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吧,千二叔叔可真好,娶媳妇了吗?”
“……,他还没。”顾千寒疑惑,阿初问这个做什么?
“要不要娶个媳妇呀,我赵爷爷家的盈儿姐姐还没嫁人哩。”
“这个……,等到了你问他吧,我也不限制他娶亲。”
“哦,那你们先走着,我去问问。”
她说完后小身影一闪就没了踪迹,在出现的时候已经在自家屋顶上了。
千二忽得瞧见落下个小身影还以为啥呢,在看清之后便道:“你不去吃饭?”
“嘿嘿,我来是给叔叔你说终身大事的。”
“?什么终身大事?”
“就是说亲呀。”
千二闻言脚下一个趔趄,连连摆手,“不不,我这每天都不见人影的,耽误人家可不好,而且京都复杂,说不定哪天都没命了,哪能让一个姑娘家年纪轻轻守寡。”
“呸呸呸,叔叔说啥呢,有个后代不是很好吗?”按照这边的传统来说,只要有个子嗣不就是香火不断。
“小丫头,你就别想这个了,京都那边的阴谋诡计太过多端,像我这样在刀口边游走的人,一旦有了家人,会拖累主家的。”
云初初想了想,道:“叔叔是不放心我的武功嘛,你把家安在这里,婶婶由我护着,保证不会有事儿。”
千二嘴角微抽,看了一眼面前没多高的身影扶额,“这个……,我考虑考虑吧。”
“好哎,等我吃完饭就去找盈儿姐。”说完人便飞身落在了大门外。
“别……”
千二伸出的手就那样僵在了半空,未说完的话也咽回了肚子里。
刚到大门外的三人瞧见她的身影,快走了几步。
“小师父,你直接落院子里不就行了嘛,咋还落到了外面?”
“你傻啊,云丫头是不想吓着家里的人,你见过哪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能有她这身手?”杨辙白了他一眼道。
蒋清落讪讪的摸摸脑袋,“这个,我都忘了这是村落了,呵呵。”
大门本就是打开的,四人入了院子就闻到了很香的味道,勾的他们胃口大开。
“小师父,这味道可太好闻了,今天我要吃三碗米饭。”
云初初眯着眼,“哦,那给你盛三碗米,菜是我们的了。”
“啊?那不行,没菜我可吃不了那么多。”
这时,灶房内传来朱秀莹的声音,“最后一道菜马上好,你们先在堂屋坐会儿。”
“婶子,我来帮忙端菜!”蒋清落眼睛一亮,一阵风似的一头扎进了灶房。
杨辙摇摇头,看向顾千寒,“走吧表弟,去端菜。”
“我也来!”
“你还小,不用,我们三个就够了。”顾千寒拦着她。
“哦,那就麻烦你们啦,等下先给千二叔叔一根鸡腿吧,总不能让饿着肚子守。”
“都听你的。”
“嘿嘿。”
片刻后。
千二看着手中的鸡腿咽下口水,“能来碗米不?”
“行啊,叔叔等着哈。”
云初初飞身落在灶房门口,快速的去盛了一碗,还跑去屋里在每个盘子里夹了点菜,又跑出屋子。
“叔叔,接好咯。”她运转内力,将碗筷平稳的送了上去。
千二看着那没有掉出一点饭菜的碗很是震惊,这小丫头内力又精进了。
“好,这下不用闻着你们家的香味煎熬了。”
“嘿嘿,千二叔叔以后还是和我们一块吃吧,等他们带也要好久才能吃上,多饿呀。”
“那多麻烦……”
“也就一碗米的事,而且都少吃一口也就够了,再不行你可以自己吃火锅呀。”
“对哦,在屋顶上吃火锅我还没试过呢,改空倒是试试。”
云初初脑袋灵光一闪,可也是一闪而过,没抓住那个光点。
饭后。
她去了村东赵老头家里,“村长爷爷,田地增产的方法我想到了,就是我年龄小,怕是有人会觉得这方法不敢试,不听我的话。”
“哈哈,我明白,到时候谁家不信就不用跟着做了,等吃了亏他们自然就安分了。”
“是哩,怎么通知?”
“我去村东喊几家,让他们分散开喊喊,你去村尾喊,就说村长召集,让他们去广场上。”
“嘿嘿,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没啥事不去了,还是得赵爷爷呀。”
“净会说甜话,快去吧。”
两人分工合作,倒是很快将村里人聚集到了广场上。
赵程敲敲铁盆,道:“大家都安静下来。”
随着刺耳的声音响起,人群很快安静下来,纷纷看着。
“鉴于你们说粮食产量不高,去找了大丫,现在她已经找到了好的办法,如今就差你们自己实行了,都给我好好听着,有什么问题等说完了再问。”
他说完看向旁边的人,“丫头,你说说看。”
云初初点头,道:“之前有大娘去问我方法,这几天我研究了一下,总算得到了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自己制作高产化肥,至于需要什么,第一种我已经用了村里的中共去买了,其他的就需要你们自家去买了,毕竟村里的银子也没多少。”
“现在你们有问题的就一个个问,我保证都有解决方法。”
云胡氏高声道:“你凭啥用村里的中供,那里面可是有我们上交的钱。”
“凭啥?这位阿婆,你家田地不需要这些高产化肥吗?”
“不需要,我家粮食也够吃,你得把我家那份儿给清出来,最好给成银子。”
“那你确定以后都不需要村里中供的银子帮忙吗?”
“我确定,我家不需要。”
云初初眯眼,看向云家另外两房,道:“这位阿婆代表的是她自己,还是你们两家一起?”
有人道:“谁?小里正你说的那两家是谁家?”
“当然是阿婆的大儿子和三……,哦不,应该说是二儿子了,你们两家以后也不需要吗?”
至于云天佑一家她根本不需要问,因为四叔与他们不同。
云盛江看了一眼台上的小身影,略微思考就道:“我们家需要。”
“我们家也要。”二房刘氏忙开口,开玩笑,这两年听了那丫头的话后生活明显好了不少,要是不听,以后没得吃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