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远的话让李景隆和常茂同时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平日里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竟然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狠辣。
朱标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周明远的看法,然后他将目光转向了杨奎,问道:“杨奎,你身为原大理寺少卿,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杨奎轻咳了一声,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缓缓说道:“殿下,微臣在离京之前,皇上曾经特意叮嘱过,此次江西的所有涉事官员,一律按照《大诰》的规定来处理。所以,微臣认为,这些官员应该根据其官职的大小,从重者开始,依次发落。”
朱标一脸严肃地说道:“你详细讲讲!”杨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微臣认为,江西布政使张恒和按察使任轩,作为江西地区的最高领导者,他们的罪行极其严重,应当被处以夷三族的极刑,并且还要遭受刷刑的折磨!”
接着,他的声音越发冷酷:“吉安知府姜昇以及其他同级别的官员,同样罪不可赦,也应该被夷三族,并且要遭受剥皮之刑!”
杨奎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让人不寒而栗。然而,他并没有停下,继续说道:“至于其他涉案的官吏,虽然他们的罪责相对较轻,但也绝不能姑息,应当被处以枭令之刑!”
最后,他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然充满了威严:“而对于那些与案件有牵连的其他人,虽然他们的罪责相对较轻,但也不能逃脱惩罚,应当被判处斩首之刑!”
李景隆和常茂听到这里,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原本以为周明远被判处夷三族已经是非常严厉的惩罚了,没想到杨奎竟然如此狠辣,提出的刑罚一个比一个残忍。
尤其是刷刑,这比剐刑还要恐怖。剐刑虽然也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但通常犯人在几天内就会因为无法忍受折磨而死去。而刷刑则是要将人全身剥光,然后让其坐在滚烫的铁床上,再浇上沸水,最后用铁刷子将皮肉一点一点地刷下来!这种刑罚简直是惨无人道,让人毛骨悚然。
剥皮这种刑罚,可谓是极其残忍。它不仅要将人的头颅砍下,还要将人皮剥下。而在大明的各个地方,都设有一座土地庙。在洪武年间,这些土地庙还有另外一个名称——皮庙场,专门用于执行剥皮这种酷刑。被剥皮后的人皮,会被悬挂在皮庙之中,以警示后来的官员,让他们不敢再犯同样的罪行。
枭令这种刑罚同样残酷,是用铁钩钩住人的脊背,然后将人吊起来,让其活活饿死。杨奎继续说道:“殿下,江西这些官员所犯下的罪行,真是多得数都数不清啊!臣认为,如果不采取如此严厉的手段来处理,就无法安抚天下百姓的心,也不足以警示天下的官员!”
周明远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杨奎,心中暗自感叹:“不愧是从刑狱部门出来的人啊,对这些刑罚的了解果然比我要多得多!”接着,周明远补充道:“殿下,微臣认为,在这个案件中,所有涉案的官员,除了要被夷灭三族之外,那些被发配充军的子孙,更应该被充入贱籍!”
贱籍,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独立于朱元璋所设立的士农工商四个百姓阶级之外。这些处于贱籍的人们,命运多舛,他们被限制在社会的最底层,只能从事一些被视为卑微的职业,如乐手、龟公、妓女和乞丐等。
更为残酷的是,他们连与普通人通婚的资格都被剥夺。这种制度使得贱籍之人世世代代都无法翻身,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将永远背负着贱籍的标签,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朱标听完相关汇报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深知这种制度虽然严苛,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接着,朱标又叮嘱道:“此事要尽快执行,切不可拖延,以免让百姓心生寒意,同时也让其他官员明白贪腐的严重后果。”众人齐声应诺,表示一定会按照朱标的指示去办。
待众人退下后,朱标并没有如释重负,反而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江西的事情虽然可以借此机会严惩贪腐,但吕家背后的谋划却如同一块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沉甸甸的。
朱标心里很清楚,如果吕家的事情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朝堂的动荡,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因此,他必须谨慎对待,深思熟虑,想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时间悄然流逝,终于来到了行刑的前一天。李景隆身负朱标的旨意,前往大牢,为那些被囚禁的人送去最后一顿饭。这不仅是一顿饭,更是朱标仁厚的体现,让这位国公亲自送别这些将赴黄泉之人。
李景隆踏入大牢,一股阴暗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
滴答!滴答!
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水声,在这寂静的牢房中回荡,仿佛是死亡的倒计时,令人心烦意乱。
牢房中的犯人们,或坐或卧,或沉默或呆滞。
他们的面容憔悴,眼神空洞,似乎已经失去了对生的渴望。
几天前,这里还充斥着绝望的呼喊和求饶声,但此刻,牢房内却异常安静,只有那滴答的水声,在这死一般的沉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这些人不约而同地望向每个牢房中唯一的窗户,那是一个仅有人脑袋大小的开口。
透过这个小小的窗户,外面的世界显得如此遥远,却又如此诱人。
他们贪婪地呼吸着从外面吹进来的风,感受着那一丝微弱的阳光,仿佛这是他们与外界最后的联系。
他们是第一次感受到阳光的美好,同时也感受到风是多么的自由!
李景隆大摇大摆地走进大牢,身后紧跟着一群手持餐盒的锦衣卫。他一脸得意地看着那些被囚禁的官员们,高声喊道:“来啊,把这些美味佳肴都给诸位大人送去!太子殿下宅心仁厚,特准你们饱餐一顿再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