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台上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程天运这边。只见排在最前面的第一个百人方队,在三名旗手的带领下,先是原地踏步,然后开始齐步走,一直向前。
走在最前面的三名士兵中,中间的那名士兵,举着一面军旗:旗杆是一杆金穗长矛,旗面是红色背景上绣着四个金色的粗宋体大字“禁卫先锋”,旗面的边缘是一圈金色的金线穗。三名士兵齐步走过阅兵台左边的白线时,立即改成成了正步走,踢着正步走过阅兵台。
跟在后面的百人方队,前面也有三个带队的士兵,但没有举旗,也没有拿枪,只是带着紧跟在后面的百人方队往前走。就在他们刚刚走到阅兵台前时,突然有人喊“敬礼——”,紧接着三个带队的士兵一齐把头稍稍斜向阅兵台方向,同时向着阅兵台敬礼,身后的百人方队同时把手里的1888式步枪同时向前举起来,刺刀斜斜向上。百人方队踢着正步走过阅兵台,一直走过阅兵台最右边的白线,才由正步走改为齐步走。就是这样,四十个方队依次通过了阅兵台。
站在阅兵台上的载沣完全被这样的分列式震撼了,太威风了,太雄壮了,今天禁卫军给了他太多的震撼。不光是他,小德张,增祺,刘守信,还有韩福都大呼过瘾。看着大家的反应,戈辉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这是对禁卫军最好的宣传。
增祺看了看刘守信:“少安,你的兵做得了吗?”
刘守信轻叹了一声:“将军,目前还做不了。”
增祺轻哼了一声:“就知道你做不了。”
分列式结束后,戈辉对载沣说:“王爷,感觉如何啊?”
载沣不住的点头道:“不能用一个‘好’来形容,但也只有用‘好’才能最直接的表达。真的太棒了,过瘾。”
戈辉又道:“那就好,接下来我们去看战士们的队列表演,还有常规的军事训练。”
载沣点点头,他现在越来越喜欢禁卫军了。
载沣等人在戈辉的带领下,走下了阅兵台来到大操场。
分列式结束后,士兵们开始了正常的队列训练,士兵们按照口令,向前看,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
戈辉带着大家从士兵队列的边上经过,一边走一边给载沣介绍:“我们每隔五天做一天像这样的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有三个好处:
一、队列训练,能够塑造军人特有的气质,树立威武的军人形象。首先,队列训练是军人由普通老百姓向合格军人转变的必由途径。严格的队列训练,以使人做到“站如松,坐如钟”保持一个良好的军人姿态。其次,队列训练能够塑造良好的军人气质。队列训练的大强度,队列动作的高标准,队列生活的严要求,能够培养军人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形成威武、坚定、英勇顽强的军人气质。
二、队列训练,能够提高军人的服从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军队是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严格的纪律性。未来高烈度下的大规模战争对军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要求军人必须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命令的意识。而队列训练正是提高这些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经过严格的队列训练,才能培养军人坚决执行命令、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
三、队列训练,能够培养军人的正规意识,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正规化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前提,没有正规化,禁卫军就不能保证高度的集中统一。有位元帅曾经说过:‘正规化就是要把全军的各个方面用正式的格式,即条令的规定彻头彻尾地统一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真贯彻执行队列条令,搞好队列训练,无疑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对那些刚刚加入禁卫军的士兵,进入军营的第一步就是认认真真搞好队列训练,,确实从各个方面培养军人坚毅刚强的气质。”
听了戈辉的介绍,有着多年从军经验的刘守信和韩福不住的点头,他们俩是从心底里佩服戈辉了。戈辉真的很会带兵,估计也很会打仗,他决不会是一个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人。
看完了队列训练,戈辉又带着大家来到常规和体能训练场。
训练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训练设施,有两队士兵正在进行军事训练的比赛,每队出一名士兵,从训练场的这头,跑到那头,这个过程中,要经过很多个训练设施,士兵必须完成每一个训练设施,并争取第一个跑到终点。第一名士兵跑出去了,没多久,第二名战士也跑出去了,一个接一个的跑进训练场。
另一边,格斗训练场上,一部分士兵正在对练徒手格斗,还有一部分在练拼刺刀,有一对一的,也有二对一的,也有二对二的,还有三对三的,还有一部分在集体练习徒手必杀格术。
载沣看着奇怪,这些士兵练的可不像是武术啊,其他人也这样认为。刘守信和韩福都是练家子,他们能看出来,那些士兵练的不是武术,在他们看来那就是瞎打,和小孩子打架差不多,跟本没有招式,就是手狠了点儿,都照着要害下手。
载沣犹豫了一下后,问道:“他们练的不是武术吧?”
戈辉连忙给载沣解释:“不是武术,是我教给他们的近身格斗术,战场上免不了短兵相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对方杀死。我的士兵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没练过武术。练武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我们没有这个时间,他们也练不了。于是我就想了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招毙敌。所以,我教他们一招就杀死人的办法,招式简单,直接,好学,虽然不好看,但手狠,能杀人,这就够了,拼刺刀的‘拼刺九式’也就走的这个一招毙敌的思路。其实话说回来,打仗就是杀人,不用讲究招式漂亮,只要能把敌人杀死,把敌人杀光,仗就打赢了,这就是最漂亮的。”
听了戈辉的话,大家都频频点头。戈辉通俗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千古不变的战争真理:打仗就是杀人,把敌人杀光,仗就打赢了。
戈辉继续带着大家往前走,一直走到巷战训练场。戈辉停下脚步,说道:“王爷请看,士兵们正在进行巷战训练。”
载沣抬眼望去,禁卫军的士兵们正在很多房子里穿梭前进,那些房子也很有意思,只建了一个大框,有的有门有窗,有的没有门没有窗,很多房子都没有房顶,墙壁也是高的高,低的低,街道倒是满宽的,但却堆了很多装满东西的袋子,这个地方很意思,载沣并不理解“巷战”是干什么的。
“巷战?”载沣不理解地问道:“巷战是干什么的?”
戈辉连忙小心的解释:“巷战就是在城里打仗,敌人已经攻进城里,防守的一方,只能依靠城里的屋舍与敌人继续战斗。如何在巷战中,大量的杀死敌人,这就需要对巷战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在未来的战争中,巷战一定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战斗,所以必须从现在就开始练习。”
戈辉又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洋人进北京那天晚上,北京城里的战斗就是巷战,只不过当时我们的守军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所以打的很狼狈。”
小德张突然吃惊地问:“那天晚上你在北京城里?”
戈辉点点头:“是的,我和我的十三个兄弟都在北京,董福祥将军率军在朝阳门一带与俄军血战的时候,我们也在偷袭俄军,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就是我开枪打死的。”
小德张点点头:“戈辉,佩服,我小德张就佩服敢和洋人真刀真枪干的人。”说完,又狠狠地一抱拳。
戈辉也连忙一抱拳:“公公过奖,我和我的兄弟,只是做了作为天津武备学堂的学员应该做的。”
载沣接过话来:“戈辉,你一心为朝廷,小王都看在眼里。今天,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很有收获。”
戈辉急忙谦虚道:“只要王爷不怪戈辉照顾不周,那戈辉就千恩万谢了。”
载沣笑了:“你不用客气,我说的都是真的。”
戈辉掏出怀表看了看:“王爷,今天差不多了,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也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载沣点点头:“好吧,那我们回去吧。”
于是,戈辉带着大家回到军官宿舍区,又把各位都送回各自住的军官宿舍。
晚饭前所有人又来到了基地大食堂门口,看到刚刚完成了十里地负重跑的士兵们,回到食堂门口集合,站成多个方队,开始唱歌,晚饭前唱的歌是《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和《禁卫军人之歌》,还有《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
载沣再次被这三首歌打动了,第一首是歌颂禁卫军的,第二首唱的是将要奔赴战场义无反顾的军人,第三首唱的是军人浪漫的爱情故事。简单易懂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朴实细致的情感,让载沣除了喜欢还是喜欢。
载沣不得不问戈辉了:“这些歌都是谁教的,谁写的?”
戈辉连忙谦虚地说:“王爷,这些都是臣瞎写的,只为了好听,让战士们的军旅生活不至于太枯燥,所以就写了这些歌曲。”
听了戈辉的回答,大家都像看见鬼了似的,盯着戈辉猛看,看得戈辉不知所措了。
其实戈辉是装的,戈辉能理解大家的震惊,但戈辉得继续装下去,他连忙惊慌失措地说:“王爷,你们这么看我,我身上哪里出了问题吗?”
小德张摇摇头:“戈辉啊,你身上没有出问题,我们是在想啊,你带兵带的这么好,课讲的也好,怎么你还会写歌词谱曲子啊,还有你不会的吗?”
戈辉连忙说道:“公公过奖了,戈辉其实也就只会这么多了,我不过是一介武夫。”
载沣接口道:“我大清的将军,要都像你这样,洋人也不敢在我大清横行了。”
戈辉连忙又道:“王爷您的话让臣惭愧了,臣没有什么特别之久,打仗还是得靠兄弟用命,臣一人再强,如果手下人不用命,也是白扯。打赢战争,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共同用命的结果。”
看到戈辉这么谦虚,载沣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今天的晚饭比中饭还要丰盛,除了荤素搭配之外,又多了两盘肉菜。
刘守信看了这样的伙食,心中不禁感叹,真的没法比啊,自己手下的兵,天天吃的也就只是土豆白菜之类的,一个月才见一次肉,八角台可倒好,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肉,真的是没法比啊。和他有同感的是韩福,作为载沣的卫队,伙食明显要比别的军队好,但是也没有做到天天有肉吃的程度,顶多每天在菜里加那么几块肉,让士兵们沾沾浑腥,仅此而已,这个伙食真让韩福眼馋啊。
当军官的都这样想,手底下那帮当兵的就更别提了,很多卫队的士兵都不想走了。和临桌吃饭的禁卫军士兵打听,禁卫军招兵不?禁卫军的士兵回答他们,禁卫军招兵有要求,十七岁到二十四岁,小了不要,超过了也不要。卫队的士兵当时就蔫了,因为他们都是当了好多年的兵了,都超了不是三岁就是五岁,看来是肯定没戏了。
戈辉给载沣介绍说:“下午训练时间比较长,士兵们的休力消耗比较大,所以晚饭要比中饭还要丰盛,再有,士兵们晚饭结束后,还要进行一个时辰的训练,主要进行格斗训练,如果吃的不好,士兵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载沣一边吃一边点头道:“你们想的很周到呀。但是,天天训练这么长时间,士兵们受得了吗?”
这不光是载沣想问的问题,小德张、增祺、刘守信,还有韩福等人都想问这个问题。
戈辉淡淡地说:“当兵不训练干什么,呆着吗?军饷也不是白拿的,训练就像他们在地里干活一样,不是白干的。训练也是一样,将来是要打仗的,是要拼命的,今天不练好,明天怎么上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就是我告诉每一名士兵的话,想不训练可以,那就不要在这里当兵,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一天兵,就必须训练一天,还必须得豁出命来训练。在训练场上受伤,比死在战场上强。”戈辉淡淡的声音,每一句话都重重地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刘守信和韩福是经常带兵的人,对戈辉的话还是非常能理解的。载沣和小德张,还有增祺就差了一些。但他们还是能听明白戈辉想说的是什么,所以也就不再多问了。
今天的晚饭虽然同样是在大食堂和士兵们一起吃的,但大家都觉得吃的很好,很满足,今天也收获很大。
载沣通过这一天的观察,对禁卫军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也在心中盘算,等他回了北京,应该怎么样编练北京的禁卫军。
小德张今天对禁卫军也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更对戈辉有了很深的认识。从进宫起,他就学会了察颜观色,学会了如何更快的了解一个人。虽然他现在才只是二十六岁,但他在宫中这十一年中练就的看人的本领,却一点不差。在他看来,戈辉是人中龙凤,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愿意为朝廷干大事的人,如果我能帮他在太后面前美言几句,那他将会有更大的前途,相信到时候,戈辉不会忘记他的。这也是投资啊!
吃过晚饭后,大家也都累了,都回去休息了,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载沣觉得自己过的很充实,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