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下的触感冰凉而光滑,屏幕上反射出的光芒映照着凌霄深思的眼眸。这块被命名为“精卫”的电容屏,无疑是一件划时代的杰作,它赋予了“启明”与这个时代其他通讯工具截然不同的交互潜力。
但这还不够。再完美的躯壳,也需要一个足够智慧的灵魂来驱动。
凌霄收回在屏幕上画圈的手指,心中已有了决断。他没有在测试间过多停留,转身便通过内部通道,再次来到了昆仑基地的神经中枢——中央控制室。
巨大的全息屏幕墙上,关于“精卫”屏幕的测试数据和参数还在滚动,但凌霄的目光已经越过了它们,直接投向那悬浮在控制台前、由无数蓝色光点组成的、不断变幻形态的盘古AI交互界面。
“盘古,”凌霄的声音在空旷而安静的控制室中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性,“‘启明’需要一个配得上它的灵魂。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盘古的几何图案旋转速度微微加快,似乎在瞬间调动了庞大的计算资源。
“定义需求。”平静、中性的电子音回应。
“第一,极致流畅。”凌霄伸出一根手指,“我要的是如丝般顺滑的操作体验,任何卡顿、延迟都是不可接受的。必须与‘盘古芯’和‘精卫’屏完美协同。”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图形化界面。彻底抛弃那些该死的命令行和单色文本菜单!我要直观、美观、现代的图形界面,让用户一眼就能看懂,凭直觉就能操作。”
“第三,充分发挥多点触控的优势。”他的手指在空中做出了捏合、拖拽的手势,“所有的交互逻辑,都要围绕这一点来设计。”
“第四,稳定可靠,并且要尽可能地降低功耗。”这是基础,无需多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凌霄的眼神变得格外深邃,仿佛看到了未来移动互联网那波澜壮阔的图景,“需要一个清晰的、类似应用程序商店的基础框架,以及简洁明了的图标界面。我们要为未来的软件生态打下基础,现在就要开始!要为‘开发者’留好门!”
即使初期可能只有寥寥几个基础应用,但框架必须搭建起来。这是他从一开始就规划好的战略核心。
“指令解析完毕。”盘古的几何图案变幻速度更快,屏幕上闪过无数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复杂代码结构和系统架构图,“基于自身核心冗余模块,结合对现有类Unix系统内核、图形渲染引擎及人机交互理论的深度分析与重构,可构建全新的、面向移动终端的、具备高拓展性的图形操作系统。”
“很好。代号就叫…‘鸿蒙’。”凌霄随口定下了这个同样充满华夏神话色彩的名字,“开发周期?”
“基于现有资源和计算能力,‘盘古移动oS’(代号:鸿蒙)Alpha版预计可在168标准时内完成核心功能构建与初步界面展示。”盘古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
168标准时?七天?!
饶是凌霄对盘古的能力有心理准备,听到这个数字,眉毛还是不由自主地猛地一挑,眼神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惊讶,但旋即又被他强行压下,恢复了平静。
*这家伙…开发一个划时代的操作系统,居然只需要这么点时间?它的学习和进化速度,已经快到让我感到一丝寒意了…不过,也好,时间就是生命,“启明”拖不起了!*
“我等你的结果。”凌霄没有多问,转身离开了中央控制室。
七天后。
还是那个“启明”专属测试间。
凌霄、钟叔、张斌再次聚集于此。
测试平台上,那块搭载了“盘古芯 I”和“精卫”电容屏的工程原型机(可能依然是开发板形态,但连接更规整了些)静静地躺着。这一次,它不再是黑屏,而是等待着被唤醒。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块屏幕上。
随着盘古通过远程指令启动系统,屏幕应声亮起。
没有漫长的等待,几乎是瞬间,一个简洁而富有科技感的星辰Logo一闪而过,随即进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锁屏界面。界面中央是清晰的数字时钟和日期,下方有一行文字提示“向上滑动以解锁”。背景似乎是一张动态的星空壁纸,深邃的蓝色背景上,有点点星光在缓慢流动。
钟叔和张斌再次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凌霄伸出手指,按照提示,轻轻在屏幕底端向上滑动。
如同拉开一道帷幕,锁屏界面流畅地向上卷起、消失,露出了操作系统的主界面!
“嚯!”即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钟叔,也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呼。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色彩鲜明、布局规整的界面。屏幕被划分成了均匀的网格,每一个格子里,都摆放着一个设计精美的、带有圆角方形背景的应用程序图标。电话、短信、相册、浏览器(简易版)、设置…图标的设计风格统一、简洁、现代,色彩搭配大胆而和谐,与当时所有计算机和手机那单调乏味的文本或简陋图形界面相比,简直是来自未来的产物!
凌霄的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他伸出手指,在屏幕上随意地左右滑动。
如同触摸到最顺滑的丝绸,主屏幕随着他的手指毫无迟滞地左右切换,流畅的过渡动画仿佛带有物理惯性,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卡顿。
“这…这流畅度…”张斌看得目瞪口呆。
凌霄没有停下,手指轻点了一下那个绿色的电话图标。
几乎在手指离开屏幕的瞬间,一个图形化的拨号盘界面就弹了出来,数字按键清晰巨大,上方还有联系人、通话记录等标签页切换按钮。速度之快,响应之灵敏,再次刷新了钟叔和张斌的认知。
接着,他又启动了短信应用。一个简洁的对话列表出现,点击进入后,是后世无比熟悉的气泡式对话界面。屏幕下方自动弹出了一个虚拟键盘,按键布局合理,虽然可能还缺少复杂的输入法支持,但基本的文本输入已经毫无问题。
他又打开了相册应用,里面预存了几张高清图片。手指滑动,图片流畅地切换;两指捏合,图片便随心所欲地放大缩小,每一个操作都得到了即时、精准的响应。
多任务切换也被设计得简单直观。通过一个特定的手势(比如从屏幕底部上滑并悬停),一个卡片式的后台应用缩略图列表就出现在屏幕中央,可以轻松地在不同应用间切换,或者向上滑动卡片关闭应用。
“流畅!直观!漂亮!”凌霄一边操作,一边由衷地赞叹,“这才是智能设备该有的样子!盘古,干得好!”
“这…这真的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系统?”钟叔还在喃喃自语,他感觉自己的大脑有点宕机,“这界面…这交互逻辑…比我见过的NextStEp还要…现代…”
“‘鸿蒙’oS Alpha版完成度75%,基础框架稳定。”盘古的合成音适时响起,全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简化的oS架构图,清晰地标示出微内核、系统服务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最重要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层。“ApI文档和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正在生成中,预计可在48标准时内提供初版,为后续应用开发奠定基础。”
*ioS?Android?呵呵,在这个时代,老子直接把终极形态给你端出来了!* 凌霄看着眼前这令人惊艳的操作系统,内心豪情万丈,*有了这套oS,再加上未来的应用商店…一个封闭又开放的帝国雏形就有了!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他手指停留在“鸿蒙”oS那华丽流畅的设置界面上,屏幕的光芒映照着他深思的侧脸。他没有再进行操作,似乎在回味刚才那颠覆性的体验,又像是在思考这个新生“灵魂”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如同刚才oS运行时原型机散发出的、不易察觉却持续存在的热量一样,悄然浮上他的心头。
如此强大的芯片,如此绚丽的屏幕,如此流畅的系统…驱动这一切,需要消耗多少能量?
他微微侧头,目光似乎穿透了测试间的墙壁,望向基地深处那几座维持着昆仑运转的能源核心的方向,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缓缓松开。
看来,是时候解决“启明”的“血脉”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