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曾经伍云召、伍天锡与熊阔海三位勇士,虽力战一整天也无法战胜宇文成都,他们个个不输关张,甚至犹有余勇!
于是,凌统的失败显得毫无悬念地发生了,寇封麾下的亲军迅速上前将凌统绑住。
此时,望着眼前燃烧的火焰中不断哀号的山越族民,寇封不由感叹一声。
自古战场多残忍,“千军功成万骨枯”,这话诚不欺我。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将军们英勇的身影和他们的赫赫战功,却忘却了战后的惨状——那些倒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无论敌人还是战友,都是真实而鲜活的存在。
然而为了江东的稳定局势,寇封清楚,这场战争不可避免;让山越一族在境内另寻栖身之地不过是不切实际的理想。
历史上无数次的经验告诫他,只要不是华夏子孙,便难以放心。
自秦汉至今,无数外夷心怀亡我之心,即使一时归顺,终究又反。
因此,在寇封眼中,只有彻底解决掉山越人,才能换来长远的和平。
但他未曾想到的是,在远处火海之外的一片密林之中,有一个绝色佳人,带着满腔仇恨注视着他。
“寇封,你害我族人,此仇焰翎姬定要报复。”寇封不知情的另一头,正有一位女子视他为大仇。
她便是山越部落的首领之女——焰翎姬。
若寇封知晓此事,大概也并不会感到过多诧异,毕竟在他看来,一个女人又能有多大威胁呢?能否靠近自己的爱将宇文成都亦是个未知数。
即便寇封亲赴战场与其对决,凭借他武力值超过一百的强横实力,谁又能在他手下幸存?至于说能够使连宇文成都都无计可施的人物,在这个世上几乎绝迹!
山越部族曾经拥有五万多精锐士兵,多数在这场大火中丧身,唯有区区七千多人得以脱逃。
山越主力的覆灭,使得未来扬州南部从此太平无事。
剩下那些老弱妇孺自然无力掀起大的 ** 。
等到战乱平息,寇封可委派一位刺史管理这些难民,让他们迁居至扬州各郡县。
这样一来,只需十年不到的时间,这些妇女和孩童将会融入汉人社会,与其他汉族百姓别无二致。
毕竟从战国至今,百越与华夏族之间的通婚已经屡见不鲜。
在外貌和风俗习惯上,基本上很难看出差异,只是山越人更偏好在山中居住罢了!
随着男性战力几乎全军覆没,寇封没必要对这些弱势群体赶尽杀绝。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失去了男性的庇护,这些女人和孩子不得不顺从现实,加入汉人的行列!如此一来,寇封麾下的民众人数将大大增加数万人,无疑是不小的助力。
在剿灭山越之后,寇封旋即令陈到率领一万大军进攻会稽郡。
之所以让陈到前去,是因为接下来寇封打算率兵北进吴郡消灭刘备,鉴于陈到曾是刘备的护卫之一,避免让他与旧主人对阵。
接受寇封此道命令后,陈到心怀释然并感恩戴德,然后迅速带领万余将士向东方推进,进攻会稽郡。
另一面,在孙权被打败、江东局势大乱的情况下,只剩韩当等领军的最后一点势力据守在鄱阳湖地区,仅有一万五千左右的水师尚能作战,指挥官包括三朝元老韩当及将领吕蒙和陈武。
最初得知孙权失败、柴桑沦陷的消息时,韩当等人不愿置信;直到寇封北征吴郡以及陈到攻击会稽郡的消息传来后,三人方不得不相信这是事实。
他们如今面对着历史上着名的水上将领戚继光,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几次交锋后,戚继光已充分了解对方的实力,轻易击溃了他们的数千军队。
现下,韩当三人的军队完全被困于戚继光和甘宁四万精兵组成的重围之中,无法脱身。
眼看着层层船只包围,他们不由得流露出绝望的神色。
这段时间以来,吕蒙与韩当之计无一不在戚继光掌控之下,屡遭挫败。
原以为戚继光不过是甘宁的副将、默默无闻,然而此时看来,他的军事才能甚至超越了江东初代大都督周瑜!
面对眼前密布的敌舰如潮水般涌现而出的情景,韩当即下了决心。
他对其他两人说道:“子明啊,现今东吴只剩下我们这几个人,我不怕死,只望你们能够活下去。”
“不必再为过往牵绊。
好好地活下来才是正道,这万名将士的身后事也就交付给你们二人照应吧!”
韩当自追随老主公以来,早已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
如今德谋、公覆等人都已阵亡,轮到他也算是一种归宿。
说至此,吕蒙和陈武本想开口劝解,却被韩当制止。
“为了江东延续一线血脉,请不要因这片江山而同归于尽。”
韩当说完,提起大刀站在最前方,朝着戚继光的主船迎去。
“戚继光,论兵法与计谋,我等人不及你远矣。
但你能否现身一战?”
“这一战若我失败,剩下的万余江东战士自然归降于你,你是否敢接受这个赌约?”
韩当此言一出,那陷入绝境的一万多名江东将士面露希冀之色。
谁又不想活着呢?
孙家已经覆灭,为何要与之同亡?倒是戚继光和甘宁被韩当的话语引起了几分好奇。
甘宁见状道:“还是让我来应战吧,韩当乃三朝元老,英勇过人。
万一你不慎失手,将是我们巨大的损失。”
戚继光听后笑了笑,抽出腰间的佩刀回应说:“韩当点名要战我,我若不出,则我军声威受损。
再说,我的武艺也绝不亚于你。”
“我去一战,若能赢下韩当,不仅能为主公办成好事,还能收降这些兵马,一箭双雕!”
尽管他们是一正一副督军,却情同手足,所以甘宁愿意代戚继光出战。
戚继光的武艺在甘宁心中是有数的,只是略逊甘宁一些;然而两人交手的话,他明白倒下的一定是自己。
于是戚继光登上一条朦胧小舟,手持戚家刀,朝着韩当而去。
“行,那你便有这个机会。
你若胜,这一万人可自行离去,只需不与我们为敌即可。”
见戚继光答应,韩当哈哈一笑,“好久未见这般豪爽之人,韩当我生平服气之人不多,你是其中之一。”
两人小船相撞,战斗即刻展开。
韩当的长刀先劈过来,因为戚继光手中的戚家刀较长,所以在近战中更为吃亏。
但这把着名的武器,其精髓便是适用于战阵厮杀,自然也有着斗将的优势。
只见戚继光舞动手中的长刀,轻松挡开长刀,并贴近对手展开攻势。
戚家刀一旦进入短兵相接的状态,几乎无敌!
加之戚继光比韩当更技高一筹,差距明显,一个为顶级猛将,一个是次一流的将军。
韩当的大刀瞬间被挡开,寒光一闪,戚继光一刀横向,韩当被一劈两段,仅在一回合内。
斩杀强将,可见戚继光威严。
战刀锋利,功不可没。
韩当战死后,整个战场陷入沉寂。
所有人都呆滞地看着那位不可一世的身影。
过了许久,吕蒙和陈武才放下兵器,叹息说道:“孙家既已覆灭,反抗也无意义,投降吧!”
%
19:06
希望这次改写的版本更符合您的要求。
如果您觉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
吕蒙和陈武虽曾是孙权的手下,但今时不同往日,韩当奋力一战是为了保全他们的性命。
他们二人又怎会有求死之心呢?
况且主公已逝,即使拼死抵抗,最终也只能多添上一万条性命的牺牲!而现在的忠心,又有谁能够看得到?
所以,在吕蒙和陈武的带领下,这一万多江东水师士兵全部投降了戚继光和甘宁。
在接收这些投降者之后,戚继光与甘宁也分别率军攻打豫章郡的其他县城。
不出数日,整个豫章郡就彻底被平定。
随着陈到东进攻打会稽,寇封安排文聘率领两万兵马留守豫章,并留下诸葛亮负责治理事务。
诸葛亮本就擅长政务管理,尽管先前斩杀了作恶的世家大族子弟赢得了一定信任,但他知道要完全取得民心并非易事。
需要逐步建立信任,这只能慢慢来、循序渐进,尤其在很多百姓因仇视寇封,其亲人也曾死在其士兵手中后,更加迫切地需要有专长的人去化解。
显然,处理内政方面的一等好手诸葛亮无疑是最佳人选;另外针对山越的问题,也需出台一些措施使他们在生计无路时能自然归附。
所有相关事项都被交给诸葛亮安排执行。
至于文聘则带领两万人常驻豫章,监管四万多名投降的东吴降兵和山越士兵,同时确保山区部落不乱来。
寇封携三万五千兵力及宇文成都、黄忠、罗成三大将军北上去吴郡与戚继光甘宁在鄱阳湖畔会合然后一起行军。
水师虽然重要性下降了许多,但仍像海军陆战队那样可以兼顾 ** 战斗。
因此,八万人组成的浩荡大军从豫章启程率先抵达丹阳同魏延会合预备攻打刘备。
面对即将来袭的十万雄狮可见对他的重视程度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