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吧。
乔夫人所言也有道理,寡妇之门多是非,我此次前来也只是看在尚香的情面上问问你是否有缺需之处?”
“其他的事情于我无关,嫂嫂,在下告辞了!”
说罢便没有留给大乔回话的机会,转身离开了。
看见寇封毫不回头离去的身影,大乔竟有些呆愣,本来听到孙尚香三个字还打算询问她的情况呢。
谁知寇封连开口的机会都不给,还称呼她为嫂嫂,即便是向来心态平和的大乔也不禁微微动怒——此人真是不懂礼仪……
而在另一端,见过大乔后的寇封仅让部分士兵继续驻守在乔家府邸外,随后亲自领兵赶往豫章。
豫章位于庐江以南,北邻九江和丹阳两郡。
眼下黄忠和魏延已率军分别前往九江和丹阳;甘宁带领着戚继光的四万水师正朝豫章进军。
只需寇封亲赴豫章,在四路人马齐攻之下,或能在最短时间内拿下豫章、九江及丹阳三郡。
分兵的理由在于,曹操作战经验丰富的大将张辽驻扎在合肥,一旦张辽南下,则吴郡和丹阳将直接受到威胁;若曹操加入战局,此战则会变得更为复杂艰难。
因此,掌握优势兵力的寇封自然会选择速战速决地占据其余各郡,将曹操拒止于扬州之外。
况且,若张辽真敢南下,位于豫州的岳飞可立刻挥军南下形成合围之势,彻底包抄住张辽。
这正是寇封此次选择分兵的理由。
他麾下将领皆一时名将,不仅武艺非凡且足以独当一面;敌方亦兵分多路,故而分散兵力对抗是更佳战略。
数日后,寇封率军抵达豫章并会师甘宁和戚继光之后,正式准备展开攻势。
虽然豫章兵马充足,并且拥有超过四万人的孙权主力部队坐镇城中,而寇封只有九万人,但依然保持着二比一的数量优势,虽无法迅速攻破豫章,但这已足够构成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九江和丹阳的情况则与豫章形成鲜明对比,迎来了黄忠和魏延猛烈的攻击!鲁肃撤退回豫章带走两万多兵马后,这两个原本就已经兵弱的地方只余五千米兵把守。
在这种情形下,区区五千人如何抵挡得住强大的敌军?
最终,战斗最先在丹阳郡与九江郡爆发,这两地的太守孙翊和步骘陷入了极度困境!
步骘乃是一介文官,毫无军事实力支撑,自然无力抵抗来自魏延军队的强烈攻击;
至于孙翊虽说是孙权的弟弟,虽有勇谋如兄长孙策,然而武勇上却无法与黄忠相比,自然也无法长久抵抗。
至于孙权,他则把所有主力兵马集中在豫章郡,担心寇封攻破豫章使自己身败名裂。
因此九江和丹阳两地不仅缺乏天险可守,而且兵力也不足,根本无法抵挡寇封麾下的猛将。
就算想向孙权求援,但他现在也正面临寇封与戚继光等人的进攻,根本无暇分兵支援。
江东如今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九江郡辖阴陵、西曲阳、寿春、当徐、下蔡、平阿、义成、钟离、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历阳共十四县。
黄忠率三万大军征讨九江后,短短半月内连续攻克了西曲阳、当徐、下蔡和平阿四县。
寿春原本是袁术的地盘,袁术曾经横跨豫、扬州,一度称霸淮南。
当年孙坚和孙策也曾名义上受袁术指挥。
然而,随着袁术称帝后的败落,孙策重新夺回了九江,并归属扬州。
此时在寿春城外,孙翊目睹黄忠的大军已将寿春包围,心情愈发沉重。
九江郡的治所虽在阴陵,但寿春城墙最为坚固高大,这里曾是袁术登基的地方,城防自然坚固非常,最适宜抵抗敌人。
所以,孙翊集结了各县城的军队前往寿春,同时征召城内的青壮参与防御。
加上剩余的三千五百名士兵及城内的五千多名壮丁,约一万人投入防御,虽然有一定战斗力,但普通百姓从未经历过战争,一旦战斗激烈可能会成为负担。
此刻的黄忠骑马立于城外百步之处,手中长刀倒插入地,弯弓瞄准城上的“孙”字大旗。
下一刻箭矢出鞘,直接射断大旗,象征孙权势力的战旗随即倒下落在城下。
看到这幕,万余士兵发出欢呼:“将军神射,将军神射!”
黄忠听到喊声大笑起来,收起弓取出凤嘴刀笑道:“城墙上的各位听好,我是征南将军属下四镇将军之一黄忠,庐江已陷。
现我家主公带领二十万大军征讨扬州,孙权必败。
明智的投降还能保命,否则城破之 ** 们都逃不掉!”
将士们脸色大变,想起两年前被寇封打败的两万大军以及被生擒后投降的太史慈,心里难免多了些恐惧。
恐惧会使人变得软弱和易错。
孙翊见此情景咬牙切齿地说:“黄忠老贼,你若有胆子就来攻打寿春,我不会因为你年老而手软;你如果执意自找死路,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听得孙翊回话后,黄忠握刀狂笑,更加肆意。
“孙翊,一向听说江东姓孙的只有你和那位小霸王孙策两人行事同样英勇不凡。
但是今日一见,确实令人大失所望。
这算什么勇敢的行为?竟不敢出城与我一战?”
“难道你怕一个老卒如我这般不成?”
黄忠挑衅的话使孙翊顿感愤怒涌上心头,恨不得立即杀出去宰了对方!孙翊性格如同其兄长,虽然武艺高强,但脾气暴躁。
他提枪便准备出城挑战黄忠!
身旁的副将见状立即制止,
“将军,那黄忠杀了夏侯惇,武功非常高强,不是一般人可比。
这次若是将军出战有失,对江东会是一场大灾难。”
听到副将劝阻,孙翊更加生气,
“黄忠只是个老卒,斩杀夏侯惇也是因为用计,我们现在不出城固守寿春,真能救得了大局吗?二哥现在自顾不暇,如果我们不借此机会击败黄忠,江东终究难逃覆灭之运!”
“休要再劝,我决心已定。
牵我的战马过来,我要出城斩了黄忠!”
听罢这话,副将深叹一声。
是啊,豫章实力尚在,然而孙权无暇支援九江和丹阳,因此唯有拼死一战。
不久之后,寿春城门轰然大开,孙翊跃马而出,手持长枪,怒吼道:
“黄忠老儿,拿命来!”
面对冲来的孙翊,黄忠心中一阵高兴。
说到底,他的年龄确实具有迷惑性。
任何人见得黄忠白发苍苍,便会以为其实力不符其名,而轻视于他,加上孙翊本身脾气温躁,于是就这样冲杀了出来。
当两人交手瞬间,黄忠的凤嘴刀猛击孙翊手中的长枪,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金属交响声。
这一招下,孙翊感到对方传来的力量强大至极,身形动摇不已,差点 ** 。
这一刻,孙翊明白自己和黄忠的实力相差不小,但他依然爆发出全部力量,招招拼命攻击黄忠!
看着孙翊如此凶悍,一时之间黄忠也难以制服他。
双方来回交锋十几个回合。
“好小子,确有不少你大哥当年的勇猛,但也只到此而已!”说话之际,黄忠一刀劈断了孙翊手中的长枪,又猛地将他拍下马来。
若有机会活捉江东宗族有名将领,自然无需斩尽杀绝。
孙尚香毕竟是自家主公的妻子之一,所以这些俘虏全交给主人裁决即可!
随着孙翊摔落地上,立刻有士兵从黄忠背后冲出将其生擒,并五花大绑。
目睹主将被擒,寿春城中江东将士面露惊惶之色,斗志锐减。
连主将都被生擒,这一战还有继续的必要吗?
ps:今天编辑通知说书名不能使用历史人物。
这本书以后就叫作:三国——开局反大耳(不得不说,这个名字简直太巧妙)二.
孙翊被擒后,黄忠举起手中的凤嘴刀,遥指寿春,怒喝道:“你们的主将已被俘虏,还想负隅顽抗吗?”
见黄忠如此怒吼,再加上已沦为俘虏但仍带着不甘神色、嘴角鲜血流淌的孙翊,寿春城内的副将看着身后仅存的数千士兵与那些面露恐惧的士卒们,过了许久后黯然摇头,叹声道:“投降吧,城中的百姓是无辜的。
既然是注定要败,何必让更多人枉死!”随后,他下令大开城门。
见到这一幕,被擒的孙翊满脸绝望地哭喊:“大哥啊,看看你找来的继承人!明明有兵力却不救援九江,怎么办,怎么办啊八七七!”
听了孙翊的哀嚎,黄忠却满脸喜色。
南郡出兵,能够迅速占领九江郡,这令他无比欣喜。
接下来,黄忠率兵接管寿春,并派兵分头攻占九江其他各县。
孙翊之所以会对孙权有怨言,起因是当初孙策临终前商讨继承人时,有的大臣曾提议孙翊接位。
毕竟他和孙策性格相似。
但最终孙策还是将大权交给了二弟,这也埋下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当然孙策未选择儿子孙绍接任,确实体现了其深远考量。
而今既然孙翊已成为阶下囚,黄忠并没有杀他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