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光发亮的大肉片和土豆白菜焖了整整一大盆,菜汤上都飘满了油花。
易家的生活水氏,在大院里本就是头一档的存在。
各种物资都很短缺,也只有四九城能供应的全面一些。
一般的人家饭菜,全都是靠着酱醋提味儿,有条件的可以用筷子蒯一点猪油放进去。有些条件不太好的人家,煮菜就只能放点盐。
一大妈做起饭来,自然不会像别家的住户一样,各种调料备的很齐全。
炒菜用的都是猪油,给易中海喝酒用的花生米也没有短缺过。
饭桌上,贾张氏抱着棒梗坐在贾东旭旁边,对面坐着易中海和一大妈。
一盆炖肉、一道炒菜、一盘花生米,还有一筐冒着热气的大馒头。
易中海看着满满的一桌人,比平日里他们两口子在家多了不少人气。
酒菜丰盛,人也热闹,易中海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等碗筷分发好,易中海便率先拿起酒杯,和贾东旭碰了一杯。
一口凉酒下肚,气氛也开始变得和谐了起来。
“棒梗都等不及了吧?呵呵~都快吃吧!”
贾张氏根本都不知道“客气”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一双小三角眼像扫描机一样,筷子专门往肥肉上夹。
在她心里,这桌子上的肉可都是自家儿子买来的,就该让她全部吃完。
至于易家两口出的柴面油盐,则被贾张氏给无视了。
没一会儿的功夫,棒梗和贾张氏面前的盘子里,便堆满了又厚又大的肉块。
棒梗看着自家奶奶一口一块儿肥肉吃的满嘴流油,根本就顾不上喂自己,索性直接把手里的筷子给丢到了桌子上。
挣扎着站到地上,直接切换了武器,开始用手抓了起来。
一手搂着菜盘,一只手拼命的把肥肉往嘴里塞。
祖孙俩也不吃馒头,土豆和白菜更是不可能碰一点,就盯着肉吃,全然不顾一大妈难看的脸色。
易中海对于贾张氏的粗俗吃相,早就免疫了。
不过当他看到棒梗和贾张氏有模学样的胡吃海塞,活脱脱的一个小饿死鬼似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虽然钦定的养老人是贾东旭,棒梗怎么样跟他也没多大关系。
但是,要是棒梗被培养成了小贾张氏,那岂不是一家人出了两个白眼狼。
为了以后的养老生活能够少些麻烦,易中海便在心里打定主意,有机会一定要告诫一番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突然,易中海又想到了前院的秦淮茹,心里有些惋惜不已。
原本秦淮茹也是易中海养老大业中的一环,只是去年离了婚,变得老死不相往来了,易中海也没有办法。
前段时间,易中海还在打着,劝秦淮茹和贾东旭复婚的小算盘。
在厂里打听了一圈,最后从后勤工作的一位大妈那里,得知了秦淮茹已经再婚了的消息。
虽然没能探听到关于那个男人的具体消息,但是也知道了似乎也是个退伍兵。
有这层身份在,易中海自然也没有胆子去搞什么小动作。
牵扯到部队,易中海可不觉得自己的脑袋能比子弹硬。
聋老太太的下场还历历在目,这个想法也就被易中海给摁死了。
可是,自从上次得罪了周媒婆之后,易中海又找了好几个媒婆,无论是哪个地方的,一听到是南锣鼓巷的贾家人,立马就起身送客,给的钱再多都不接。
眼瞅着大半年过去了,事情还没个着落,可把易中海给急坏了。
贾东旭的身边要是没个知心人,等到年纪大了,那易中海老两口靠谁端茶送饭,到时候说不定还要反过来照顾贾东旭。
心里忧虑着贾东旭的终身大事,手里的酒杯都不由得下去的更快了一些。
在两个心事重重的人,埋头就是喝,一瓶烧酒很快就见了底,易中海又从柜子里拿了大半瓶存酒。
看着酒喝的差不多了,便心里提了口气,对着屋内的几人说道:“干爹,干娘,妈,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们!”
刚消灭了三个大馒头的贾张氏还在菜盆里翻找着肉片,听到贾东旭的话,连头都没抬一下。
一大妈因为被贾张氏祖孙俩的贪婪自私的吃相影响了食欲,所以早早就放下了筷子。
听到贾东旭有事儿要说,目光便看了过来。
“我准备要结婚了~”
“结婚?”
易中海已经放到了嘴边的酒杯也停了下来,使劲儿的摇了摇有些晕眩的脑袋,还拍了拍耳朵,以为自己是喝多了。
一大妈可不认为贾东旭喝多了,关心的询问道:“东旭呀,你是不是在外面,自己谈了个对象?准备要谈婚论嫁了?”
贾东旭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又灌了一杯。
“没错,干娘,秋荷是个好姑娘,我今天就是要和您们商量一下,准备办婚礼结婚的事情。”
“秋荷?名字听着倒是不错,姓什么?哪个地方的人呀?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反应过来的易中海一连串问了很多问题,毕竟这件事情属实是有些突然。
基本都没有离开过他的视线,可是贾东旭却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谈了个对象,还突然宣布准备要结婚了。
易中海的心里又喜又忧,生怕自己干儿子被骗了。
万一碰到心术不正的坏女人,贾东旭很有可能会变成另一个版本的何大清。
到时候,多年的心血被竹篮打水一场空,那易中海的养老事业可就破产了,想哭都没地方去哭。
从菜盆里再也扒拉不出来肉了的贾张氏,也放下了筷子,打了个饱嗝,准备听听女方的情况。
随后,贾东旭便三分真七分假的,把两个人的事情,向三人讲述了一遍。
在他的叙述中,李秋荷是一位从外地来四九城投奔堂姐的可怜姑娘。
因为家中父母病逝,无依无靠,一个人只能外出谋生,好不容易来到四九城,发现唯一的亲人也没了。
贾东旭是在大街上遇到的李秋荷,搭把手忙了个忙便相识了。
一来二去,两个人便日久生情,走到了一起。
听完贾东旭的讲述,屋里的三位家长也都信了大半。
四九城每天都有外地的人来投奔亲戚,像李秋荷这样的姑娘也不少。
易中海对于贾东旭所说的这位姑娘,倒是相当的满意。
无依无靠跑到四九城来,说明老家也没了牵挂。
俩人真结了婚,能依靠的也只有易中海夫妻俩了,心里自然就只有这边的家庭了,照顾他们也会全心全意。
至于贾张氏的存在,则被易中海下意识的忽略了。
在他眼里,贾张氏除了添乱拖后腿,啥本事也没有。
以后照顾孩子什么的,还是要仰仗他们两口子的帮衬。
到时候自己再添点火,最好让婆媳闹掰了,那自己幸福晚年生活不就来了嘛~
想到这些,易中海都已经有些等不及让贾东旭把姑娘带回家里来了。
“不行,等姑娘来之前,可要好好准备点见面礼,也让姑娘看看,我们这干爹干妈才是最值得孝敬的~”
等到易中海表示了同意的态度之后,一大妈也喜形于色的赞同了这个好消息。
“不行!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姑娘,不清不楚的就要结婚,门都没有,我不同意!”
“贾张氏,东旭和那孩子相处的不错,你要不,等东旭把姑娘领回来看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