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颖说,之所以没有把这些内容写到小说里面,是因为她觉得这些破碎的梦不代表什么,这些都极有可能是在半梦半醒之间自己臆想出来的也有可能。因为此时的蔡云颖,依旧是一个她自己说的“无神论者”。
我们恰好在这个时候讨论到了无神论者。
我:颖姐,你说要是我们普通人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神仙会怎么样?
蔡云颖:一旦他们知道了,有神仙可以通过修仙来改变命运,那么他们有可能会放弃现在这种社会生活,而选择接触高维度。大批量的人选择修仙,那么正常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存在。这绝对不会是一件好事。
我:当一个社会发展到了高度文明的时候,他们必然会知道有高维度的存在,他们可能会通过一些比较温和的方式来接近高维度,比如像我们现在的定期拜神,祈求神明的保佑。而当他们变得比较极端的时候,他们不会再膜拜神明,而是想要成为神明。
蔡云颖:你怎么也会觉得这种修仙行为是不妥的呢?为什么想成为神明就是极端的呢?
我: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成为神明,而只是想成为神明,把神明当成一种欲望,就好像这个人想发财,他并不存在能发财的技术或者是业务能力,只不过是单纯的想发财,那么他只会对现实生活感到十分不满,这种不满就会令他极端。
蔡云颖:是啊,所以我有时候在想,这个世界如果是无神论,有可能比较有趣一点。人们活着的时候,没有高维度,就只有自己,所有的一切靠自己,他们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是不公平的,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得到高维度的帮助轻松过日子甚至是掌握别人的生活?
我:你觉得我们脚下的蚂蚁,他们知道有人类的存在吗?
蔡云颖:知道,怎么会不知道呢?
我:那不一定哦,因为蚂蚁的世界我们不了解,有可能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但我们却一直在影响他们,比如现在我拿着热水往他们身上一淋,他们只会觉得这是一个灭顶的自然灾害,而不知道是我人为伤害他们。
蔡云颖:你这个比喻真有趣。不过我觉得你这个比喻是合理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嘛。
我: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那一个人的感情就会变得细微,乃至一个家庭的生活都可能是没有存在感的,然而,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放大自己的情绪,把这个事情搞得好像很难处理一样,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蔡云颖:那是因为我们的眼界就是周边而已啊,眼睛能看多远,世界就有多大。
我:你以前跟我说你不讲真实的过去,是因为你无法面对,那么如果高维度有存在,并且无限存在,那你发生的这点事,又算什么呢?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吧。
蔡云颖:按你这么说也是正确的,其实早在我开始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就已经是放下了。不会对过去“元凯”这个人物产生爱与恨,是以一个很平和的方式来叙述这个事情。
我:从我之前对你的了解,你说你玩笔神之后,其实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事情,那为什么把这个小说写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呢?
蔡云颖:因为这就是小说呀!小说往往大部分是起源于现实生活而又脱离现实生活,如果你觉得这个小说内容精彩的话,那就证明是我编的不错。之前呢,有一个老粉丝,大概是60岁的老人家了吧,男的,他跟我说,有一些人可能是有天赋的,就好像我写小说的时候,不需要刻意的去编造,只需要按着脑海里出现的那些场景,一点一点的记录下来就好。
我:我觉得很好奇啊,你是突然就会有这些场景的,还是说想写小说的时候才有这些场景的。
蔡云颖:这些脑海里的场景都是随机的,有时候是突然出现的,有时候是写小说的时候慢慢出现的。
我:张恩东跟我说,他看了你十几年的小说,一开始觉得这个小说逻辑特别混乱,不像是一个专业的搞文学的人,后来十几年过后,发现当初小说里头挖的那些坑,慢慢的都被填上了,所有的不合理变成了合理,逻辑也变得很清楚。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蔡云颖:为什么?这很奇怪吗?那肯定是我的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之后,就能去解释小说最初写的那些内容,为什么当时要那么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导致那么写的?
我:哦,你觉得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改变了,是吧?
蔡云颖:那要不然呢?
我:那你也知道张恩东是一个搞技术活的人,虽然一直喜欢看这种灵异的故事,但是他其实还是跟你差不多,是个无神论者,直到后来蒋文川修道了,给他普及了一些高维度的知识,他才慢慢的有所改善。他曾经跟我提起,像你们这种会写小说的作者,是不是被高维度的“生命”给控制了呢?
蔡云颖煞有其事的点点头,但我从她的眼神里发现,她是不认可我这种说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