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即部署了五百兵力随自己冲击城墙,以消灭弓箭手,保障后方主力的安全推进。
利用长牌和藤牌抵挡袭来的乱箭,待敌人再次准备拉弓搭箭的瞬间,戚继光率领着手持武器的精锐冲上前去,弓箭手毫无招架之力,纷纷倒下,城墙迅速被夺控。
见到此景,陈登脸上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意识到自己因担心张辽和李通的安全而疏忽大意。
这种失误导致广陵郡落入他人之手。
戚继光从容笑道:“陈大人,大局已定,徐州兵马所剩无几。
您既然足智多谋,何必继续抵抗呢?曹操即便知道此事,也来不及援救。
更何况如今广陵已在我们的掌控中。”
陈登明白事态严重,作为徐州的世家之一,陈氏家族素来见风使舵,他料想即便现在负隅顽抗亦是无用之举。
况且,寇封势力正盛,已占有荆州、扬州与豫州三大重地,若能收编徐州,则更是如虎添翼。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陈登只能接受这一既成事实。
这世上总有人能够脱颖而出,寇封成就霸业的机遇也未必会少。
陈登不禁皱眉思索,若降于寇封,万一徐州再为曹操所夺,陈家将如何自处?斟酌良久,陈登最终还是决定表态:
“将军若能保证对徐州百姓毫无伤害,并且不刁难陈家,我们自可投降。”
戚继光听了哈哈一笑:“先生真明智,接下来烦请先生写几封书信,协助我军夺取徐州!”
对这些世家大族而言,保住家族是首要目标,至于天下如何,已是次要之事了。
特别是在东汉这个世家权势达到顶峰的时期,许多诸侯都受其制肘,连曹操亦不例外。
因此陈登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
城内的抵抗日渐减弱,此时杨再兴和罗成带着部队赶到,戚继光下令道:“如今广陵郡已收入囊中,前往东海与下邳的道路完全畅通,请二位将军分别领兵拿下此二地。”
随后他接着说道:“待张先和李成两位将军到来后,驻守东海和下邳,然后两位再去攻占彭城与琅琊吧。
这里还有陈登写的书信,请尽量劝降他们,如无法劝降再行强攻。”
两位将军听令之后随即准备起兵前往。
戚继光则命人找来医匠细心照料受伤的李通,并亲自来到了广陵郡的郡守府查看。
面对着一幅描绘全国十三州的地图——虽然绘制有些简陋——戚继光的目光转向徐州,笑道:
“一旦拿下了徐州,就能把豫州、扬州、荆州连为一体,主公统一天下的事业便有望成功。”
广陵郡被攻下、陈登被迫投降后,徐州的大局已基本稳定。
即使曹操得知消息赶来援助也为时已晚。
从一开始就以速战速决策略突袭,迅速消灭了徐州的有效战斗力量,然后再行进攻击。
正如预期,当截住张辽大军后,戚继光只用了一天就解决了五万兵马并攻克了广陵郡。
随着杨再兴和罗成率兵向东海和下邳发起进攻,预计用不了多久便能全面控制徐州,切断其与曹操间的联系。
但占据徐州还不够,张先和李成抵达后,他也将带主力前赴琅琊驻防。
抵御曹操反击才是重中之重,或待到来年春,依然稳占徐州之地,这样寇封面据半壁江山之势才能进一步展开,最终推进与曹操争夺益州的战略布局。
与此同时,当戚继光攻克广陵郡之后,张辽的信件才刚途径徐州,朝着关中进发。
在关中地区爆发的战事,随着马腾和韩遂兴兵入关,曹操起初仅派遣曹仁率领五万兵马西征。
然而,司马懿建议他应借此机会,在寇封东征之时平定西凉,消除西方的威胁,以争天下之势。
因此,曹操亲率大军前往关中主持战局,对徐、扬州则寄望于张辽与李通的五万兵马足以守卫。
殊不知,寇封仅用三个月便攻占扬州,灭孙权,击杀刘备,出乎曹操意料之外。
倘若早知如此,他会集结重兵南下,阻挡寇封夺取扬州,而不是回援关中。
自两月前,曹操亲临关中后,陇西二十万曹军也开始全面出击,与西凉联军展开激战。
最初,战局双方互有胜负:马韩联军虽有强大的骑兵,但因种族多样而命令难以统一,这些异族助战主要是仰赖神威天将军马超的声望;而曹操这边尽管兵力不逊于对方,但步卒居多,因此吃亏不少。
好在有曹仁与夏侯渊两位猛将分别善守与速行作战,使得战局得以拉锯。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马超越战越勇,在一次激战中突破了曹操的大营,连曹操本人也不得不亲自撤退,其虎卫许褚也陷入苦战无法及时脱身。
在鸣金收兵后,马家诸将顺势杀出,造成了曹军惨重伤亡,马超更是率精锐铁骑一路追击逼得曹操割须弃袍。
这场战争不仅大增马超威名,若非许褚关键时刻甩开庞德赶来相救,恐怕曹操命悬一线,整个局面将崩解。
经历这场战斗后,曹操意识到一味防守并非良策,半月之后他亲率十五万军队与马腾、韩遂在西凉决战。
贾诩提出建议利用温差在夜间构筑冰城以抵挡西凉骑兵,并收到奇效——曹军由劣势转向有利,更通过夜袭取得重大胜利,迫使西凉联军逐渐有了撤军的想法。
当下,在西凉联军的帐内,包括伊籍在内的一众重要将领马腾、韩遂、马超、阎行、伊籍与庞德齐聚一堂。
伊籍在其中担任着联系寇封与马韩联军的关键角色,为了加速攻克关中并迫使曹军主力向西分散而积极参与军事策划。
但现在,随着曹操发起反击并建造冰城后,局势突然倒转。
这一刻,韩遂不无遗憾地说道:
“伊籍先生,我等与征南将军结盟,攻打关中已经损失了超过五万兵力,却连一座城池都没有攻下。”
“眼下冬季将临,西羌诸部也蠢蠢欲动,而我们西凉原本就匮乏物资,如此持续战斗,恐怕难以支撑下去了!”
听到这些话,伊籍心中一沉,他知道韩遂和马腾联军可能准备撤军了。
于是他镇定自如,对韩遂和马腾笑着说:
“二位不必忧虑,据时间推测,我家主公应当已拿下扬州。
只是东西两地相距数千里,消息传达不便。
等到主公占据扬州,曹操必会有所举动,那时便是我们的机会。”
“另外,两家既然结为同盟,若是贵军粮草短缺,在下愿意修书给主公,荆州物产丰富,援助些许粮草不在话下。”
见到伊籍措辞得体,韩遂顿时陷入两难,不知该如何拒绝。
稍作思索后,韩遂微笑着说:
“伊籍先生的好意我等心领,但听闻西羌已被曹操重金收买蠢蠢欲动。
如果老家被袭,我们将腹背受敌,实在难以应对!所以,我还是决定撤兵,希望征南将军不会因此怪罪。”
马腾和马超原本还想辩解几句,却被韩遂拦下。
两人想了一想,也不得不甘心答应韩遂的决定。
毕竟连续几个月的大战已使他们各自损失几万人,这是宝贵的有生力量,即便联盟是寇封提出的,可如今好处都归寇封所有。
因此他们也不愿盲目充当寇封手中的刀。
就这样,众人皆有撤军之意。
最终韩遂和马腾对伊籍表示感谢,暗示其可以回荆州复命。
然而,就在伊籍离开、韩遂马腾准备撤离之时,传来一个让他们骤变色的消息——
一名斥候急匆匆报告:“禀告主公,徐州张辽将军传来情报:寇封领军全取扬州,击毙孙权,并将刘关张三兄弟斩于阵前。
目前张辽正率军向北撤退,担心寇封面北进攻,望主公支援徐州。”
曹操听完这话面色骤变,刚刚还在策划追击韩遂马腾联军,现竟要应对此事:
“什么?寇封这小子三个月内居然全占扬州还消灭了孙权刘备?”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他大感意外。
他从未料到自己的宿敌刘备会这样快丧身在寇封手中。
即使有关羽张飞两大猛将辅助,按理来说也应该能突围才对。
“唯有孙权败亡尚在预料之中。”曹操作为一个经验老道的政治家并未太过惊讶于此;唯独对于刘备和他的义弟们死亡的消息让曹操心中隐隐感到空落。
毕竟二人自黄巾之乱起就开始争锋对决,历经几十载,这种情势转变还是让他颇为怅惘。
曹操深思熟虑一番后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次严峻挑战,必须迅速调整策略以应对新局面。
可以说,真正理解曹操的人非刘备莫属,同样,深刻洞悉刘备的也正是曹操!曹操与刘备虽为生死对手,但他们之间却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互敬重,彼此的行事方式却又截然相反。
一方以仁义自律,誓言宁负天下也不背弃众人;而另一方则主张“我宁可辜负天下人,绝不让天下人辜负我”。
即使有人诟病刘备的行为并非完全出自真心,至少表面上,他的行为一直保持着仁义的形象。
然而,寇封的出现彻底动摇了这种表面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