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上辈子,李青梅的照相馆也因为技术高,服务佳红火过很长一段时间。
要不是孟夏丽恶意竞争,抢李青梅的摄影师,仿拍她的风格,价格压到极低,李青梅不会倒得那么快。
不出孟冬青所料,样照和价格摆出来,很快就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女同志去拍艺术照。
李青梅拿出了真本事拍,并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来,还听取魏瓒的意见搞转介绍送产品,生意一下就红火起来。
紧接着一传十十传百,影楼半年的档期都排满了。
李青梅让她爸赶紧办了提前退休,回来给她帮忙,又招了学徒,赶紧把人员缺口补上。
市里不是没人眼馋李青梅生意的,但孟冬青和李青梅都舍得砸钱。
影楼有三层,里头装修豪华,市面上最时兴的背景布,李青梅这里全都有,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实物造景。
二层一层的婚纱,一半是李青梅去南方买的,一半是李青梅自己找人做的。
为了做这些婚纱,李青梅收集了好多民国旧照,连实景摆设都尽量复原了。
院子里专门种了花,还修了个小喷泉,这些都是为了拍照弄的。
一般人没点财力舍不得投入,轻易竞争不过她们。
因为工作忙,最小的小忠只能请阿姨照顾。
“本来还以为大嫂会一门心思偏心小忠的,结果反倒是小忠没有爸爸妈妈带,我都心疼我们小忠了,这么丁点大,妈妈就不常在身边。”阮秋枝专门接了小忠,去找孟春雨玩。
孟春雨也心疼这个小侄子,“也说不好,他赶上家里条件好,也是福气。”
以前家里哪里请得起阿姨,只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虽然前面东南西北也不大,但小时候日子穷也是真的。
以前哪敢想现在的好日子呀,阿姨请上了,三天两头都能吃上肉。
几年前还不敢说,现在都能偷偷说一句,也是过上地主的生活了。
阮秋枝想了想也是,“他们这一辈小的,都有福气,都赶上了好日子。”
他们家就不说了,只孟绪一个,什么好的都留给他,孟春雨家里也只有两姊妹,两口子现在也是拼命为女儿干。
以前阮秋权还担心李青梅孩子生太多,现在看,就李青梅这个拼命劲,几个孩子以后都不会差。
李青梅自己就是李家的独生女,对三个女儿一样寄予厚望。
“秋同现在也野了心思了,一门心思想南下看看。”阮秋枝最近就是愁这事。
许国伟性格稳重,心里有成算,世面见了照样稳得住,孟秋同可不行,那是撒手没。
还没去见世面就心痒痒,想学别人停薪留职,真见了可怎么办。
阮秋枝最近可愁了。
孟春雨还是了解自己弟弟的,闻言也皱起了眉头,“让爸说说他,也不是谁下海都成功了的,被骗光家当的不少。。”
阮秋枝摇了摇头,说也没什么用,家里一个两个的,都起飞了,别说是孟秋同了,她自己心里都有些动摇。
死守着单位这份死工资,真的对吗?
孟冬青和魏瓒那是老早就有钱了,人家档位太高了,无从嫉妒,但大嫂李青梅这边,真的是看着起来的。
李青梅这边,她和孟秋同还都借了钱给她呢。
早知道像冬青一样,想办法多弄点钱入股了,可惜那时候胆子太小,不敢冒风险,打了欠条的。
“二姐,你难道不想赚钱吗?”阮秋枝问孟春雨。
孟春雨想了想,没隐瞒,“宝珠爸也准备辞职了,他手上有技术,乡下有个私人厂请他去干活,一个月开到两千。”
他们单位这两个效益不错,国家说涨工资,也跟着涨了几回,但涨到现在一个月也就几百块。
两口子加起来,也才一千六左右,陈海洋还算技术工。
现在外面私人厂一个月的工资比两个人加起来还多,陈海洋考虑了半个月,才刚做下决定。
说实话,要不是家里有现成的例子,他们还真狠不下这份心来。
“我们都想好了,私人厂要是实在不稳定,干不长久,也先攒点钱,到时候我们再想办法找人合伙买个车,看能不能跑出租车。”孟春雨和陈海洋也是琢磨了好久。
去年可以私人跑出租车了,他们有熟人能办到牌照,就是贵。
反正短时间内私人厂是能干的,趁着工资高的时候,赶紧攒点钱,比在厂里熬资历要强。
别人是有了儿子专门为儿子奋斗,他们想两个女儿也过上好日子。
孟春雨承认,以前她也是思想愚昧的一员,虽然疼爱女儿,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培养女儿,以为管她吃喝就是对她好。
但看看孟冬青对醒醒,孟春雨这几年一直在反思。
她也要让孩子过上好日子,接受好的教育,不说给她们多少助力,至少不拖她们后腿。
以后不要跟她的表兄弟姐妹们差得太远。
“我就留在厂里继续工作,保个底,照顾好一家人。”孟春雨不是事业型的女性,她不跟嫂子妹妹比。
阮秋枝叹了口气,连最不敢冒险的二姐两口子都往海里跳了,她是不是不应该拦着孟秋同。
是不是应该胆子大一点。
毕竟现在这个社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可想到家属院里闹离婚的两家,阮秋枝又不敢放孟秋同出去。
“我得好好想想。”阮秋枝对现状大体是满意的,只不过身边的人跑得太快,她才被迫焦虑起来。
总觉得自己不跟上,就要被抛下。
被兄弟姊妹抛下,还是男人心野了,自己和孩子被抛下……好像也不难选择。