道。
“财政大臣,您这是什么话!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便要割让帝国的领土?那些都是祖先们历经无数次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塞尔柱人狼子野心,今日我们若割地赔款,明日他们必然得寸进尺。帝国的尊严何在?军人的荣誉何在?我们应即刻集结大军,与塞尔柱人决一死战,将他们赶出我们的领土!”
孤岛皇帝微微皱眉,轻轻敲了敲王座的扶手,示意两人稍安勿躁。
孤岛:“两位爱卿,皆先冷静。事关重大,容朕细细思量。诸位臣工,也可各抒己见。”
此时,一位身着华丽宗教服饰的大主教加帕里缓缓站了出来。他手持镶嵌着宝石的权杖,神色庄重。
加帕里:“陛下,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我们拜占庭帝国乃东正教的正统守护者,是上帝在人间的国度。塞尔柱突厥人皆是异教徒,他们的入侵是对上帝信仰的亵渎。若我们选择求和,便是向异教徒低头,这会让无数虔诚的信徒对帝国失去信心,对上帝的信仰产生动摇。我们应当高举宗教的旗帜,号召全体国民为了信仰而战,驱逐这些异教徒,扞卫上帝的荣耀。”
站在一旁的一位年长的贵族,现在在吏部任职,名叫安德烈的贵族,微微摇头,面露难色。
安德烈伯爵:“大主教,您所言固然神圣高尚。但战争一旦爆发,无数百姓将生灵涂炭。我们的子民大多生活在边境地区,战争的残酷他们首当其冲。我们不能仅仅为了所谓的宗教荣耀,而不顾百姓的生死。求和虽有屈辱之处,但能让百姓免受战火之苦,这难道不是我们身为统治者应有的慈悲之心吗?”
KG听了,不禁怒目圆睁。
KG:“伯爵,您这是妇人之仁!百姓固然重要,但若是帝国灭亡,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我们只有战胜塞尔柱人,才能真正保护百姓,给他们长久的安宁。此时退缩求和,才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
外交大臣赫拉克利乌斯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此时他清了清嗓子,向前一步说道。
赫拉克利乌斯:“陛下,臣以为,我们还需从国际局势来考量。如今周边各国皆在观望我们与塞尔柱人的战争。若我们轻易求和,会让其他国家认为我们拜占庭帝国软弱可欺,日后在国际事务中,我们将失去话语权,成为他国砧板上的鱼肉。相反,若我们能坚决抵抗并取得胜利,将极大地提升帝国的威望,震慑周边潜在的敌人。”
礼部大臣尼古拉斯:“外交大臣,您只看到了国际威望,却忽视了实际利益。我们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频繁,战争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商业活动。船只无法正常出海,商路受阻,无数商人面临破产。此时若能议和,恢复和平,我们的商业便能重新繁荣起来,这对帝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通过外交手段,我们或许能与塞尔柱人达成一些贸易协议,实现互利共赢,这远比一场胜负未知的战争更为有利。”
财政大臣连忙点头表示赞同。
:“尼古拉斯所言极是。陛下,经济乃帝国之根基,只有经济繁荣,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此时求和,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一群世袭贵族站在了一起,为首的是权势显赫的四大家族的代表人。
“陛下,我们贵族在帝国各地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产业。如今战争爆发,边境地区的产业首当其冲,已经遭受了巨大损失。若战争继续下去,我们的损失将不可估量。而且,为了支持战争,我们贵族已经承担了沉重的赋税。长此以往,我们的经济实力将被削弱,贵族阶层的地位也将受到影响。所以,从我们贵族的利益出发,求和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年轻的甲胄骑士将领,狄奥多西,他出身于新兴的军事贵族家庭,听到此话心中极为不忿。
狄奥多西:“大公,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我们这些年轻的骑士,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帝国开疆拓土。战争是我们提升地位和荣誉的机会。若求和,我们将失去这样的机会。而且,我们身为帝国的贵族,本就应该为了帝国的利益而战,怎能因为一己私利而退缩?”
四大家族代表人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
“你这毛头小子,懂什么!没有我们贵族雄厚的财力支持,帝国的军队拿什么去打仗?你以为打仗只是靠一腔热血吗?我们贵族的利益与帝国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我们贵族繁荣昌盛,帝国才能繁荣昌盛。”
君士坦丁十世原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此刻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眼神依然锐利,他拄着一根装饰精美的拐杖,缓缓走上前。
“陛下,我对我军的实力了如指掌。如今塞尔柱突厥人的骑兵确实强大,他们机动性强,战术灵活。我们的军队在装备和训练上虽不逊色,但在骑兵数量和骑兵战术上,与塞尔柱人存在差距。贸然与他们全面开战,我们的胜算并不大。而且,我们的军队分散在帝国各地,短时间内难以集结足够的兵力。此时求和,可让我们有时间整顿军队,加强训练,提升实力,日后再与塞尔柱人一决高下。”
KG将军听了,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老皇帝所言有一定道理。
“陛下,您说的这些我也明白。但我们不能就这样示弱。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在卡帕多西亚地区设下防线,以逸待劳。而且,我们可以招募更多的新兵,加紧训练。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未必不能战胜塞尔柱人。”
君士坦丁十世微微摇头。
君士坦丁十世:“KG,你太年轻,太冲动了。战争不是儿戏,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我们要为士兵的生命负责,为帝国的未来负责。此时求和,并非懦弱,而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实力。”
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孤岛皇帝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无论是求和还是抵抗,都关乎帝国的生死存亡,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孤岛:“诸位爱卿,你们的意见朕都已听清楚。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求和,可解帝国燃眉之急,让百姓暂免战火,恢复经济,但却要承受割地赔款的屈辱,损害帝国尊严。抵抗,虽能扞卫帝国尊严,却要面临巨大的战争风险,若战败,帝国将万劫不复。朕需慎重考虑,在做决策之前,朕想再听听诸位爱卿的最后意见。”
财政大臣再次上前,恳切地说道。
“陛下,臣再次恳请您选择求和。经济是帝国的命脉,只有经济稳定,我们才能有实力应对未来的一切。”
KG将军单膝跪地,大声说道。
“陛下,臣愿率领军队,为帝国战死沙场。请陛下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扞卫帝国的尊严!”
朝堂上的众人纷纷望向皇帝,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孤岛皇帝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坚定而又充满智慧。
孤岛:“朕决定,先派遣使者前往塞尔柱营地,试探他们的议和条件。同时,命令各地军队加紧备战,待山兔和冲锋犀牛十万以及莹莹莹的8000甲胄归来在做部署,大家随时准备应对战争。若塞尔柱人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奋起抵抗。朕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国民团结一心,无论求和还是抵抗,我们拜占庭帝国都能度过此次危机!”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知道,帝国的命运已经被推向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随着使者的出发和军队的备战,拜占庭帝国即将迎来更为严峻的考验,而无数人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中,被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