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八十位考生都完成了名扬大秦的成就,此时,大秦帝国各州郡城的皇榜已然揭晓,那历经无数艰难关卡,从万千人中脱颖而出的八十位佼佼者,名声早已传遍大秦。
他们即将迎来一场至关重要的考验——与秦王赢襄在咸阳王宫外的大秦广场上,当着咸阳城百姓的面进行面对面的君臣奏对。
而在大秦帝国此次声势浩大的全国招贤纳士测试中,山河书院也收获满满。
每一座山河书院都成功招收了一千多名身具灵根且学识出众的学子。这些天赋异禀的少年,将在山河书院中,研习林亦秀赐给大秦帝国的功法和秘籍。
在咸阳城巍峨的王宫深处,玄雨看向端坐在书桌前的赢襄,关切问道:“襄儿,明日的君臣奏对,你想好什么题目了吗?”
赢襄抬起头,眼中透着自信道:“舅舅,我当然想好了,舅舅请看!”
玄雨看着赢襄的书桌上正写着:大秦之未来,内治与外御,何为先?
“好,襄儿,你既然自有打算就去做吧!”
“是,舅舅。”
.......
第二日,天色微明,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洒在咸阳城的每一寸土地上。大秦广场外围被重重禁军环绕,禁军将士身着玄色铠甲,手持长枪,枪尖寒光闪烁,彰显着大秦帝国的威严。
王宫外的大秦广场早已被布置得庄严肃穆,四周的宫墙巍峨耸立,墙头上的黑龙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四周的敖夜雕塑昂首而立,似欲冲入云霄。广场中央,一座高耸的白玉台拔地而起,下面的玉阶上紫气升腾,这不仅是大秦帝国,开先河的招贤纳士,更是大秦帝国底气的表现。
广场四周,百姓们踮起脚尖,翘首以盼,想一睹这场决定帝国未来栋梁归属的君臣奏对。
此时的赢襄高坐于广场北面的九龙金座之上,他头戴十二冕旒皇冠,每颗冕珠皆如鸽卵大小,散发着柔和光晕。身着绣有敖夜的黑袍,腰间悬挂着的寻幽剑,而此刻寻幽剑正微微颤动着。
广场上,八十位历经重重关卡脱颖而出的才俊整齐排列。
他们来自大秦帝国的各个郡县,或出身寒门,凭借自身努力与天赋崭露头角。或生于世家,身负家族荣耀与期望。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激动与紧张,深知这场君臣奏对将决定他们未来的仕途走向。
“启奏大王,此次大秦帝国全国选拔,经层层筛选,共八十位贤才脱颖而出,可登台与陛下奏对。”
赢襄点头之后,司礼太监尖细的声音划破长空:“君臣奏对,开始!”
随着声音赢襄扫视着台下众人:“诸位皆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才,今日且以‘大秦之未来,内治与外御,何为先’为题,畅所欲言。”
“琅琊郡,李慕白自请登台!”
只见身着一袭青衫,腰间悬挂一柄锈迹斑斑长剑的李幕白稳步走上白玉台。
他向赢襄恭敬行礼后道:“陛下,臣以为内治为先。我大秦帝国虽然大胜乾元兵力强盛,但国内民生仍有可改善之处。若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根基稳固,方能有足够的实力去一统苍域......”
“臣认为应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轻徭薄赋,让百姓富足,如此大秦才能长治久安。”
在广场上,李慕白正侃侃而谈,将民生内治的重要性阐述得入木三分,周围不少人微微点头深表赞同。
听着李幕百阐述赢襄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我见你持剑上台,还以为你要说大秦帝国应该以外御为主!”
见此情形李慕白朗声道:“臣,一介布衣,得道剑宗传道,步入修行之道,才知天高海阔,大王除旧纳新广纳贤才,臣愿报君台上意,持剑为君死!”
就在赢襄想让李慕白下去之时,一道略显沙哑却透着强硬的声音骤然响起。
“大王,臣墨尘不敢苟同。”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这广场上却格外清晰,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到他身上
只见一身高两米的人阔步站了出来,他面庞冷峻,眼眸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正是墨尘。墨尘双手抱拳,向赢襄行了一礼,而后朗声道:“当今之世,外患重重。北方的乾元帝国,兵强马壮,依旧对我大秦帝国虎视眈眈......”
“而西方的北齐帝国,虽国力稍逊,但诡谲多变,也心怀不轨。若我们不先御外敌,大秦帝国随时可能再陷入战火。一旦战火燃起,百姓的家园将被摧毁,田园会变成焦土,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又何从谈起?”
“所以,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强军备,扩充军队,主动出击,让外敌不敢进犯,方可保大秦平安,才有精力谈民生。”
此言一出,广场上顿时一阵骚动,一些原本支持李慕白内治观点的人,也陷入了沉思。
有的人微微皱眉,开始重新衡量内治与御外的先后顺序。而一些本就倾向于战争的山河剑阁弟子,则暗自点头,眼中流露出对墨尘这番话的认可。
“臣钱之认为墨尘和李幕白所言皆有道理。然臣以为,内治与外御,并非先后之分,而是相辅相成。内治可强根基,外御可保安全。应在发展国内民生的同时,加强军备建设,两者并重,方能使大秦立于不败之地。”
“臣于景瑞认为,不应该以边关士兵的生命为长城,应该以大秦帝国人心为长城!”
“臣田穰苴认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随着两人开场的,八十位才俊皆是上到白玉台上,各抒己见。
有的提出改革税制,减轻百姓负担。有的建议加强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有的主张发展商业,加强与道米集团的贸易往来……他们的言辞或激昂,或沉稳,却都饱含着对大秦帝国的热爱与忠诚。
赢襄认真倾听着每一位才俊的发言,时而点头,时而提问,时而沉思。
因为这八十位良才皆是有修为在身,不察饥饿,不知不觉间日已西斜,这场君臣奏对也接近尾声。
看着日头赢襄缓缓起身道:“诸位皆是我大秦的栋梁之才,今日所言,皆为利国利民之良策。孤决定,赐你们每人一枚玄黄官印,望你们日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大秦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
言罢,只见天空中突然降下八十道金色光芒,每道光芒中都包裹着一枚玄黄官印。官印上刻着大秦帝国的国徽与为国为民四个大字。
八十位才俊激动地接过玄黄官印,跪地谢恩:“大王圣明,臣等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大王重托!”
就在此时,大秦帝国的国运之力突然涌动,化作八十道金色丝线,分别融入八十位才俊的体内。他们顿时感到一股奇妙的暖流充斥全身,他们精神焕发,仿佛拥有了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你们先下去,我仔细思考后,决定你们的官职!”
“谢大王!”
赢襄望着台下的八十位才俊,心中感慨万千:“大秦有你们,何愁不兴盛?从今日起,他们便是我大秦帝国的肱骨之臣,望他们齐心协力,共创大秦的辉煌!”
......
长柏域的路阳城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商贾修士云集、热闹非凡,街头巷尾满是叫卖声与欢笑声。而在凤梧州小有声名的贾家,正是这路阳城的霸主,贾家府邸占地极广,朱门高墙,尽显气派。
数日前,姬无命以陪贾静回娘家省亲为由,与她携手踏入了贾家府邸。贾家府邸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间尽显修仙世家底蕴。
姬无命与贾静携手步入贾家,一踏入府邸,他便开启了不动声色的暗自打量。
贾府中院的壁罩之上,九条栩栩如生的玉蛟仿若在云雾间自在游动,姿态灵动。姬无命踱步上前,伸出指尖,轻轻触摸着其中一条玉蛟,刹那间,一股冰凉之感从指尖传来,而在那玉蛟的龙睛之处,竟隐隐闪烁着一抹紫气。
“夫君,你看什么呢?”贾
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娇嗔与好奇。
“静儿,这是什么?”
姬无命头也不回,目光依旧紧锁在玉蛟之上。
“夫君,这是我贾家的护族大阵阵眼之一。”
贾静走上前,亲昵地挽住姬无命的胳膊,脸上满是自豪之色。
“这叫九蛟护命阵,可是能防住元婴修士的厉害阵法!”
“原来如此,不错。”
姬无命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收回手指,看似随意地背在身后,实则悄然运转灵力,将方才触摸玉蛟时感知到的阵法波动和气息暗暗记录在识海之中。
随后,两人并肩来到正厅。正厅内,檀香袅袅,悠悠飘散,仿若一层轻纱弥漫在整个空间。贾守真端坐在主位之上,手中茶盏升腾起丝丝缕缕的白雾,给这位贾家掌舵人添了几分高深莫测的意味。
就在姬无命一脚跨过门槛的瞬间,那原本悠然飘散的雾气陡然间凝聚起来,化作一柄三寸小剑,裹挟着凌厉剑气,直刺他的眉心。
“好一招云龙探海!”
姬无命不惊反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从容的弧度,竟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任由那剑气穿透自己的身体。然而,贾守真定睛一看,才发现被剑气穿透的不过是一道虚幻的残影。
贾守真瞳孔骤缩,心中暗自震惊。
“好一个残影步!”
方才他可是动用了天人境巅峰的灵力发动试探,寻常天人修士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即便能躲开,也得费一番功夫,可眼前这姬无命却如此轻松地化解,姬家二公子确实不是浪的虚名。
“贤婿。”
贾守真很快恢复镇定,脸上挤出一抹笑容。
“岳丈大人,姬无命这厢有礼了。”
姬无命拱手行礼,态度恭敬,眼前的贾守真虽只是紫府期的修士,可周身气场强大,上位者的气息扑面而来,眼中也透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深邃。
“贤婿,里面请。”
贾守真抬手示意,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姬无命,仿佛想要透过他的表象,看穿他的内心。
“贤婿,先来品品茶,这是我贾家在南江城种的七宝静心茶,紫府以下修士饮用,可让人明心净性。”
贾守真端起茶盏,轻轻吹散热气,脸上挂着一抹和煦的笑容,眼神中却隐隐透着审视,将手中的茶盏递向姬无命。
“谢岳丈!”
姬无命双手接过,动作沉稳而恭敬,他抬眸打量了一眼茶汤,清澈的茶液中,七颗色泽温润的茶宝沉浮其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没有丝毫犹豫,他端起茶盏,一饮而尽,随后赞道:“好茶!不知岳丈可愿将此茶种赠与小婿?”
贾守真听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很快又恢复成那副慈眉善目的模样,笑着说道:“贤婿,这茶乃是我贾家销往天玄界各处、是我贾家安身立命之物,茶种暂时不能赠送,不过这制好的茶,倒是可以给些与小婿。”
“那就多谢岳丈了。”
姬无命颔首致谢,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让人瞧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两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随后,贾守真目光慈祥地看向贾静,眼中满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疼爱。
他抬手轻轻理了理贾静鬓边的发丝,而后又将目光转而投向姬无命,神色变得郑重而诚恳:“姬公子,大秦帝国灵石矿那事,我贾家也是损失惨重。我这小女心性单纯,往后在姬家,还望你能多多帮衬帮衬。”
说着,贾守真微微俯身,姿态放得极低,言语中满是作为父亲对女儿未来的担忧与恳切的恳求。
姬无命见贾守真这般模样,心中也是一惊,他从未想过这位在贾家说一不二、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家主,竟会为了女儿,在自己面前放下身段。
但他脸上依旧不动声色,毫不犹豫地拱手答应道:“岳丈,您放心,我身为贾家女婿,定不会辜负您的托付。”
“贤婿,这次太昊宗之战我贾家也是损失惨重,贾家以后就要多多仰仗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