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压根就不想回那个家,只想在这家呆着,听见亲爹妈走出院了声音,才从大衣柜后面钻出来,一头扑进陈妈妈怀中放大哭,陈妈妈抚摸着点点昨天被亲爸削红的脸旦上的又肿又鼓的掌印,紧紧把点点搂在怀里!反正快放长假,不回去就不回去吧,只不过是添只碗多双筷子的事。
白天陈爸爸去上班,点点就帮陈妈妈干活,背着弟弟小虎子玩,陈妈妈身体不好,家里的重活点点就抢着干,没事就劈柴火,才几天就把小棚子塞地满腾腾的!吃完饭趴在饭桌上教弟弟虎子写字,这几天点妈也顺道来过几回,陈妈妈冰寒似的脸,也不打招呼,看都不看这个后妈!点点一下溜进屋把门反锁着,任凭她喊破嗓子也不吱声,而弟弟虎子两手一伸拦在门口,虎声虎气吵吵“点点哥不在屋里!”点妈尴尬地在院子里待了一会,见没人理她,只好自己找个台阶下,“你们忙吧,我走啦,有时间再来,不用送!”
正巧医院打扫卫生的阿姨退休,正好空出一个名额,别看是医院打扫卫生的,那可是有编制的,点妈知道自已家那儿住在老陈家,陈家就一个人上班,挺困难的,自个又帮不上他家什么忙,于是直接到秃瓢院长要那指标,院长的意思说这个名额早就内定了,多少人盯着呢?再说那姓陈的和你无亲无故,你在那着什么急?点妈是不依不饶,非要把这个名额要到手,不给她就来横的,下班不回家跟着院长到他家,说是不把名额给她,她就从此住在他家,一进院长家,就嫂子长嫂短的,一屁股坐在床上和院长夫人唠着,到吃饭时,也不客气和院长一家人挤在一张桌上吃,吃完一抹嘴就又坐在床上和嫂长唠着家长里短,院长一看好嘛这娘们是铁了心要住在自己家和自己耗下去!
不就是一个名额吗?,也不是什么大事,又不是自家用,干嘛如此呢?院长真是无奈地很,这娘们认准的事,没有她干不成的!自己可真是见识过!只好认输!早早投降,也卖个人情给她,老院长可明白,今天如果不把这个名额给她,等一下那个她的闺蜜副院长整不好也会来他家凑个热闹,于是看了一眼这位赖皮缠,点妈一看,立马明白,这事算是定下喽,于是不言不语起身就跟婶子打个招呼,起身回府,院长把点妈出门,点妈一脸真诚的说,“唉,谢谢院长成全!”自家这点事闹的半个小镇都人人知晓,那晚儿子天黑出走,几乎有上百人帮着自己找了一夜!要不是陈家那男的,在十几里外把儿子找回来,后果真不可想象!真不知如何报答,想着想着点妈两眼闪晶晶的,几乎马上就要倾刻而下。院长只是理解地点点头,看着点妈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夜幕里!
点妈来来回回上上下下为此跑了近一个月,终于把这事给办扎实,把一张表格递给陈妈妈!陈妈妈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今生还会遇到这等美事!从今天开始自己可是国家的人啦!想想每月那可是二十六元呀,在医院工作,尽管是个扫院的,可每天中晚还有两顿免费的饭食!她家那口子每月才三十二!这年头找个正经的工作有多难,而她家又没权没势的,连一个亲人都没有!陈爸的工友们一听此事,那真是羡慕嫉妒恨,那一夜他们二十几个人,只有陈爸把这孩子抱走了,这才叫好人自有好报,陈妈妈说那夜她家男人抱回的哪是一个孩子,这分明就是一个财神爷!
陈爸爸家在大山里一个山沟里,上有两个哥哥,下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姐姐早已嫁到大山外!全家穷的挤在一个破茅草屋里,村里没有多少耕地,都是旱坡地,根本不够吃,山里的山货倒是不少,可没有公路运不出去,就是运出去也卖不了几个大子!真是越穷越要生,而且重男轻女的风气浓地很,这个地方家里没有几个壮实的男儿,就会被人看不起,就会被欺负到家门口,陈哥上面大姐之后应该有两个姐姐的,可一落地就被奶奶整走再也没有了信息,这成了他们陈家的一个禁忌,陈家唯一的女儿,陈哥的大姐,嫁地远远的,买了一个大价钱,大姐自从嫁走后再也没回娘家,就象江水中的浮萍一去了无音讯。两个哥哥都近三十这辈子根本就说不上女人,陈爸爸心想他这辈子跟两位哥哥一个样,永远住在这间破茅草屋里,永远不会有女人嫁给她!
他们陈家村的男人和女人可能生长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之地,长的都十分清秀,陈爸爸他们哥六个去镇上赶墟,无不招来频频的回头,可在此地美和漂亮有何用?还不如家里养一头猪,养一头猪宰啦还能卖几个大子,可漂亮的男人能养活嫁给他的女人吗?他自己活地猪狗不如,哪还有女人肯跳进这个火坑?这年头山里的女人都一心嫁到山外,哪怕嫁给的那个男人是歪瓜裂枣,山外的女人就是肯嫁进山里,山里的男人又能拿什么来娶她呢?
不过事也有例外,真有个女人看上陈爸,肯嫁给他!这个女人是陈爸的小学同学,叫赵小红!陈爸只读过一年小学,说 到底就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赵小红也才读到初中,就因为她爸是大队党支部书记!所以她在大队当保管员。赵家在这一带可是个大家族,赵家乡大队十二个自然村几乎百分之八九十全姓赵,在这里大事小情只要赵家族长不点头,那是是啥也干不成,而赵氏族长就是赵小红的爷爷,曾经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而未来的党支部书记一定就是她的哥哥!
大队书记亲自到陈家说媒,只有一个条件,让陈爸爸到赵家当上门女婿,大队书记拍着陈爸爸的肩膀“丑妻近地家中宝,小伙子你有福啊!“陈家父母和大哥也不管陈爸爸同意不同意,毫不犹豫一口答应,陈爸爸结婚家里没掏一分钱,住的房子,全套的生活用品,就连陈爸结婚时穿的里三新外三新都是老丈人出的,而赵小红的嫁妆里还包括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一款上海男士手表。赵小红在婚礼上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虽然陈爸入赘赵家,但他们的孩子仍然姓陈。婚后陈爸爸在大队担任民兵连连长。
俗语说喜字连连,也就是陈爸与小红结婚才半年,省交通局来招工,赵小红反复思量给他的丈夫选了一个又远又累,几乎她们赵氐家族没人愿意去的岗位,公路养护工,虽然又苦又累,但不与家族发生利益冲突,又是有编制的,工资还高,而且每月还有四十五斤粮票,还有一些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