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
云初初将做好的东西给清河村的村民们一户发了一块,还告知了使用方法,条件是他们必须把使用后的感受告诉她。
云巧巧是第一个来的,她满脸的兴奋,“初姐姐,这皂洗完头发可真好闻,有淡淡的桃花味,而且泡沫也不少,随便打一些用了以后感觉头发顺当很多呢,和以前的不太一样。”
“那就好,这种是专门用来洗头发用的,我还会制作一些洗脸的,到时候送你一些。”
“那怎么行,初姐姐还要赚钱呢。”
“不影响,你再拿几块回家。”
“那好吧,不过以后我就自己买,不能让姐姐吃亏。”
“那要不然你入股,和小宁与兰兰一样,这样你以后就算是嫁去京都也有自己的一份营生。”
“入股?怎么入?”
“等会儿我告诉你,如今正是种植一种作物的好时候,你家要不要种上一亩?”
“肯定种,我娘说了,初姐姐说的都要听。”
“婶子倒是信任我。”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云初初才去找老爹商议,毕竟他现在是村里的里正。
“那这作物好种不?”
“好种,正好秋季雨水多,那作物也喜水,等收获的时候正好主粮都还在生长,有了它们也不怕饿肚子。”
“这么好?”
“对,另外还能种豌豆,到时候还能变成另外一种可长时间储存的食物。”
“行,我去村东一趟,你把这两种作物给我一些。”
“嗯,只要作物多起来,到时候百姓也不必因为没有吃的而饿死。”
“好。”
云承山拿着篮子去了村东村长赵铁柱家里,将大女儿说的话又重复一遍。
“村长觉得怎么样,初儿说这两样东西都很填饱肚子,有一种我家种过,味道很不错。”
“你说的是这个芋头吧。”
“对,要不要组织村民们种一季瞧瞧?”
“组织吧。”
云承山回到家,用家中的喇叭通知村民广场集合,顺便把作物给带了过去,都是熟的。
“大家都先排好队,我把吃的给你们分一下,等吃完咱们再开会。”
“里正,是啥东西呀?”有妇人问。
“大家先吃,吃完了我就告诉你们。”
两刻钟后,每个人手中分了两种食物,一块白色的,还有一个豌豆,只不过带了壳。
片刻后。
村民们眼中一亮,各自琢磨着刚刚吃那东西的口感,很是不错。
“里正,这是啥呀,口感很像红薯。”
云承山摇头,“这不是红薯,而是芋头,另外一个是豌豆,咱们村有的人可能种过芋头,也可能见过,但豌豆应该没有吧?”
“没见过豌豆,还挺好吃的。”
“确实好吃,咋种嘞?”
“我想先问问你们种不种,周期有点长,不过它们可以长期贮存,这可是最重要的。”
“那没粮的时候不就可以吃了?”
“对,所以种不?”他问。
“种啊,当然种,现在家里也能再买两块地了,肯定要种,到时候存起来也能在不同时期吃上。”
“那我就开始记录了,想种的来报名,说说种多少亩,种什么,到时候把种子给你们送过来。”
云承山想了想,又道:“你们今天回去就开始腾出来足够种的空地,这个月份种上刚刚好,没有地的就去找村长买,种村外也没事,高墙上还是能看到地的,不用怕被人偷。”
这话说完,有些犹豫着村中没多少地的也积极报备,他们也想生活多一层保障。
云初初经过这一遭得了不少银子,不过这不是她想要的,是为了考虑这个世界没有她以后也能少死些百姓,更多的是不想自己的后代吃太多的苦。
半个月时间,芋头和豌豆都被村民们种上,而她研究后决定养蜂,但这需要空地种花。
花费银子在清河村附近的山脚旁边买下不少块空地,雇佣人将草清理干净后便开始撒种,等花催种出来时蜜蜂也不会采蜜了,但可以进行移栽。
有桃树,还有好几种花,每种固定一块区域,如此采集出来的也不混杂,还有一块是多种花。
又向村中现任村长赵铁柱预定了不少她画好的蜂箱,准备了很多东西。
而这时房屋也建好了,主屋是上下两层,还有偏院和客房等,总之是房间不少,不过如今只是盖好,东西还都没买,也没做。
云初初带着夫君去了一趟镇上,偷偷将空间里的家具买了不少出来,当然基本都是木制。
忙活一番后这才邀请一些村民来添人气,布局让人狠狠的羡慕住了。
“天呐,这是咱们村第一户二层青砖房吧,还有这大院子,比承山家还要大,更气派。”
“那是,毕竟人家家底丰厚,住的好那不是理所当然。”
“说起来人家可真是疼媳妇,直接在这边也盖了房子,以后我闺女要是能碰到这样的就好了。”
“那可不好遇,人家初初那是有美貌有财力,还是大周新物司大人,样样好。”
“说起来咱们村也就承山这一家亮眼,可是清河村的骄傲嘞。”
“是啊是啊,瞧瞧这饭菜,荤菜都有一半多,今天大家可能吃个尽兴了。”
“对,还是承山媳妇做的饭菜,老香了……”
饭桌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吃的很是高兴。
饭后,村民们有些依依不舍,这样的大房子他们可能一辈子也盖不起。
晚上时分,云天佑家来了贵客,正是上门提亲的杨辙。
村民们也是热情的吃瓜,听说是京都来的以后,惊呼这一家算是好起来了。
“乖乖,这是谁跟承山家关系近就好运吗,瞧瞧这排场,刚刚我看着那队伍老长了,板车上都是箱子。”
“咱们村不会是什么宝地吧,京都都有人来求娶寻常百姓家的姑娘了,不是最重视门第吗?”
“不知道,这排场是正妻吗?”
“咱们在这大门外怎么知道,等人走了问问天佑媳妇,她肯定会说的。”
屋中。
杨辙爹娘递上了儿子的庚帖,与其交换后便闲聊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