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一拍大腿,那 “啪” 的一声,在人群中格外响亮,手里的树苗被他举得老高,像是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帜,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脸颊因为兴奋都微微泛红了。他扯着嗓子,对着一众乡亲们大声喊道:“乡亲们,咱们得动真格的了!你们瞅瞅,这手上的小树苗,可不就是咱给茅山涡添的新衣裳嘛!咱们肩并肩,心连心,一锄头一锄头地挖,那每一锄头下去,都像是在给大地挠痒痒,把沉睡的生机都唤醒;一桶水一桶水地浇,就像给这些小树苗喂甘甜的乳汁,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咱们齐心协力,定能把这荒山野岭,变成绿油油的宝地!
咱们干的是啥?是给子孙后代留口福,留福气的事儿!等咱把树种好了,让这山绿了,水清了,鸟儿回来了,咱们早上出门,走在乡间小道上,风一吹,都能闻到那泥土夹着树叶的清新味儿,直往鼻子里钻,心里头那个畅快,比三伏天吃了块冰西瓜都美!
想想看,等这些树苗长成了大树,咱站在这林子里,听着鸟鸣虫唱,此起彼伏,就像一场天然的音乐会;看着满眼的绿,那绿得发亮,绿得醉人,是不是比啥金银财宝都来得让人心里踏实?咱们这是给大自然添砖加瓦,让它的美丽和和谐,一代一代传下去,永不褪色!
所以啊,乡亲们,别犹豫了,咱们卷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吧!让咱们的汗水,成为这茅山涡最美的风景线,让咱的后代,一提起这片土地,就满脸骄傲地说:‘看,那是我爷爷奶奶,还有我爹我娘,他们亲手种下的绿!’”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这片即将焕发生机的土地上,一道道金色的光束,仿佛连光线都带着几分雀跃,迫不及待地要给这片土地注入活力。我听着小李的话,心中五味杂陈。这茅山涡,曾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可近些年,因为过度开垦和砍伐,变得满目疮痍。如今要种树,谈何容易,背后隐藏的矛盾和问题,又岂是几句话能解决的。
“小李啊,你这主意真中!” 张大爷边擦汗边笑,他那满是老茧的手在额头上抹了一把,汗水顺着皱纹滑落,眼角堆满了褶子,“咱娃娃们这劲儿,比咱年轻时还足嘞!你瞧我家那小子,平时调皮捣蛋的,今天干起活来,可有模有样,一点不含糊。”
这时,人群里突然传出一个尖锐的声音:“种树?说得轻巧!这地都荒成这样了,就算种上树,能活吗?而且,种树能当饭吃啊?咱们忙活半天,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咋办?” 我循声望去,是村里有名的 “刺儿头” 王二。王二这人,平日里游手好闲,总想着走捷径发财,对这种费力又不一定能马上看到回报的事儿,向来是抵触的。
小李皱了皱眉头,提高音量说道:“王二,你别在这泼冷水!这树肯定能活,只要咱们用心养护。而且,树长大了,能防风固沙,改善咱这的环境,环境好了,游客就来了,到时候咱们搞农家乐,不比你整天瞎混强?”
王二冷哼一声:“农家乐?说得容易,谁来投资?谁来经营?就咱们这些泥腿子,能行吗?” 这话一出,人群中泛起一阵小声的议论,显然,王二的话戳中了一些人的担忧。
我站出来,大声说道:“王二,你这话就不对了。咱们自己的家乡,自己不努力改变,还能指望谁?当年愚公移山,靠的就是一股子坚持的劲儿。咱们现在种树,也是为了子孙后代,哪怕一时看不到大的收益,但长远来看,绝对是好事。”
“哼,你说得好听,你自己咋不把家底都拿出来投到这事儿上?” 王二不依不饶。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说道:“我也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但不能因为难,就放弃。大家还记得咱们村以前的那条河吗?小时候,咱们在河里摸鱼捉虾,那水多清啊。可现在呢,干涸得见底了。再这样下去,咱们的子孙后代,连个像样的自然环境都没有。咱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呐。”
这时,张大爷也站出来,对王二说:“二娃啊,你也别犟了。咱村现在这情况,再不改变不行了。你看那些大城市,人家环境好,发展得多好。咱们也得跟上脚步。”
王二依旧满脸不情愿,但在众人的目光下,也不再吭声。
孩子们更是这场绿色盛宴中的小精灵,他们的小脸蛋上沾满了泥土,就像是刚从泥潭里打滚回来的小野猪,却又笑得比春天的花儿还要灿烂。小手虽小,但力气可不小,他们使劲儿地挖着坑,小胳膊上的肌肉都紧绷起来了,偶尔还会因为用力过猛而摔个屁股蹲儿,“扑通” 一声坐在地上,引来周围一阵善意的哄笑。但小家伙们毫不在意,小手在屁股上拍两下,又站了起来,继续他们的 “伟大事业”,仿佛每一铲土都承载着他们飞向蓝天的梦想。
“是啊,婶子,看俺家二娃,小手都磨红了,愣是一声不吭。” 王大娘边说边拉过孙子的手,轻轻吹了吹,眼里满是骄傲,“这孩子说要给山梁子添片绿,将来好让城里娃也羡慕咱这山清水秀。”
大人们也是乐在其中,张大爷和王大娘一边干着活,一边还不忘互相打趣。张大爷笑着说:“老王啊,你这挖坑的姿势,比我家那老黄牛耕地还带劲呢!” 王大娘也不甘示弱,回怼道:“你还说我,你看看你浇的水,都洒到自己鞋上了,是不是想顺便洗个脚呀!” 那笑声里满是岁月的温柔和对生活的热爱。游客们则像是被这股子热情感染,纷纷加入到这场欢乐的劳动中,有的哼起了欢快的民谣,那旋律在山间回荡;有的则和村民们聊起了家常,从城里的新奇事儿说到乡下的家常美味,场面既热闹又温馨。
大家伙儿一边忙活,一边唠着家常,笑声、歌声、还有偶尔传来的鸟鸣,交织成一首最美的田园诗,直戳人心窝子,暖得让人想掉泪。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一只好奇的小兔子不知何时悄悄溜进了这片忙碌的 “战场”,它瞪着红宝石般的眼睛,东张西望,毛茸茸的耳朵时不时动一下,仿佛在寻找什么宝藏。突然,它被一个小朋友手中的小树苗吸引,竟然用小鼻子轻轻地蹭了蹭,小树苗被蹭得微微晃动,那模样可爱极了,引得周围人一阵欢笑。
随着一棵棵小树苗在大家的努力下稳稳地扎根于土壤之中,这片土地仿佛也变得更加生动起来。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泥土的芬芳和树叶的沙沙声,就像是大自然在为我们鼓掌,感谢我们为她披上了这件绿色的新衣。
这时,村支书又走了过来,他看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满意地点点头,提高音量说道:“大家加把劲,今天咱们这进度可真不错,照这个势头下去,要不了多久,咱们茅山涡就得大变样。等树种完了,咱们再合计合计,怎么养护这些树苗,可不能让咱们的心血白费了……” 大家听了,纷纷应和,手上的活儿干得更起劲了,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家身上,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金色画卷。
然而,我心里清楚,这仅仅是个开始。后续的养护、资金的投入、观念的转变,还有太多的难题等着我们。但看着眼前这充满活力的场景,我又充满了希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能克服。就像这一棵棵小树苗,只要熬过最初的艰难,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茅山涡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