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张培安没有选择回东北与亲戚朋友相聚,而是留在了淮海替程小云值班。程父还好,程母据说刚做了场小手术。
虽然程小云实现了理想,但也因此失去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兜兜转转间,舍弃了这样又舍弃了那样,最后发现样样都很重要。
张培安的朋友不多,他也不想舍弃这份情谊。于是他给蒲中玉和吴德光分别打了电话。
蒲中玉这边的新城计划过于庞大,因此很是麻烦。不过,黑龙军团这边发展向好,在胖子圣堂的带领下,一切业务都在蒸蒸日上。
电话里,吴德光的语气却比较奇怪,原因是他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越洋电话,一个最不该也最不想给他打电话的人,联系了他。
当得知藤原莉香生了个女儿时,吴德光感叹自己真是个“神枪手”,同时也满心尴尬。之后,藤原莉香就询问起吴德光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
吴德光想说“神枪手”算不算,但听藤原莉香的语气,显然这个玩笑并不适合。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藤原莉香又像查户口似地把吴德光的直系亲属问了个遍。
最后,藤原莉香满怀失望地挂断了电话,吴德光心里暗自腹诽:咱们俩的孩子怎么可能是觉醒者?我从小就抗揍还会爬树,这算是超能力吗?
支支吾吾中,吴德光向张培安讲述了他与藤原莉香的对话。
张培安听完后,愣了几十秒。
当初之所以把吴德光弄来,一方面是想摆脱藤原莉香对自己的纠缠,另一方面则是吴德光这小子的黑化,也是因为当年的事情引起的。所以他想解开这小子的心结,没想到这小子,直接就“提枪上马”了。
还真是个禽兽!
没想到自己这个恶作剧似的举动,会带来这样的结果,并且他还有了不祥的预感。
又过了半个月,张培安果然接到了藤原莉香的电话:
“培安君,请救救我和你的儿子!”
张培安有些懵,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对于在樱花国自己有个儿子的事情,张培安的情感中是很模糊的,甚至到了缺失的地步。但想到女儿可爱的脸庞,儿子的身影又在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对于藤原莉香一开始就是王炸的请求,张培安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他还是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想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电话里,藤原莉香大体讲述了一下藤原家现在的内部状况。
随着华夏国的崛起,漂亮国越来越觉得自己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以至于调动越来越多的资源来对付华夏国。而作为其在东亚的一根钉子,樱花国必然首当其冲。
藤原家这个亲华派,受到排挤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所谓船大难掉头,像藤原家这种庞大的家族,想短时间完全转向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带来了诸多问题。
首先就是家族成员众多,其中的利益纠葛也不胜枚举。在外部压力过大的前提下,使得内部的一些人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不过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如今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下一任家主上。
藤原佑树的父亲,藤原圭太已经很老了,之所以一直把持着家主之位不放,还是对儿子们的不放心。
本来老大是个很好的继承人,可惜前些年出了意外,过早地身故了。而余下的儿子中,要属二儿子和三儿子还算比较出色。只是老二做事有些浮躁,每每喜欢简单粗暴的方式;老三则恰恰相反,城府极深,有时候连老圭太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再有就是老三是庶子出身,这些年没少受到兄弟姐妹的排挤。如果有一天登上家主之位,老圭太怕其余的几个儿子都有性命之忧。
所以老圭太属意的是二儿子,但老三家偏偏又出了个觉醒者的孙子,这又使老圭太动摇了。
人一旦老了,往往就会思虑过甚,从而导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举棋不定。接班人的事情如此,对华夏国的立场上也是如此。
前些年因为对华夏的友好,使藤原家赚得盆满钵满。如今想仓促掉头,很容易两边都不讨好。犹豫间,两件事就都耽搁了下来。
但老圭太的身体却不允许他再拖下去了。
一个星期前,老圭太又一次住进了医院,医生们集体给出了不乐观的预判。这让原本就暗流涌动的藤原家,在内忧外患下,形势愈发严峻。
藤原莉香的意思是希望张培安能为她找一个觉醒者的女婴,行“李代桃僵”之法。这样不但能增加藤原佑树这边的砝码,还能坐实她“觉醒者之母”的称号,并且还能让一些中间派站到藤原佑树这一边。可谓一举三得。上次之所以花费那么大力气掳走小清水,也是存了这个心思。
如果一旦藤原佑树不能上位,那么等待他们的极有可能是残酷的清洗。所以藤原莉香现在很需要一个拥有觉醒能力的女婴。只是纵然藤原佑树经营多年,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到。无奈之下,藤原莉香只能“求”到了张培安这里。
只是这事不是不想帮,实在是做不到啊!纵使现在的觉醒者数量多了不假,但也不是白菜豆腐满街跑的存在。
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藤原莉香长长地叹了口气道:
“如果那一晚是培安君就好了!”
藤原莉香带着遗憾挂断了电话,张培安则是一阵无语。
他感觉兜兜转转间,自己又被绕了进去。自打和这个女人有了瓜葛后,仿佛有一根无形的丝线,一直牵动着彼此的联系。这种感觉很不好!
嘟嘟的忙音声,把张培安拉回到了现实。虽然对所谓的儿子没见过面,也谈不上感情,但还是平添了一份担心!
这种胸口压了一块石头的感觉,让他相当难受。想帮忙又帮不上,又不能和人说起。
极少饮酒的他,想找个地方喝点。于是开始了漫无目的地寻找,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小吃一条街。
灯火通明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卸下疲惫的人们,组成了这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画卷。
张培安走到一家店铺门前,隔着窗户就能看见里面三三两两的客人。看客人的数量,这家店的味道应该不错。
于是他迈步向前,走到台阶时,他想起还没有看店的名字。于是抬头望去,一条硕大的长匾额上写着四个字——侯记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