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哥我承认什么?快吃饭!天快黑了,吃完饭早点休息!”赵烈转移了话题。
“我吃饱了!走吧!”十三公主笑道。
“吃这么一点就饱了?”赵烈笑道。
“不合胃口,还是夜郎的美食好吃,好怀念!”十三公主边说边起身。她在回忆去年尝新节的美食。
“嘿嘿!今年还想吃么?若想吃的话,在这里多呆两个月,便又可以吃到了?”赵烈试探着问十三妹。
“有这种打算!”
十三妹与赵烈走出食堂,她没有回自己的营帐,而是直奔赵烈营帐。
进入营帐,早已是掌灯时分。
赵烈点燃油灯,一时帐内明亮。
十三妹毫不客气地坐在赵烈床上,然后严肃的道:“八哥赵坚与秦魁密谋商议,要来捣乱兵工厂,并且秦魁来工部问过张师傅家四兄弟的情况。看来,他们是想绑架张家四兄弟!”
赵烈听后一惊,他已猜到他们的目的。
他早令苍寒与冷锋多多留意,同时告诉苍寒,每天抽一个时辰训练兵工厂那些工人,包括张家四兄弟。特别是训练好热兵器。
赵烈临行时,暗中告诉苍寒、冷锋、刘安与慧梅四人,对可疑人接近兵工厂,立即击杀。
现在打通了与碧林关的通道,他明日将叫一号派五十个新军回防兵工厂,专门对付秦魁与赵坚派来的人。
“哦!这回八哥赵坚来吗?”赵烈问。
“这个,小妹我可不肯定!但秦魁据说花重金在招高手,准备前往夜郎对付你这个九哥!”十三妹说道。
“哦!我倒希望赵坚这个八哥前来!”
赵烈确实希望赵坚前来,如果这一次被他抓住,赵烈决定软禁赵坚,要秦魁这个老贼低头认错。
至于秦魁这个老贼,在招募高手,有许多死士一定会来夜郎。
赵烈想到马子腾的“八义”。
现在“八义”中的老大已死,其它七义不知落于何方。
而冯致远只怕已入夜郎。
如果秦魁招死士,这冯致远只怕有可能会为秦魁所用。
赵烈这想法确有点天马行空,但细究起来,确实有一定道理。
“不知道!管他来不来!有苍总管在,他们来什么人都没用!”十三公主笑道。
她终因年纪太小,她的认知里,以为苍寒天下无敌,夜郎王府只要苍寒在,便万无一失。
“这个也是!苍前辈武功盖世!确实可以镇住一群屑小!”赵烈当然相信苍寒的实力,但天外有天,他可没那么天真,他在积极防备对手,确保军工厂万无一失。
“嗯!九哥,那个李丽华你从来不去找她?”十三公主却扯上了这曲。
“怎么了?十三妹倒是很关心李小姐呀?”赵烈一笑。
“咯咯咯!小妹我只是随便问问!小妹我在想:如果九哥镇灭了西南西北这八国,必定威镇四海!到那时,不知李丽华这位兵部尚书的女儿,有何感想?”十三公主很是得意的道。
“这种女人,她鼠目寸光,喜欢攀比,爱慕虚荣!即使错了,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自以为是的女人,刚愎自用,从来不知道反醒自己!谁娶谁倒霉!好在九哥我同意了她的退婚!”赵烈现在想来感觉自己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这么说,九哥真的对李小姐不感兴趣了?没半点想念之情?”十三公主好像对赵烈的婚姻极感兴趣。
“而今多事之秋!没时间谈儿女情长之事,等九哥我建功立业,功震南楚朝野之时,再谈终身大事不迟!”赵烈慷慨激昂而谈,显示出一腔豪情壮志!
“哦!也可以与自己喜欢的人,并驾齐驱,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呀?”十三妹笑道。
“可以呀?就如同我与小妹一样并肩作战是么?”赵烈看着小妹,满含深情的道。
“对对对!就像我们兄妹一样!”
十三公主被赵烈看得满脸通红。
今年的十三公主又大了一岁,比去年更加高挑与丰满,真的是娇艳欲滴,脸泛红晕,赵烈差点已是情难自禁!
“九哥,你怎么这么看我?”十三妹见赵烈不说话,两眼紧盯自己,不禁笑问道,“我脸上没有画上花呀?”
“嘿嘿!小妹比花还漂亮!”赵烈笑道,“小妹你太美了,真乃人间绝色!”
“你……你瞎说!九哥好坏!我不理你了!”
十三妹嘴上如此说,心里却乐开了花,她确实倾国倾城!她的九哥如此夸她,她心里当然高兴!
女人,都喜欢听别人夸她漂亮的话!
兄妹俩聊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十三公主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赵烈的营帐。
但她临走前却说道:“九哥,今晚我就睡在这里算了!”
赵烈心中一惊,但随之笑道:“这怎么行,你睡这里,我睡哪里呀?”
“你就坐在旁边看着我睡呗!就像小时候我八九岁时睡觉,你守着在我身边!”十三公主眨巴着眼睛说道。
赵烈何尝不想如此!但事实告诉他,这是军营帐里,虽然是兄妹,但传出去也不太好!
因此赵烈当即说道:“这万万使不得,以前小妹尚小,而今已是长成大姑娘了,怎能再和九哥睡在一起呀!”
“哦!是么?九哥怎么这么紧张干嘛呢?小妹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十三公主笑道。
十三公主也知道,这里是军营,她也不敢睡在赵烈帐中。
赵烈候十三公主走后,看了一会儿书,这是一本有关吐蕃的历史,这里面描写的却是有关本教的记载。
这本书里,作者把本教描写得一无是处,把它说成一个邪教。
赵烈再仔细看了看描写本教的地方,还例举了本教几大罪状,认为本教是专门愚弄人们的邪教。
赵烈一时对本教的看法举棋不定。
因为,他在别的书上,看到的本教,对它所描述截然不同。
究竟相信哪一本呢?
本教做为土蕃国的国教,自然有他的神圣之处,至少是为现在的土蕃国服务的!
赵烈知道,以一个教门治国,确实会令许多人反感!
但反感之人,定是那些诋毁本教之人。
而诋毁本教之人,也许正是那些神秘的佛教教徒,因佛教想东扩入土蕃,却遭到土蕃王权的强烈抵制。
因此,佛教东扩入土蕃,至今尚没站稳脚跟。
赵烈想了一会儿,便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